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以Donabedian的三维体系理论为支撑,构建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系统且科学地管理护理工作及评价其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以Donabedian的三维体系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及专家论证法制订评价指标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及优序图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两轮Delphi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和0.891,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176和0.159。最终确立一个包含9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的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的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能较为全面地衡量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为评价、改善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系统且科学地管理护理工作及评价其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模式为框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及专家论证法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及权重。结果 两轮Delphi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1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和0.901,Kendall’s和谐系数为0.345和0.201。最终确立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54个三级指标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能较为全面地衡量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护理质量,为评价、改善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采集的网格化培训管理效果。方法 将全院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由1名培训教师和1名指导老师负责,通过建立网格化培训理论体系、建立培训交流群以及培训对象一对一的实操反馈来开展网格化培训,最后通过线上理论测试、培训成员的反馈等来评价网格化培训效果。结果 共培训抗疫护理人员213名,理论测试合格率达到100%,且参与培训的成员对网格化培训形式评价较高。结论 采用网格化培训呼吸道标本的采集方法,在提高抗疫前线护理人员防护意识的同时也能规范呼吸道标本采集方式,以期能为临床培训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改进措施在提升十二指肠镜清洗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用于胆胰疾病治疗后被污染的420条十二指肠镜为干预对象,3月—6月采用常规目测法对十二指肠镜清洗进行质量管理,7月—10月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建立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指标后,通过完善结构指标、重视过程指标,对十二指肠镜的清洗进行质量改进,干预前和干预后各便利抽查80条十二指肠镜进行结果指标监测。结果 :干预后,十二指肠镜清洗标准明确、清洗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得到了细化,每名洗消员每日清洗内镜数减少,床旁预处理正确执行率、手卫生正确执行率、先端帽清洗正确执行率、抬钳器腔隙清洗正确执行率、先端部清洗正确执行率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抬钳器先端部相对光单位值合格率、活检管腔相对光单位值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改进措施能够规范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流程,提高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标本采集在促进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为规范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患者标本采集技术行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和标本质量,笔者团队严格按专家共识制订规范要求,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总结和两轮专家函询会,最终形成了《新冠肺炎患者标本采集技术专家共识》,并顺利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委员会的审核。本共识提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标本采集技术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标本采集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及标本采集期间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标本类型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阳性检出率,从而选择该实验室检测系统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最适合标本,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率.方法 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8日至3月4日1851例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已确诊的10例COVID-19患者的核...  相似文献   

7.
鼻咽拭子行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环节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实践经验,包括护士抗压能力培训、穿脱防护环节管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流程管理、质量考核等,通过加强环节管理质量,保障医务人员工作安全,稳步提升护理服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COVID-19)目前疫情仍十分严峻.2019-nCoV的核酸检测是COVID-19确诊的必要指标之一.临床对标本类型的选择影响2019-nCoV核酸检出率.本文报道3例COVID-19患者的确诊经过,分析采用咽拭子和痰标本检测2019-nCoV的效果,为临床诊断COVID-...  相似文献   

10.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区患者痰标本采集及送检的安全管理经验。包括对病区布局和病区环境严格消毒灭菌、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制订规范采集标本措施、安全及时送检流程。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开始累计采集痰标本1749份,40名护理人员参与操作,标本采集及送检率达到100%,无标本污染,未发生标本丢失和相关人员感染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实测张家港市各镇全员核酸检测的承压能力,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方法 于2021年8月3日至14日在张家港全市9个镇采取全域全员或指定时间段内选择部分区域完成指定人群数的方法开展扩大规模新冠肺炎核酸样本采集实战演练,总结演练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结果 所有样本按10∶1混采方式进行采集,去除首尾小时后各镇的采集速度为94~138人次/h·采样单元,在指定时间内,6个镇很好地完成了采集任务,3个镇未完成采集任务。结论 扩大规模新冠肺炎核酸样本采集实战演练可检验全员核酸检测预案的可行性,为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依据,为其他地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均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柴银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柴银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降低发热患儿的体温,改善患儿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方案在围术期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合并有轻度或中度上呼吸道感染且须行全身麻醉开腹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100例。气管插管组进行气管插管。喉罩组置入合适的ProSeal喉罩,对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24 h的呼吸道感染症状等。结果 T2与 T4时点喉罩组心率分别为(113.48±10.21)、(115.24±11.36)次/分,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的(123.84±14.22)、(123.96±14.85)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3、T5时点两组患儿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组患儿在MAP、SpO2以及PetCO2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复苏期喉罩组患儿低氧血症、术后烦躁、咽喉痛以及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喉罩组患儿术后24 h的鼻塞、咳嗽、痰鸣音、啰音、喘鸣以及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采用喉罩对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须行开腹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气道管理,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能够保持心率平稳、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术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等方面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4项炎性指标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AURTI 患者282例,将其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并选择56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 WBC 、hs-CRP 、PCT 和 IL-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各指标对 AURIT 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的4项炎性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患者体内 WBC 、hs-CRP 和 PCT 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WBC 、hs-CRP 、PCT 及 IL-6均正常的91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与否对5 d 内退热情况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BC 、hs-CRP 、PCT 及 IL-6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831、0.922及0.630。结论4项炎性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门诊 AURTI 患者的早期诊断,可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将8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蒲地蓝口服液,对照组39例予利巴韦林片,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退热时间及咳嗽、流涕、咽痛、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好,可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服用简单,毒副作用较低,服药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田玮  丁宁 《临床急诊杂志》2012,(2):89-90,93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素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2010-12-2011-04首诊为急性上呼道感染的处方980张,回顾性调查抗菌素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7%,其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的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71%,未进行外周血检查的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54%。一联用药占93.50%。应用抗菌药物7类16种。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对临床医生加强合理用药的培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上呼吸道SHML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上呼吸道SHML的临床表现为鼻阻、鼻出血、声嘶、呼吸困难、喘鸣等.镜下病变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特征性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红细胞的组织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组织细胞S-100、CD68( ),CD1a(-).结论 上呼吸道SHM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20.
蔡雪青  王洁  刘振海  石磊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29-2130
目的 探讨春秋季不同通风时间与病房空气质量、病人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关系,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同步测定病区中性质、条件相同的病房间断通风30 min、60 min、120 min后空气中细菌浓度,并记录病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数.结果 通风60 min组空气中细菌含量在三个组中最低,与30 min组和120mi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通风60 min组病人的感染例数最少,与30 min组和120 mi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春秋季每日通风60 min,可有效降低单位体积内空气中的细菌浓度,减少病人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