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宫腔镜、B超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从而分析宫腔镜对EP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2年9月~2004年1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45例,其中94例诊断为EP。全部病例在宫腔镜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对宫腔镜诊断为EP的患者均行诊断性刮宫,并对全部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送病理检查。将B超、宫腔镜及诊断性刮宫对EP诊断的阳性率以及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诊断EP85例,宫腔镜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90.43%,阳性率为11.12%,假阳性率为1.18%。B超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25.88%,阳性率为3.79%,假阳性率为1.32%。诊断性刮宫诊断EP与病理诊断EP的符合率为0,阳性率为0。结论:宫腔镜检查较B超及诊断性刮宫更准确、直观,是确诊EP更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ndometrialpolyp ,EP)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在北京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门诊宫腔镜检查可疑EP并入院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transcervi calresectionofpolyp ,TCRP)的 1 0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手术均 1次完成 ,无手术并发症 ,病理报告EP符合者 98例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 90 .7%。术后随访 90例 ,EP所致月经增多者 84%症状改善 ,子宫不规则出血者 1 0 0 %症状改善 ,原发不孕者 2 6%术后妊娠成功。提示 :TCRP是治疗由于EP致月经紊乱 ,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TCRP术可发现非典型增生的EP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 ,积极预防子宫内膜癌。无症状的息肉患者 ,尤其是不孕症患者也应首选TCRP。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26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诊断并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126例,与组织病理学比较的符合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26例中120例宫腔镜诊断和组织病理学均为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5.2%,另6例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病理仅报告为增殖期子宫内膜并间质水肿。镜下诊断后直接予以定位刮宫,术后视病情加用孕激素治疗,不孕者妊娠率为67.9%(38/56),非不孕者有效率为72.9%(51/70)。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直观、准确率高的优点。镜下诊断后即行定位刮宫配合孕激素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对不孕的患者能尽可能地减少内膜损伤,可及早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子宫异常出血症状得到改善,镜下诊断EP70例,病理证实EP63例,诊断符合率90%,有2例复发,经二次治疗手术后治愈.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诊刮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7例因子宫异常出血行B超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分别行宫腔镜及单纯诊刮,比较两种诊刮的诊断与诊刮标本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宫腔镜下诊刮者并行宫腔镜手术,术后口服妇康片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2.5%,单纯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6.4%,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月经恢复正常182例,有效率为97.3%。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阴道B超和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10例阴道异常出血或不孕的患者,进行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和(或)镜下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2种方法与最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 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2.24%、82.43%、84.32%、15.68%、17.57%.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83.07%、93.10%、95.63%、4.37%、6.89%.结论 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的符合率较低,因其无创、方便和快捷, 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和术后随访的手段.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更高的病理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因素不孕症患者的效果,以提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不孕到云南省人口计生所就诊的女性患者相关资料,对其宫腔镜下发现的宫腔赘生物内膜形态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收集不孕症患者791例,其中18.84%(149例)宫腔镜检查提示EP样病变。宫腔镜下形态学表现主要为:内膜赘生物(67.11%)、内膜局部隆起(32.89%)。对宫腔镜EP样病变患者取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主要为EP 83例(55.70%),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29例(19.46%),以及其他形态。宫腔镜下典型赘生物组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2种检查方法结果存在关联(P=0.017),关联系数为0.643。结论宫腔镜下内膜有典型赘生物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宫腔镜下无典型赘生物组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病理学检查更为重要。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可准确判断宫腔内病变,是子宫内膜息肉因素不孕症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金娟  段华  成九梅 《北京医学》2011,33(10):809-811
目的评估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总结145例因异常子宫出血经官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行官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全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45例患者中130例与病理符合,符合率为89.6%,1例合并鳞状细胞癌,4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轻度非典型增生。结论官腔镜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官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对子宫内膜癌倾向及早期子宫内膜癌可及时发现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EP)的准确性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及可疑EP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在B超监护下完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无一例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EP97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0.6%。宫腔镜治疗后,月经增多为主诉者有效率为84%,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诉者有效率为100%,原发不孕为主诉者妊娠成功率为33.3%。结论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E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孕症患者应常规行宫腔镜检查评价宫腔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朱益静 《吉林医学》2014,(35):7859-7860
