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宁蛋白B结构域的克隆、表达和鉴定卫生部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同济医科大学病生教研室(武汉430030);1同济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曹圣卢中举1唐大椿向继洲1王迪浔平滑肌收缩调节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lightchainkin...  相似文献   

2.
碱性调宁蛋白是调宁蛋白家族中的成员 ,在成熟的非增殖性的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是一种新型的病理诊断标记。它除了能调节平滑肌收缩 ,还参与了细胞骨架活动和细胞信号转导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其表达改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c-Fos蛋白的持续性表达戴云张兵(第一军医大学组胚教研室)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调亡可能参与血管的发生、重塑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以低血清条件诱导体外培养VSMC的调亡,初步探讨了其与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酶...  相似文献   

4.
调宁蛋白的研究近况曹圣*综述唐大椿*审校微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是微循环发生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这些变化的体液因子有组胺、5-HT、缓激肽、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它们引起微血管舒缩异常的分子机理[1]。调宁蛋白(calponin)是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生成细胞的来源以及Ⅰ、Ⅲ、Ⅳ型前胶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演变规律。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CCl4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20周内)α1(Ⅰ)、α1(Ⅲ)及α1(Ⅳ)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肝纤维化时α1(Ⅳ)前胶原mRNA早期即迅速升高,α1(Ⅲ)前胶原mRNA呈优势性表达,α1(I)前胶原mRNA含量的增加则较为缓慢;(2)肝纤维化早期,变性坏死区结蛋白阳性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的Ito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表达α1(Ⅲ)、α1(Ⅳ)及α1(Ⅰ)前胶原mRNA。纤维化中、后期,三种前胶原mRNA表达主要见于间隔内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结论二者构成肝纤维化时的主要胶原生成细胞。此外,窦内皮细胞也参与肝内Ⅳ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中Fos、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数为n=4),血管成形术组(n=8),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n=8),以2F PTCA导管对两侧髂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术后1小时、2小时部分平滑肌细胞阳性,2小时表达增多;正常动脉内热休克蛋白-70位于平滑肌细胞胞浆内,血管成形术后1、2小时平滑肌细胞核呈阳性;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7.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抗平滑肌的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S—100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研究。结果发现,该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对抗actin、myosin和S—100蛋白反应阳性,对抗GFAP反应阴性。这些细胞衬里在囊样腔隙周边、小导管外周或散在于上皮团块中;肿瘤性腺上皮细胞对上述抗体反应阴性。讨论了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分化趋向和免疫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组织学差异,以阐明其发生的病理学机制。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明确的SA、UA及AMI病人死后的尸检心脏标本,对其冠状动脉取材并做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SA心脏中,其冠状动脉斑块大部分为纤维性斑块,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小或无,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丰富而泡沫细胞少,可称为“稳定斑块”。其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低(14%),无继发血栓形成。UA和AMI病例中斑块主要为“不稳定斑块”,病理特征为脂质坏死中心大(大于4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少而泡沫细胞多。58例UA及22例AMI病人心脏中,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分别为76%及82%;与S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血栓检出率分别为81%及91%,较之S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组“稳定斑块”多,斑块破裂少且无血栓形成,而UA和AMI组“不稳定斑块”多,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说明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为急性冠心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穿心莲成分API0134对轻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mmLDL)诱导人血单核细胞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并进行平滑肌细胞(SMC)有丝分裂试验,观察API0134作用后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基(CM)对3H-TdR掺入SMCDNA的影响。结果:mmLDL可显著促进单核细胞表达PDGF-B和bFGF,mmLDL作用后的CM亦可显著增加3H-TdR的掺入量。mmLDL的上述作用可被不同剂量的API0134和API0134作用后的CM所抑制。结论:API0134的作用可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Diaphorase,NADPHd)和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原生型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iNOS)在正常和缺氧大鼠肺内的表达和分布,同时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和亚硝基左旋精氨甲酯(LNAME)对正常和缺氧大鼠肺循环的影响。结果HPH组,NADPHd阳性反应见于大血管内皮、平滑肌、支气管粘膜上皮及小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中,而后者在正常时未见阳性反应;cNOS在肺血管内皮和支气管粘膜上皮中的表达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而正常时不表达iNOS的肺血管内皮和血管、支气管平滑肌在HPH组出现了阳性表达;缺氧时补充Larg和LNAME,与单纯缺氧相比,对右心室肥大和肺血管重建无影响。结论缺氧时cNOS被抑制,可能对HPH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而iNOS的诱导表达,则可能对HPH的形成具有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微孔滤膜检测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微孔滤膜检测法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武汉430030)瞿智玲,邓仲端现已公认,单核/巨噬细胞(Mφ)和平滑肌细胞(SMC)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细胞迁入动脉内膜是AS斑块形成的关键。动脉壁内的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吸烟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大电导的钙激活的钾通道(BKCa)和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吸烟引起的肺血管反应性改变中钾通道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大鼠的慢性吸烟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方法。