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肤反应及光敏反应、软骨损害。现将诺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综述如下。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1神经中枢系统异常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紧张、激动、失眠、焦虑、恶梦、颅内压增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均应避免应用,还能引起眩晕和轻度头痛。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近年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逐年增长。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日益之泛,加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院内外感染等方面获得良好疗效,但其在治疗中易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静脉给药局部和胃肠道反应。笔者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2006年8月~2007年8月120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琼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118-3119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目前已发展到了第四代,与前三代相比,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构上进行了修饰,在抗菌活性、抗菌范围、药动学性质和血浆半衰期上都明显改变.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保留了前3代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同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1].厌氧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前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厌氧菌几无抗菌活性或仅其中少数有较低的抗菌活性,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因此临床上既可用于需氧菌感染,也可用于厌氧菌感染,还可用于混合感染.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前3代同类药物相比药代动力学特点是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长,可1次/d给药[2].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心脏毒性、肝肾毒性、对软骨发育的影响、肌腱病变、对新生儿及胎儿的影响[3].下面将已上市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品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防范类似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据某教学医院2004~2006年上报的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涉及6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有65例;环丙沙星21例;加替沙星10例;莫西沙星6例,依诺沙星2例,氟罗沙星1例。皮肤反应发生最多,有81例。一般不良反应只需停药或对症处理,严重者需住院治疗。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心律失常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东海 《临床荟萃》2004,19(10):583-583
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不仅对许多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包括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具有良好作用,而且某些品种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分支杆菌等细胞内病原也有良好活性,与其他常用抗菌药间无完全交叉耐药性,所以在临床应用广泛。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8%~6.8%,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引起心律失常鲜见报道。我所在2003年1月到2003年10月发现3例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心律失常,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例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7例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在静脉应用此类药物2~5天后出现CNS症状,并排除了可以导致CNS不良反应的其他原因,停药后症状消失,提示不良反应系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年5月~2002年5月国内公开报道的56例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56例中,涉及二、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7种,不良反应临床类型主要有变态反应31例,肝损害5例,肾损害4例,神经系统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反应2例,泌尿系统反应1例,其他反应11例。结论:在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必须慎重考虑不良反应因素。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108例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10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构成比51.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多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本类药物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注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不良反应,以达到以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由于多数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其研发过程中,发现能影响幼年动物的软骨组织,导致关节病,并且病变不可逆,所以限制了氟喹诺酮类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经美国FDA批准用于18岁以下患者的适应证为:复杂性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和暴露吸入性炭疽后预防。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尽管适应证很少,但事实上,仅2002年,美国有约520 000张氟喹诺酮类药的处方是给予18岁以下患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各年龄段患者中的使用普遍增多,细菌对其耐药的现象也相应增加。一项研究中,经过14年的治疗后,成人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从100%降至45%。很多地区发现空肠弯曲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株。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癌症化疗患者的经验性和预防性治疗,是耐药性进一步增加的原因。另外,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株在各国也不断增加。细菌如果对一种氟喹诺酮药物耐药,就可能对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所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导致肺炎链球菌对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他医院常见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增加,耐药现象也持...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构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性状优于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本文主要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以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为重点,综述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合成抗菌药。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不宜产生耐药性、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菌有效且不良反应相对教少等特点,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已被临床广泛地应用,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本文章主要从抗菌机制、体内过程、抗菌活性、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BACTEC-MGIT960)检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株30株,耐药株30株,针对其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这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30株敏感株均未在QRDR检出有义突变,30株耐药株中有19株QRDR存在有义突变,主要突变位点为90、91和94.gyrA基因突变占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63.3%(19/30).结论:gyrA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穿琥宁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衔接滴入时是否有配伍禁忌.方法将已溶解的穿琥宁与氟喹诺类药物的注射液注入同一支试管,观察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穿琥宁与诺佳注射液、九福星注射液发生混浊、絮状物或小结晶颗粒,穿琥宁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奇敌配伍未出现外观改变.结论穿琥宁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混合时性状不稳定,因此,临床在应用穿琥宁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两种药物衔接滴入.  相似文献   

17.
自第1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上市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已经有47年的历史,尤其是1979年第1个含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诞生以来,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中部分品种还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具有抗结核菌活性.由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传染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载氟喹诺酮类药物微球有多种制备方法,如沉淀析出法、乳化交联法、喷雾干燥法和离子凝胶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其释药机制基本相同.这类药物微球具有增强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耐药菌的能力,主要用于局部及全身组织的消炎与抗感染.文章以近儿年国内外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介缁了壳聚糖载氟喹诺酮类药物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和释约机制,探讨了缓释微球作用特点及应用状况.壳聚糖载氟喹诺酮类药物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抗菌性能,对其进行纳米化,开发纳米粒新剂型,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氟喹诺酮类抗菌类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随着l临床需求的扩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新制剂日渐增多,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氟喹诺酮类药物医院制剂的制备从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或)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6~9月采用Bactec-MGIT 960检测的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检测其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的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和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共21株(70%).单药耐药依次为:氧氟沙星耐药19株(63.33%),莫西沙星耐药13株(耐药率43.33%),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耐药率33.33%),阿米卡星耐药9株(耐药率30%),卷曲霉素最少(26.67%).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耐药和三种氟喹诺酮类药同时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共8株[即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氟喹诺酮类任意耐药及两种注射类药物敏感为11株,氟喹诺酮类均敏感及两种注射类药物任意耐药为2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也是早期XDR-TB菌株的耐药主要形式.因此,氧氟沙星不建议作为MDR-TB的治疗用药.而MDR-TB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敏感性较好,推荐可用于MDR-TB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