目的:研究比较诊刮与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疑似病例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采取诊刮术诊治的诊刮组(60例)与采取宫腔镜诊治的宫腔镜组(60例),两组均进行病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两组各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3~6个月的孕激素治疗。结果:诊刮组与病理检测的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74.47%,宫腔镜组与病理诊断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55%,两组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刮作为传统子宫内膜及息肉获取方法,由于操作盲目,时常出现漏诊等情况,相比之下宫腔镜检测则更为直观、准确,是当今临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式,同时配合孕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黄爱武 《吉林医学》2010,31(10):1354-1355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和诊断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对其中33例行宫腔镜治疗。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占43.38%(59/136),子宫内膜、宫颈及阴道炎占19.85%(27/136),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息肉占14.71%(20/136),子宫内膜增生症10.29%(14/136),子宫内膜癌占6.62%(9/136),黏膜下肌瘤占3.68%(5/136),宫内节育器1.47%(2/136);宫腔镜与病理诊断内膜息肉、宫颈息肉的符合率85.00%(17/20);诊断黏膜下肌瘤的符合率80.00%(4/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66.67%(6/9)。结论:宫腔镜是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8例应用宫腔镜诊治的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妇女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出血情况分为阴道出血组(60例)及无阴道出血组(78例),对两组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及宫腔镜诊断病变的病理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多见,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符合率为91.1%(82/90),黏膜下肌瘤病理符合率为100.0%(18/18),癌前病变的病理符合率为70.0%(7/10)。34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前已行诊刮术,发现诊刮术漏诊率达94.1%(32/34)。无阴道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检出率高于出血组,而阴道出血组癌前病变及内膜癌检出率高于非出血组。结论宫腔镜能对宫腔直接、近距离及全面观察,能定位取材,提高了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卫华 《当代医学》2010,16(2):50-5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相比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854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74例)与B超诊断60例相比进行分析。全部子宫内膜息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对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155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9.08%,B超诊断符合率为38.71%。174例中,单纯息肉切除68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电切45例,息肉切除同时诊刮6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在直视下评价子宫内膜,准确、直观,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较大的、有症状的息肉应手术治疗,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TCRP);无生育要求合并高危因素者,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术(TCRP+TCRE);降低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排除内膜其他病变可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诊刮术(TCRP+D&C)。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力军 《当代医学》2009,15(36):38-3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相比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4年10月~2008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427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7例与B超诊断30例相比进行分析。全部子宫内膜息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对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78例,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9.66%,B超诊断符合率为38.46%。87例中,单纯息肉切除34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电切22例,息肉切除同时诊刮31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在直视下评价子宫内膜,准确、直观,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较大的、有症状的息肉应手术治疗,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TCRP);无生育要求合并高危因素者,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内膜切除术(TCRP+TCRE);降低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排除内膜其他病变可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诊刮术(TCRP+D&amp;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426例体检发现的子宫内异常回声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资料,行阴道B超检查后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灶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6例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298例,粘膜下肌瘤44例,子宫内膜增生31例,宫内异位残留29例,子宫内膜炎10例,恶性肿瘤5例,不全纵隔5例,息肉样腺肌病3例,滋养叶细胞肿瘤1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66.2%,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5.5%。结论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宫腔镜检查是诊治子宫内病变的最佳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林怡生  杨美  杨纪霞 《吉林医学》2013,34(22):4479-448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产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TCRP)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46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后半周期口服地屈孕酮3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44例(95.6%)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2例(4.3%);对照组34例(80.9%)月经恢复正常,EP复发7例(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P联合地屈孕酮治疗EP可以有效改善月经及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至2009年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诊断的78例子宫内膜息肉。结果 78例中术后证实子宫内膜息肉7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1例为粘膜下肌瘤,1例为复杂型伴不典型增生过长,1例为子宫内膜癌。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但应警惕息肉恶变或恶性肿瘤的息肉样变,宫腔镜加直视下活检术是目前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异常子宫出血165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4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同时定位活检并行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术,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子宫内膜息肉39例,诊断符合率87%.结论 宫腔镜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妇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426例体检发现的子宫内异常回声或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资料,行阴道B超检查后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病灶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26例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298例,粘膜下肌瘤44例,子宫内膜增生31例,宫内异位残留29例,子宫内膜炎10例,恶性肿瘤5例,不全纵隔5例,息肉样腺肌病3例,滋养叶细胞肿瘤1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66.2%.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5.5%.结论 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宫腔镜检查是诊治子宫内病变的最佳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素琴 《右江医学》2012,40(2):225-226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息肉(EP)行宫腔镜电切术(TCRP)后口服米非司酮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2.5mg治疗,1日1次,共3个月。对照组80例,接受宫腔治疗但未服药。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均闭经,超声检查有4例(4/80)内膜息肉复发,复发率为5%,而对照组则有18例(18/80)内膜息肉复发,复发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