结果:(1)慢性吸烟可降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 BKCa 蛋白和mRNA表达;(2)慢性吸烟可降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Kv1.5蛋白和mRNA表达;(3)大动脉 BKCa的降低程度大于Kv1.5,小动脉 BKCa和Kv1.5的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吸烟可下调大鼠肺动脉平滑肌钾通道 BKCa和Kv1.5的表达水平,是导致肺血管反应性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有较高的慢性化比例。HCV的核心蛋白对于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TNFαR),包膜糖蛋白E2对T细胞受体(TCR),非结构蛋白NS5A对双链RNA结合蛋白PKR和干扰素α(IFNα)诱导的抗病毒蛋白MxA等机体免疫系统的调变作用是HC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p16蛋白、mRNA表达、基因突变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p16蛋白、mRNA表达、基因突变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袁晓璞陈同钰鲁常青谈敏施达仁徐枫研究发现p16(MTS1)基因的变异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有关[1,2]。我们试图观察原发性乳腺癌的p16蛋白,mRNA表达和基因突变,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转录调节因子Ets-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定量细胞DNA片段的方法观察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B-P)蛋白表达。 结果: Ets-1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反义P21WAF1/CIP1能够阻断Ets-1的抗凋亡作用,并抑制Ets-1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Ets-1能够上调RB-P蛋白表达,反义P21WAF1/CIP1可以阻断Ets-1诱导的RB-P蛋白表达。 结论: 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Ets-1通过P21WAF1/CIP1旁路发挥抑制凋亡和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软组织平滑肌肉瘤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Xu J  Yang G  Bu H  Guo L  Zhang S  Liu 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30(1):16-18
目的 探讨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MS)中p16基因INK4A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p16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MSP法检测38例软组织平滑肌肉瘤,10例平滑肌瘤及5例正常平滑肌组织中p16基因INK4A的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8例LMS中9例发生异常甲基化,异常甲基化率为23.7%(9/38)。其中,7例p16蛋白表达阴性,2例p16蛋白弱阳性,在p16蛋白表达阴性的LMS中,异常甲基化率为50%(7/14)。结论 p16基因第一外显子启动子区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导致p16基因失活、蛋白缺如的重要基因外机制,并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in,AdM)在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分布及缩血管活性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证实,在大鼠的外周组织,尤其是主动脉和心肌等心血管组织以及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均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的肾上腺髓质素。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方法证实,缩血管活性肽-内皮素(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GT)可明显地降低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肾上腺髓质素mRNA水平,这一作用可选择性地分别被ET-1的特异性受体阻断剂BQ123和AGT的特异性受体阻断剂Dup753所抑制,提示ET-1/AGT可抑制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应用[3H]-TdR掺入和细胞计数发现,肾上腺髓质素可抑制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结论:心血管系统含有丰富的肾上腺髓质素,其表达受ET-1和AGT的调控,它可能作为一种增殖抑制因子而抑制SHR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具有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能力。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培养成人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的方法及其生长分化特性。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12 d后,应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分析平滑肌祖细胞并分选纯化,继续培养诱导分化。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平滑肌祖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其α-肌动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调宁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情况。此外,观察平滑肌祖细胞的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 结果与结论: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4 d时开始出现细胞集落,12 d时细胞呈明显梭形。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14和CD105双阳性的平滑肌祖细胞占贴壁细胞的(71.8±7.2)%。分选纯化的平滑肌祖细胞培养到28 d呈旋涡状生长。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α-肌动蛋白表达呈阳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调宁蛋白和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分别于14, 21 d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加。生长曲线表明,细胞生长至第6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2天后进入平台期。提示通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诱导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平滑肌祖细胞。它能稳定增殖,并可进一步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ER阳性和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p53、mdm-2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和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等技术,检测ER阳性、表达野生型p53(wtp53)蛋白的MCF-7细胞和ER阴性、表达突变型p53(mtp53)的MDA-MB-231细胞以及ER转染阳性MDA-MB-231细胞中p53、mdm-2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1)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p53蛋白的性质和分布明显不同,前者p21WAF1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且前者的生物学特性较后者为好。(2)ER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后,其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生物学特性得以改善。结论乳腺癌细胞ER状态与p53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地塞米松(Dex)对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生的影响。结论:TXA2、TNF-α在ASMC增生中起重要作用,Dex在治疗哮喘过程中,有可能加重ASMC的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