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及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0例)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3天用日舒安洗液1∶20浸泡会阴部,手术中采用优拓包扎阴茎创口,术后积极予镇痛抗勃起通便措施,并用生理盐水5 ml加庆大霉素8万U从尿道支架管滴入,生理盐水冲洗尿管保持尿管通畅,用0.5%碘伏加生理盐水湿润阴茎敷料拆除加压包扎阴茎敷料,然后予红外线照射阴茎切口。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宾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5,(1):87-8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早期预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道的88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行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并且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术后的首次排便时间及15 d内的排便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5 d内的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缩短首次排便的时间、减少排便的次数、降低尿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早期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排便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0 d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减少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排便次数和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预防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30例尿道下裂病人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预防及其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中术后27例一期愈合,尿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 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术后护理要求高,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时实施预防尿道下裂术的155例患儿根据其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5例)和干预组(90例),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常规基础上予以特定饮食和电磁波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切口肿胀、切口疼痛、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小儿尿道下裂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尿道下裂的围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100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术前常规皮肤消毒,术后引流管常规护理,0.1%碘伏液擦拭尿道外口;实验组58例:术前3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术后引流管护理采用“滴尿法”观察,伤口红外线局部照射,尿道外口处涂抗生素软膏。统计两组手术后并发症中切口感染、尿瘘以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以研究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中所起作用。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生切口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5例(8.6%),对照组为12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87,P〈0.01)。结论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对于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起到确切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病例,发病率约为1/300^[1,2],近年来随着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不断创新,操作技巧和缝合材料的改进,手术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总的效果仍不令人十分满意,针对术后尿瘘的发生率较高和住院时间较长,我院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皮瓣在尿道下裂及术后尿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1998年-2004年间共手术治疗尿道下裂及尿瘘171例,采用阴茎背腹侧及阴囊组织皮瓣成形新尿道及尿瘘内口。其中尿道板尿道成形术(Snodgrass)87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45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加原位阴囊皮瓣(Duckett Dup-play)9例,带蒂岛状包皮皮瓣相嵌(Onlay)14例,尿道口近端带蒂皮瓣翻卷(Mathieu)11例,局部推进皮瓣术5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出现尿瘘25例,尿道狭窄2例,成功率84.2%。结论针对患者阴茎头发育情况,可利用皮肤的多少、有无矫形史、弯曲程度及尿道口的位置合理运用相适应皮瓣,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使阴茎外形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0.
徐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50-5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治疗中的作用,以期提高尿瘘修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形成的6例瘘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偏心圆皮瓣覆盖法修复。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无尿瘘形成。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尿瘘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4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官和 《广西医学》2004,26(10):1454-1455
目的 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4 6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其中结扎法2 8例 ,V -Y皮瓣修补 7例 ,带蒂阴囊皮瓣转移修补 6例 ,Thiersch偏心圆皮肤覆盖法 3例 ,尿道重建成形 2例。结果 一次修复成功率 86 9% ,其中结扎法一次成功率 89 3% ;V -Y皮瓣成功率 85 7% ;带蒂阴囊皮瓣转移修补成功率 6 6 7% ;Thiersch偏心圆修补成功率 10 0 % ;尿道重建成形法成功率 10 0 %。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要根据瘘口部位、大小、局部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方案正确 ,精细操作 ,选用合适的缝线等可提高手术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提高尿道下裂尿道成型术后尿瘘修复成功率的经验。方法尿道下裂成型术后尿瘘患儿68例。其中尿瘘口直径〈3 mm者58例,采用Y-V修补法,修剪瘘口皮肤,皮下组织连续缝合;3~10 mm者7例,采用Thiersch法翻转皮瓣修复瘘口;〉10 mm者3例,采用Dennis-Browne法修复较大的尿道缺损。手术时保证皮瓣的创面和创面缝合。结果手术一次成功率为91.2%。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必要时利用显微镜辅助、提高缝合技巧、选用可吸收缝线等可提高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间38例行改良Snodgrass手术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13岁,平均6.5岁,其中阴茎头型尿道下裂11例,阴茎体型23例,阴囊型4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34例(89.5%),有2例(5.3%)患儿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2例(5.3%)患儿发生尿瘘,半年后再行Snodgrass手术治愈.结论:改良Snodgrass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成功率高,适用于各型尿道下裂患儿,对于首次手术失败后再次尿道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尿道下裂是一种尿路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约占出生男婴的 8‰。胚胎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受到障碍 ,则尿道沟未能完全闭合到阴茎头的尖端而形成尿道下裂。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很多 ,但术后并发症多 ,失败率高 ,其中与护理的好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我院 1991年 3月~2 0 0 2年 12月分别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术、横形岛状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及阴囊纵隔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82例 ,成功率达 96.3 % ,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2例。年龄 3~ 11岁 ,平均 5 .5岁。根据Veries分类标准 ,冠状沟型 7例 ,阴茎型 5 0例…  相似文献   

15.
唐守贤 《吉林医学》2009,30(4):318-319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及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33例手术完全成功,临床治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3例形成尿道瘘,术后成功率90.7%。结论:尿道下裂术后采取精心的护理、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局部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秀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93-1394
目的 总结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的护理经验,为提高护理质量、防控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并进行手术的42例尿道下裂患儿的围手术期采取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42例患儿通过手术以及护理,术后恢复顺利,并发症明显减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 对尿道下裂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瘘 ,1995年1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应用双重皮瓣修补尿瘘 11例共 16个瘘口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 4~ 13岁 ,其中二个瘘口 3例 ,三个瘘口 1例 ,瘘口直径 0 .4~ 1.1cm ,其中 3例曾作直接分层缝合法修补并失败。1.2 手术方法依瘘口位置及周围皮肤松驰情况决定内层皮瓣位置 ,沿瘘口松驰侧切开 3/4,留下瘘口 1/4侧皮瓣缘。皮瓣面积大于瘘口 3mm ,游离皮瓣将其翻转 ,覆盖在瘘口上 ,中间留下与瘘口大小形态相吻合的上皮 ,边缘区域削除真皮。将瘘口边缘与皮瓣真皮缘间断缝合 ,…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方法 ,提高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修复成功率。方法 :报告 32例尿道下裂术后 34个瘘孔采用不同修补方法的结果。结果 :采用尿道扩张法成功 3例 ,不留缝线修补法 2 4个 ,成功2 3个 ,改良Thiersch二期尿道成形术 7个 ,成功 5个。总成功率 91.2 %。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应根据瘘口的大小及局部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 ,其中不留缝线修补法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是较为理想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尿道下裂患儿,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两组患儿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尿道下裂患儿效果较显著,可减轻患儿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尿道下裂296例,手术治疗266例,术后发生尿道皮瓣瘘60例,发生率为22.5%,现就60例尿道皮瓣瘘形成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