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心脏病"分子搭桥"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外学者正尝试用“分子搭桥”(molecularbypass)消除或减轻心肌缺血状态 ,“分子搭桥”是应用促血管生长因子刺激心肌缺血区小血管生长和侧支循环形成即心肌缺血区的自我搭桥[1] 。由于该方法既可单独应用 ,又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内激光打孔等方法联合使用 ,所以在冠心病治疗研究领域中受到广泛重视。一、缺血心肌血管再生机制一般情况下 ,成熟器官血管内皮细胞保持一种休眠的不扩散状态 ,只有在外伤、炎症、缺血缺氧等病理因素的刺激下 ,血管内皮细胞才快速分裂、增殖形成新血管。机体内存在许多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PTCA)、冠脉内支架置入术(ICS)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弥漫性冠脉病变却不适用上述方法[1 ]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分子搭桥及细胞移植等血管新生疗法正被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但在缺乏足够动脉灌注的情况下,往往不能取得明显的疗效。而经皮冠状静脉动脉化(percutaneousinsitucoronaryvenousarterialization ,PICVA)可为缺血心肌提供有效的血流灌注,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PICVA也可称为经皮冠状静脉搭桥,类似于CABG。目前CABG主要使用桡动脉、内乳动…  相似文献   

3.
“自身血管搭桥”是人们正在探索的治疗冠心病的新战略。本文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自身血管搭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新生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 ,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疾病。冠脉搭桥和成形术等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应用 ,使部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得以改善 ,但相当一部分不能进行这类治疗或发生术后再狭窄的患者 ,现尚无解决办法。目前 ,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已从单纯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转向如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 ,被称为心血管药物搭桥术的促血管新生疗法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 血管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血管形成 (Angiogenesis)一词是由 Hertrg于1935年在描述胎盘组织中有大量新生微血管形成时创用的 ,Folkman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已经历了二十多年惊人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至今仍处在上升势头 ,不断展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多彩多姿。一种技术能在如此宽阔领域和漫长岁月经受考验而始终显露它引人瞩目的威力 ,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已不容置疑。冠心病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 (CABG)及药物治疗合理有机的联合 ,有效地缓解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提高了生活质量。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血管 /病变的解剖形态不适宜接受CABG或PCI治疗 (如多支、多处病变 ,弥漫病变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反复再狭窄病变 ,退行性变的大隐静…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血管重建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靠侵入式恢复冠脉血流,存在费用高、术后再狭窄及无组织复流等问题.伴随血管新生分子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生物因子注射、干细胞移植和中药干预等多种疗法被应用于促进心肌血管再生和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上,人们把这种通过生物因子、细胞及药物对血管生成或发生进行调控和干预,以其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增加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组织血流供应的方法称为“生物搭桥”.目前,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冠心病研究普遍关注的焦点,为冠心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协同aFGF促"自身血管搭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协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促“自身血管搭桥”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兔下肢缺血模型 (2 8只兔 ) ,平均分成 4组 :(1)盐水组 ;(2 )LMWH组 ;(3)aFGF组 ;(4)aFGF LMWH组。术后第 2 8天 ,通过动脉造影数字减影、血管免疫组化等技术比较各组小血管数量及平滑肌厚度。结果 静脉给予低剂量的aFGF(2 0 0 μg)未见明显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当相同剂量的aFGF与LMWH(10 0 0ICU)合用时显示出明显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各组间血管平滑肌厚度差异无明显性。结论 LMWH在体内能够协同aFGF促“自身血管搭桥”  相似文献   

8.
Monopril(Phosinopril)是1种新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本文报告作者用“标准疗法”并用Monopril对老年人难治性劳累性心绞痛伴发高血压病进行治疗的研究结果。对象与方法共选择40例老年难治性Ⅳ级劳累性心绞痛伴发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并发左心室肥厚,27例并发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8例)。入院前全部患者均用过多种抗心绞痛和降压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满意。入院后头1~14d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硝苯地平30mg/d和双氢克尿噻25mg/d(标准疗法)进行治疗:后15~28d用头2周的所谓“标准疗法”并用Monopfil(10mg,1次/d,口服)进行治疗。在整个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不适于肝移植或手术切除的肝内病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机试验已证实该疗法能为HCC患者带来临床获益。荟萃分析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TACE可改善HCC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TACE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上升会增大疾病进展的几率。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的引入改变了HCC治疗的现状,其可以阻断多种细胞表面及细胞内与增殖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受体。已有2项国际研究(SHARP和Asia-Pacific)证实,索拉非尼可有效延长晚期HCC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TACE联合索拉非尼通过阻断TACE术后血管生成信号的激活,有望改善治疗结局。已有许多临床研究探索二者联合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初步资料显示,联合疗法安全可行。尽管如此,目前尚不推荐在临床研究的环境之外采取联合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相关资料将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R)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 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1] ,若治疗不及时 ,部分病人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对于本病 ,尽管近年来介入疗法和手术治疗已开展 ,但本病的药物治疗仍不失其重要性。为寻找疗效好的药物治疗 ,我们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普乐林 (中药葛根素 ) 低分子肝素 ( L MWH)治疗 5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入院的 10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 ,随机为治…  相似文献   

