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产妇所生婴儿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对378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于出生后24h内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U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按0、1、6方案接种,7月龄及以后开始检测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HBV携带孕产妇所生婴儿应用联合免疫后HBV的感染率为1.1%。378例婴儿中感染HBV4例(1.1%),而产生保护性抗体(HBsAb阳性)的婴儿为370例(97.9%),8例(2.1%)婴儿免疫失败。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HBV感染率高于HBeAg阴性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联合免疫后婴儿产生抗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的生长发育均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对HB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 IU,加乙肝疫苗(10μg),出生后第4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 IU,并自满月按照1、2、7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5μg),出生后第8个月取静脉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检测100例婴儿仅2例HBsAg阳性,婴儿获得保护率98%,100例中有93例获得保护性抗体HBsAb,免疫成功率达93%(93/100)。结论联合免疫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杨佩芳 《河北医药》2010,32(3):318-319
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产前筛查HBsAg阳性和(或)HBeAg阳性孕妇,孕期未进行主被动免疫,所产活产婴儿生后24h内于一侧臀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然后于另一侧臀部接种乙肝疫苗10μg,接种方案为0、1、6个月龄接种3次。每1个患儿均于出生时采集脐带血及出生后3、7、12个月龄静脉血检测乙肝二对半,比较不同月龄期HBsAg和HBsAb的阳性率。结果68例入选新生儿中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36例,剖宫产(剖宫产产组)32例,2组在脐带血、出生后3、7及12个月时检测HBsAg和HBsAb,每人共计4次检测。2组HB-sAg和HBsAb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感染均未发现。结论产妇分娩方式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新生儿使用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情况下,剖宫产不能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 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 41例, 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IG 200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 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 h内使用HBIG 200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 结果 (1) 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 m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2) A组 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 , HBV DNA阳性5例 . (3) B组 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 ,HBsAg阳性13例 , 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2006-2012年50例实施乙型肝炎(乙肝)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2012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进行预防接种及随访管理的49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50名婴儿(双胞胎1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整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母亲和婴儿接受母婴阻断情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产后追访情况等。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分析。结果 49名HBsAg阳性母亲中,仅HBsAg阳性者46人;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2人;HBsAg、DNA、ALT均阳性者1人。年龄为20~34岁44人,占89.8%;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29人,占59.2%。49名HBsAg阳性母亲在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乙肝阻断者4名(HBsAg单阳性2名,HBsAg、HBeAg双阳性1名,HBsAg、DNA、ALT均阳性者1名)。其余45名在孕期均未进行乙肝母婴阻断的干预(孕期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50名婴儿出生后24h、满1个月和6个月均注射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48名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50名婴儿中,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成功49名,成功率98.0%。阻断失败1名为男婴,其母孕期未采取乙肝阻断措施,婴儿出生后采取人工喂养,按流程接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接种,7月龄时采血检测显示阻断失败。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生后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应大力开展乙肝阻断知识的宣传,在孕期和分娩后及时采取母婴阻断干预和随访管理,降低乙肝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 IG 200 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 h内使用HB IG 200 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结果(1)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 m 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A组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HBV DNA阳性5例。(3)B组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HBsAg阳性13例,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
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血检HBV阳性10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2003年6月~2004年6月经血检HBV阳性55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实验组产妇产前最后3个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出生后立即接种HBIGl针,以后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结果对照组大三阳的孕妇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100%,孕妇不同状态HBV阳性者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的总检出率为68.57%,实验组脐血HBsAg阳性检出率为3.6%,对照组脐血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疗效显著,认为对高传染性产妇(即HBsAg、Hbe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实施产前干预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乙型肝炎(HB)疫苗在一小部分HBeAg 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中未能阻断HB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原因,作者用高度敏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1例HBsAg携带者母亲的血清、脐带血和初乳样品及其婴儿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9.
HBsAg阳性母亲将HBV传播给婴儿,婴儿可成为一过性HBsAg阳性或慢性持续携带者。过去一度把这种传播方式误称为垂直传播,近来多称围产期传播。这种传播多  相似文献   

10.
