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重大疫情的护理管理策略,重点包括护理管理者应具备并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启动应急机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策略、实施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制度与流程再造、关注一线医护人员心身健康等,为综合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高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进行视频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工作体验的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感染风险、身心负荷、应对能力、改进建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心理及身体负荷大、应对能力不足、培训需求强烈的情况。护理管理者应完善心理干预制度,储备专业化应急护理团队,增加跨科培训及规范化应急演练,运用磁性管理,实施正向激励,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来源及影响水平,以协助医院管理层及时了解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抗疫压力源量表对3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2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本组护士主要压力源评分最高为担心医用物资短缺(3.61±0.31)分,最低为对新冠肺炎缺乏足够的认知(2.28±0.65)分;导致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的主要压力源是新冠肺炎疾病特点的认知不足、护士的情绪反应过度、工作压力、防护压力、专业不自信力和缺乏情感支持。结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急诊科护士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教育,消除其认知误区,科学防护,完善医院、家庭、社会的三方支持体系,提供情感关怀支持,有助于急诊科护士减轻疫情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基于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理人员配置、培训及队员应对策略,为后期支援预备队及其他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应对提供策略指导.方法:2020年1月1日~3月31日运用半结构式访谈4名支援疫区护理人员、9名本院一线相关专业专家,同时通过网站收集53名支援护士"战役日记".结合以上结果,再结合文献法、专家咨询法构建援助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体验,旨在为临床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于2020年1月25—27日对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支援的10名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心理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分别为负性心理体验(恐惧、担忧和疲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对疾病认知不足和应急救援护理技能不足)、对抗击疫情的理性认识(使命感和信心坚定)。结论: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体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医院应加强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推进应急灾害救援护理培训,提升医院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保障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3月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首批援鄂的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11名援鄂护士在特殊时期的真实体验,提炼出4方面的主题,包括:援鄂初期有较多负性心理体验、援鄂期间始终能体会到感动与支持、此次抗“疫”经历让自己体会到成长和职业自豪感,以及希望此次疫情能引起各层面的更多反思。针对相关结果,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建议,包括: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医护人员心理素质、重视护士资源库建设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结论 进一步加强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战”时应对能力将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的自我管理经验,包括隔离防护能力建设、工作胜任力提升、自我心理调适、工作生活模式构建等,以期为护理人员应对此类突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应对策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应对方式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1月15—31日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328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应对方式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临床护士应对方式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结果新冠肺炎疫情下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得分为(62.59±7.71)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科室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临床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其工作投入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其工作投入呈负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共解释31.7%的变异量。结论管理者应重视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士的积极心理体验,及时减轻护士的负性情绪,指导护士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提升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和护理安全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异地支援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真实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异地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真实体验质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整合,检索时限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5日。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提炼出31个研究结果 ,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 :(1)医务人员从社会、家庭、工作方面获得外部支持,产生积极感受;(2)医务人员有外部压力、工作困扰以及不良身心状态的消极体验;(3)医务人员对抗疫工作的建议与多方面反思。结论 :异地支援抗疫的一线医务人员在抗疫中产生积极感受,不过未来仍要重视其消极体验及其反馈的工作建议,确保一线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与照护质量,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决策,建立科学、高效、快速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在抗疫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手的最新护理资料。为了及时总结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我刊护理学术交流平台作用,特推出“新冠肺炎特别专栏”。本期首先报告了我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情况;同时,报告了以我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护士为访谈对象进行的质性研究,及时了解一线援鄂护士的照护体验;此外,还报道了对济南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密切观察。本专栏力争能及时反映抗疫一线护士、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病例的最新情况,为抗击疫情贡献我们的力量。因该栏目筹备时间急,且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处于探索过程中,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玲莉  郜琳娜  戴跃青  匡曼 《全科护理》2020,18(10):1208-1211
[目的]探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护士面对病人死亡事件的内心体验,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名支援一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主题1:内心感受,包含的次主题为紧张与恐惧、敏感和焦虑、失落和无奈、坦然淡定。主题2:自我调适,包含的次主题为哭泣、倾诉、情感支持、反思,诉求等。主题3:人生感悟,包含的次主题为珍惜生命、活在当下,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价值感。主题4:相关知识的需求,包含的次主题为新冠肺炎、应急救援、临终关怀等知识的需求。[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其能够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死亡事件,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抗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的照护体验,为后期工作和应急培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山东省10名援湖北医疗队护士进行质性访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归纳主题。结果:山东省医疗队护士照护体验包括支援过程的心理体验、遇到的困难、积极应对策略3个主题。结论:护士在支援过程中遇到多重困难,暴露了我国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应急事件处置应对培训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建设及培训,使护士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完成支援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方法】 对参加抗击新型冠肺炎30名一线护士后疫情阶段的心理需求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一线护士的心理反应及工作体验,并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结果】 访谈共归纳提炼出心理(责任感与职业认同感,恐惧、焦虑与担当感,无助感与成就感)、生理(睡眠障碍与疲惫,不适与适应)、社会支持系统3个层面的主题。【结论】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一线医务工作者容易出现压抑、紧张、恐惧、焦虑等疫情相关的负性情绪,通过传染病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和情景模拟提升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疫情常态化防控,建议医学院校进行相关课程的补充和模拟实践。尽可能提供一线工作人员充足营养的饮食,保障机体有充分的免疫力能够应对高强度的工作。社会、单位和家庭支持系统能够及时建立,通过多方位的支持补给身心贮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抗疫一线护士的心理体验。方法对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名一线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一线护士的心理反应及工作体验,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结果访谈共归纳提炼出心理(责任感与使命感,恐惧、焦虑、紧张,无助、自责等)、生理(疲惫,不适)、社会(面对舆论压力的反应)3个层面的主题。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工作重、心理压力大,医院管理层面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培训外,还应该给予护士足够的人文关怀及正向激励,充分发挥社会的正向支持作用,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修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及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冠肺炎准备情况调查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及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态度量表对2019年11月—2020年2月在某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修的103名护士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进修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本科护生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91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得分为(0.54±0.42)分;年级较高、是独生子女、居住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一线工作者、非常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的护生,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得分更高(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呈负相关(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居住地是否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是否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科护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护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感染科护士支援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志愿者的储备与管理提供指导。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以问卷星形式调查四川省某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非感染科1196名护士支援抗疫一线的意愿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际回复问卷904份,有效问卷898份,有效问卷率99.34%;其中828名(92.20%)护士表示自愿支援抗疫一线。单因素分析显示,护士所在科室、学历、政治面貌、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婚姻及生育状况、家人支持情况与其是否愿意参与抗疫一线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护士所在科室、政治面貌、家人支持情况是其参与抗疫一线的影响因素。结论:绝大多数护士都愿意主动支援抗疫一线,对此可以从医院层面、科室层面、个人层面制定相关干预、激励措施,增加社会和组织支持力度,给予人性关怀和激励,以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专业价值,引导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2—4月在武汉市某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工作的512例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护士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35±7....  相似文献   

19.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护士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核心主体之一,其健康的身心状态是打赢防疫战的重要保障[1]。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至今仍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爆发疫情,面对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的病毒,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使抗疫一线的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应激的风险增加。本文结合我院在抗疫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心理干预的经验,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防护长效机制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在日常、疫中和疫后三个阶段对护士进行心理干预的策略。日常心理建设包括职业心理训练、心理支持网络搭建、职业健康护士储备;疫中心理支持包括强有力的领导、规范化的培训、充足的物资保障、正向的激励和及时的疏导;疫后心理康复包含全面支持以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