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应用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②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喉罩即刻(T2)、插管/喉罩后5min(T3)、气腹即刻(T4)、气腹后10min(T5)、拔管/喉罩即刻(T6)、拔管/喉罩后5min(T7),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患者相关并发症.③结果 T2 、T6时T组的HR、MAP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患者HR、MAP在T2 、T6时明显高于T0时(P<0.05).T4 、T5时两组患者Ppeak明显高于T2时(P<0.05).T5时两组患者PETCO2明显高于T2时(P<0.05).T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及术后咽喉不适、咽痛明显多于S组(P<0.05).T组患者拔管/喉罩时间、苏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5).④结论 SLIPA喉罩适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roSeal喉罩(PLMA)机械通气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2组(P组为喉罩组,T组为气管插管组).记录2组患者气腹前后的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即刻和拔管后1 min的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插管或置入喉罩时、拔除前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并记录P组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喉罩的到位率,观察每例异丙酚、瑞芬太尼用药总量. 结果 P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T组(P<0.05);纤维支气管镜观察P组首次插管正确到位率100%;2组在间歇正压通气(IPPV)期间 PPEAK和PETCO2随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T组插管后 MAP、HR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拔管时T组76%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24 h咽痛发生率分别为12%、20%,明显高于P组(P<0.01). 结论 ProSeal喉罩通气具有血液动力学平稳、操作简便等优点,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双腔Supreme喉罩(SLAM)用于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SLAM运用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S组置入Supreme喉罩,T组在喉镜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置人Supreme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的时间和情况.记录术中两组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的数值.记录Supreme喉罩头中位、屈曲位、过伸位和侧位时的气道密封效果.应用纤支镜插入通气管检查Supreme喉罩对位情况.记录经引流管插入胃管成功次数,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低氧血症、呛咳、恶心呕吐、声嘶、咽喉痛、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 与T组比较,S组置管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均无反流误吸发生.T组插入气管导管后1 min和5 min的HR与MAP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各时点SpO2、PETCO2和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S组气道密封压为(25±4) cmH2O,不同头位不影响S组患者气道密封效果.胃管放置成功率100%.纤支镜证实SLAM位置好.结论 SLAM气道密封性可靠,可行正压通气且通气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拔除后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苏醒快,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4.
杜伏扬 《安徽医学》2013,34(6):766-76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ETT)使用对心血管和气道反应的影响,探讨SLIPA喉罩在LC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98例LC包括喉罩麻醉患者50例(SLIPA组)和气管插管麻醉患者48例(ET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记录5个时间点插管(罩)前(T0)、插管(罩)即刻(T1)、插管(罩)后5 min(T2)、拔管(罩)后即刻(T3)和拔管(罩)后5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气腹前即刻、气腹后10 min、气腹结束前即刻和气腹结束后10 min的平均气道压(Pmean)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后拔管时有无血迹,患者有无躁动、呛咳、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 SLIPA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SBP、DBP、MAP和HR均低于ETT组(P0.05),气腹前即刻、气腹后10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也明显低于ETT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0时间点比较,ETT组T1、T2、T3和T4时间点的SBP、DBP和MAP升高明显(P0.05),而SLIP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后10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明显高于气腹前即刻(P0.05)。各监测时间点PetCO2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IP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TT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咽喉及气道的刺激反应低,术后咽部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喉罩(I)组和气管插管(T)组行机械通气,记录气腹前、后10 min、15 min呼气末CO2(PETCO2),气道平台压(Palat)、气道峰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气腹后10 min、15min,I组CL明显高于T组,Palat,Ppeak明显低于T组(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0 min、15 min,两组CL明显降低,PETCO2,Pplat,Ppeak明显升高(P<0.01).I组术后咽喉痛和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I-gel喉罩通气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分析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运用必要性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76例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 (n=38) 及喉罩组 (n=38) , 气管插管组患者一次性气管导管, 喉罩组采用I-GEL喉罩, 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 (T1) 、插管 (罩) 即刻 (T2) 、气腹即刻 (T3) 、气腹后10 min (T4) 、停止气腹 (T5) 、拔管 (罩) 即刻 (T6) 6个时点的HR、MAP、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喉罩组各个时点的HR、MAP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2组患异者PETCO2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喉罩组的苏醒时间为 (5.12±3.82) min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的 (10.14±4.15) min (P<0.05) ;I-GEL喉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气管插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 (P<0.05) .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 采用I-GEL喉罩, 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苏醒时间短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术中通气状况良好, 安全性较高, 且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东芳  张付军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257-1260