1 孕妇豳生期感染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临床类型HBsAg阳性母亲,其临床表现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母亲在孕期后3个月患急性乙肝,尤其是怀孕晚期发病,其婴儿HBsAg阳性率可高达60%;二是母亲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感染的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在本院就医的血清HBsAg阳性的60例孕妇及其分娩的60名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替比夫定干预组,在孕晚期及产后口服替比夫定600mg/d,其所生婴儿出生后接受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预防;B组30例,为对照组,孕妇在孕期及产后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其所生婴儿出生后常规接受主、被动免疫(同A组)。两组婴儿均于出生后12个月时检测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与HBVDNA水平。结果在婴儿出生后12个月时,干预组HBsAg阳性率(3.3%)低于对照组(10.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HBVDNA阳性率(3.3%)低于对照组(26.7%),抗-HBs阳性率(8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HBV感染的孕妇,在孕晚期口服替比夫定,新生儿出生时应用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可以加强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对慢性HBV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有效预防婴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可达90%。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助产士和护士接触孕产妇和婴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她们进行的孕产期、围产保健知识宣教,助产及护理工作在阻断HBV母婴传播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联合免疫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 2 1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随机分组 ,母婴联合组 12 6例 ,自孕 2 8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2 0 0U ,新生儿 0、15天各注射HBIG 2 0 0U ,然后于 1、2、7个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 (HBVac) 2 0 μg。对照组 90例 ,只对新生儿进行免疫。母儿血清检测采用美国Abbott酶联免疫试剂测定 ,随访 1年。结果 联合免疫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 (19 5 1%与 35 5 6 %) , 慢性HBV感染率由 13 33%降为 3 97%,P均 <0 0 5 ;联合免疫组及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检出率 (80 95 %与 0 )及 1岁时保护性抗体产生率 (96 0 3%与 86 6 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结论 孕妇及婴儿联合免疫可有效预防宫内感染且明显提高宫内感染阻断效果 ,减少慢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同时血HBV-DNA阳性的母亲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所产婴幼儿的免疫效果。方法 214例双阳性孕妇分为孕期阻断组(A组)(126例),孕妇于孕28周始每4周肌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200U,共3次;孕期未阻断组(B组)(88例),孕期未进行任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所有分娩的新生儿于出生6h内注射HBIG100U,并按照0、1、6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5μg/次。随访至12个月,检测婴儿血清乙肝标志物。另外,根据孕妇HBV-DNA载量不同分为:HBV-DNA>1E+5copies/ml组(C组)和HBV-DNA<1E+5copies/ml(D组),分析其婴儿免疫阻断效果。结果 A组孕妇所分娩婴儿12月龄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56%,HBV阻断率为94.66%,HBsAb阳性率89.68%;B组88例婴儿中,婴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36%,阻断率为88.64%,HBsAb阳性率为78.41%;2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2.39,P=0.132;χ2=5.178,P=0.023)。然而,孕妇组婴儿12月龄时乙肝感染率为14.29%,HBV阻断率为85.71%,显著低于C组的94.7%(χ2=4.91,P=0.027)。结论 HBsAg伴HBV-DNA双阳性孕妇HBV母婴阻断成功与否与孕妇HBV-DNA高病毒载量有关,而与母亲孕期应用HBIG阻断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属乙型病毒型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病毒携带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在乙肝高发区,对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己成为阻断HBV传播,降低乙肝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我院从2002年起对高危人群采取了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的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及其所生的新生儿采取不同的阻断方法,比较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差异,现将3年来的研究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清 HBeAg 阳性的无症状 HBV 携带母亲易于传染婴儿,许多这样的婴儿可成为持续性携带者。为了切断母-婴传播,作者进行了被动-自动联合免疫试验。本文报告对血清 HBeAg 阳性的无症状HBsAg 携带母亲所生的10名婴儿的观察结果。婴儿出生后立即取脐带血清用反向被  相似文献   

17.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婴儿在围产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易成为慢性携带者,严重的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控制乙肝在婴幼儿中的流行,对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乙肝母婴传播机率的基础上,比较观察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 Blg)加乙肝疫苗和单用乙肝疫苗的两种免疫方法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1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产妇以及已按照免疫程序注射过HBIG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年龄为1岁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调查,检测婴儿血清HBsAg。结果 HBsAg阳性产妇对于乙型肝炎能够通过母婴传播的知晓率较高,认为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可以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者所占比例为74.14%。受检婴幼儿中,HBsAg检测阳性11例(9.48%),阻断成功率为90.52%。母亲为乙肝大、小三阳所生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14.71%和2.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期接种和未接种HBIG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6.58%和15.00%,剖腹产以及顺产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51%和7.59%,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9.09%和8.54%,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加强HBV感染孕妇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并按照免疫程序对新生儿联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可以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做好HBV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在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栓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IG 200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h内使用HBIG 200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结果(Ⅰ)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A组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HBV DNA阳性5例。(3)B组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HBsAg阳性13例,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