11.
体外震波治疗终末期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具备冠脉介入或冠脉搭桥手术指征的终末期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是不良的。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非侵入性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疗法。尽管现在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或手术可以用功能性的可伸缩的组织替代受损的心肌,但是通过体内诱导血管生成来恢复或增加休眠心肌的伸缩性是完全可能的。国外的实验研究表明,体外心脏的震波疗法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而无任何创伤的全新疗法,能够使活体内血管再生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上调,有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为改善心肌缺血,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结合文献对体外震波治疗终末期冠心病的方法、研究现状、适应证、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治疗组织缺血的方式被称为“治疗性血管生成”或“分子搭桥”,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基因治疗下肢或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我们在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基础上对VEGF基因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雄性小型猪 ,体重 (2 7 0± 3 2 )kg。全麻后左开胸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近端套入慢性缩窄环 (内径 2 75mm ,ResearchInstrumentSW公司产品)。 4周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MPSPECT)和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 ,符合慢性缺血标准的动物进入以后实验…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 ,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使已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心肌增加血供 ,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较成熟的方法有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PTCA)、冠脉支架术 (coronarystenting)、冠脉搭桥术(CABG)等。但是 ,术后仍有较高的再狭窄率。一些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远端过细、多次手术的病人无法进行上述的再血管化治疗。作为对心肌缺血的适应性反应 ,机体可以通过血管新生或侧枝循环的建立 ,增加缺血区的供血。近年研究发现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血管新生 ,从而起到“自身冠脉搭桥”的目的。1 血管新生和侧枝循环的建立成年人 ,一般情…  相似文献   

14.
是否适合行血管成形术?调查发现患者或许除此以外,未被告知其它治疗选择。当脂质斑块造成阻塞冠状动脉的威胁时,有三种治疗选择:(1)药物治疗,控制症状;(2)进行利用球囊撑开阻塞的手术(血管成形术),通常随后再植入支架,一种可以保持血管通畅的圆柱形金属支架;(3)或者进行绕开阻塞部位的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CABG)。每种治疗均有获益和风险,哪种疗法可能更适合某一些患者,那需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的增加,ACS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行为调整、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尤其内科介入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有些患者因血管病变过重、病变范围长且弥漫等原因不适宜介入治疗及外科搭桥手术,故寻求新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必然.当冠状动脉逐渐闭塞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使静息状态或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缺血减轻,因此通过给予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启动或强化侧支血管形成已成为新的治疗ACS的策略.本文通过复习文献来阐述ACS时VEGF的表达及其在ACS治疗中的前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管新生疗法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及波士顿儿童医院的Folkman利用 30余年的研究证实 ,抑制血管新生就抑制肿瘤生长 ,促进血管新生则有助于心肌缺血的治疗[1] 。虽然溶栓疗法、冠状动脉球囊扩张解决了冠心病治疗的重大疑难问题 ,然而不管是冠状动脉搭桥还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术后为时不久仍有 30 %~ 5 0 %的病人要发生冠状动脉狭窄[2 ] ,而且有些病人病变弥散 ,堵塞部位在细小血管 ,不适宜这些治疗。因此 ,刺激缺血区小血管生长 ,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完成缺血区血管的自我搭桥便成了十分诱人且似乎颇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冠心病监护室的建立 ,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IC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等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 ,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已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尚有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多支冠状动脉血管高度弥漫性狭窄病变 ,不宜采用上述内科介入性治疗方法和 (或 )难以耐受外科手术 ,从而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 ,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血管新生疗法(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正在逐渐引起重视。1 概念胚胎形成时期 ,原始血管丛 (primary vascularplexus)在多种血管新生因子和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技术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新式方法,总结分析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以及移植血管通畅率。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12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于我科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微创冠状动脉搭桥的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治疗,术中共完成远端吻合口26个。术中经左前外侧胸部小切口在直视下获取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搭桥,内窥镜获取下肢大隐静脉连接于升主动脉后与其他冠状动脉搭桥。无患者手术中转为开胸手术,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6±4.2)h,监护室停留时间(22.4±8.2)h。10例患者未输血,占83.3%(10/12)。造影提示25/26 (96.2%) 个桥吻合口通畅。住院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情况发生。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安全有效,术后早期造影显示桥血管通畅率满意。  相似文献   

19.
颅内外血管搭桥已开展30多年。目前对不能手术夹闭或栓塞的颅内动脉瘤的病例,术前已普遍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文章介绍了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适应证、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对等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紫外线辐射血液)和治疗组(上述疗法+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6.7%、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83.3%(P<0.01)。而且治疗组血肿吸收时间比对照组的明显缩短。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不仅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也可用于脑出血的治疗,对出血量在30ml以下的病例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