目的:观察SLIPA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8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SLIPA 喉罩组(S组)、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管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观察基础值(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拔管前即刻(T3)和拔管后1min(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两组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T组患者T1、T3、T4的MAP和HR比T0和S组各对应时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T2时MAP明显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通气均满意,Ppeak、VT、PETCO2组间比较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Ppeak和PETCO2组内比较均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期及术后24h并发症,S组明显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患者应激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中,比较SLIPA喉罩和LMA Supreme喉罩对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n=60),及LMA Supreme喉罩组(L组,n=60).观察两组喉罩置入时间和首次尝试置入成功率.在患者麻醉诱导前(T0)、喉罩插入成功即刻(T1)、喉罩插入后5 min(T2)、拔出喉罩即刻(T3)、拔出喉罩后5min(T4),分别记录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气腹建立前及建立后10 min、20 min、30 min时患者气道压力峰值(Ppeak)、气道平台压力(Pplat)、气道平均压力(Pmean)、分钟通气量(MV)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观察患者术中胃胀、气道漏气及术后反流误吸、喉痉挛、咽喉痛、喉罩带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和L组喉罩平均置入时间分别为12.9 s和7.6 s,首次尝试成功率分别为86.6%和98.3%.与S组相比,L组在T1和T3时点的HR、MAP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建立后10 min、20 min及30 min的Ppeak、Pplat、Pmean、MV、PETCO2、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喉罩带血S组为21.6%,L组为3.3%.结论:SLIP和LMA Supreme喉罩均能安全用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通气,但LMA Supreme喉罩置入成功率高于SLIPA喉罩,且对气道的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1~2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30人,记录入室时、插管(罩)前、后1 min和拔管(罩)前、后1 min的MAP、HR、SPO2,分别记录插管(罩)成功时、气腹后20min及手术结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LIPATM喉罩在老年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40例老年患者,ASA分级Ⅰ~Ⅲ级,无严重心肺疾患,无张口困难,无咽喉痛.随机分为SLIPATM喉罩组(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两组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后即刻(T2)、拔管(喉罩)前(T3)、拔管(喉罩)后即刻(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首次置入成功率、置管(喉罩)时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咽喉部的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气管插管组T2、T3、T4时MAP、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两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Pmean、Ppeak、Pet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置入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置管时间喉罩组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拔管期气管插管组体动、呛咳、术后咽喉痛、声嘶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喉罩组(P<0.01).结论 SLIPA喉罩全麻通气用于老年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许敏  疏树华  方才 《安徽医学》2012,33(4):451-454
目的与传统气管插管比较,探讨一次性双管喉罩(LMA SupremeTM)对肾移植术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道阻力的影响,评价其在肾移植手术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58例择期全麻下肾移植手术患者,ASA III~IV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每组29例。分别记录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1)、3 min(T2)和拔喉罩/气管导管前(T3)、拔喉罩/气管导管后1 min(T4)、3 min(T5)的SBP、DBP、HR,以及T1、T2、T3时点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统计置入喉罩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组T0~T5时点HR、SBP、DBP平稳,E组T1、T3、T4时点HR、SBP、DBP明显高于T0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T1~T3时点L组Pmean、Ppeak明显低于E组(P0.05),T1~T3时点PETCO2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部不适L组3例(10.34%),E组8例(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应用SupremeTM喉罩全麻心血管刺激反应较气管插管全麻小,通气效果确切、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在宫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T组采用气管插管建立安全气道,P组采用ProSeal喉罩,S组采用Supreme喉罩。观察3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的次数、成功率以及术中情况、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P组和S组1次置入成功率高于T组(P<0.05)。S组置入时间短于T组,P组和S组拔管时间短于T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T组(P<0.05)。P组和S组喉罩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拔管时间、气道密封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水平均有波动,其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MAP、H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S组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T组(P<0.05)。3组呛咳、喉痉挛、胃胀气、下颌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采用喉罩建立安全气道,相比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于置入,通气效果和气道密封性好,对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拔除后并发症较少。ProSeal喉罩和Supreme喉罩均应用良好,可安全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SLIPA~(TM)通气道与普通喉罩及气管插管3种气道管理方式在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估其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每组30例,随机分为3组.SLIPA~(TM)通气道组(S组)、普通喉罩组(L组)、气管插管组(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置入SLIPA~(TM)通气道、普通喉罩、气管插管,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气道吸气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顺应性、气道阻力基础值及置人前后变化值;观察术中术后返流误吸、体动移位、口腔黏膜损伤、咳嗽咳痰、咽痛、声嘶情况,评估患者舒适度.结果 S组与L组血流动力学较T组稳定(P<0.05).置入通气道过程中,S组较L组、T组呼吸参数变化小(P<0.05),更为稳定.术中发生返流误吸、体动移位、口腔黏膜损伤较L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咽痛、声嘶、咳嗽咳痰较L组与T组明显减少(P<0.05),患者在复苏过程中拔管舒适度更高P<0.05).结论 SLIPA~(TM)喉罩在腹腔镜妇科手术应用安全简便,对麻醉手术过程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影响小,较普通喉罩、气管插管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优越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气腹5 min时(T2)、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3)的MAP、HR、SpO2、Ppeak,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呛咳、咽喉痛、反流误吸、声嘶)。结果 A组T1、T3的血流动力学较B组稳定(P<0.05),A组各时点Ppeak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较气管导管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Supreme喉罩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36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s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18):Supreme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S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T组在直接喉镜下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时间及置入情况;记录S组喉罩充气量和气道密封压,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以评价喉罩对位情况;术中监测SpO2、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与T组比较,S组呛咳、咽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均无返流误吸发生;各时点SpO2、PETCO2、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低氧血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喉罩气道密封压为(25±5)cm H2O,喉罩对位准确率95%。结论:Supreme喉罩通气效果好,气道密封性可靠,拔除后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全麻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ProSeal喉罩(PLMA)与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PLMA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min(T1)、5min(T2)、气腹后20min(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在控制潮气量(VT)为8mL/kg下监测T1~T3时的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观察有无反流误吸等情况及术后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组T1、T4、T5时SBP、DBP升高明显,HR增快明显,且在相应各时点均高于P组(P〈0.05);两组各时点Pmean、Ppeak、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部不适患者T组(11例)明显多于P组(3例)(P〈0.05)。结论PLMA通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提高了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杨松  孙福德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12,33(10):1721-1723
目的比较喉罩置入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小儿七氟烷全麻短小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择期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T组,n=32)和喉罩置入组(L组,n=33)。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成功后,L组置入喉罩,T组通过喉镜明视置入气管导管。监测记录围麻醉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记录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有无呛咳、恶心、呕吐、喉痉挛等相关副反应。结果气管内插管组在插管及拔管时的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1或P<0.05);气管内插管组的副反应显著高于喉罩置入组(P<0.01或P<0.05);SpO2、VT、PET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全麻小儿短小手术置入喉罩操作简单,通气可靠,对心血管应激反应小,与气管内插管相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王红  刘冬冬  杨义 《中原医刊》2013,(23):68-69
目的观察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下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前(TI),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即刻(12)、3min(T3)和拔喉罩/气管插管前(T4),拔喉罩/气管插管即刻(T5)、3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监测T2-T4时的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有无反流误吸情况及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结果与T1时相比,T组他、T4、T5时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且相对应时点均高于S组(P〈0.05);S组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咽部不适明显低于T组(P〈0.05),且无呛咳病例;两组术中SpO2、PETCO2、和P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无反流误吸发生。结论SLIPA喉罩通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时,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咽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