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呈逐年增多趋势 ,已成为医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难题。现将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收治的 16 5例佝偻病小儿及 16 3例正常小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0 0 0~ 2 0 0 1年 ,我院儿科门诊共收治佝偻病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16 5例 ,非佝偻病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16 3例。枸偻病组男 91例 ,女 74例 ,其中 0~ 1岁组 6 4例 ,~ 2岁组 5 7例 ,~ 3岁组 4 4例。非佝偻病组男88例 ,女 75例 ,其中 0~ 1岁组 6 1例 ,~ 2岁组 5 9例 ,~3岁组 4 3例。二组经统计学处理无…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 2 0 0 0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用安奇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并设阿莫西林对照组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病例为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患儿 ,按照全国《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南》[1 ,2 ] 中细菌感染标准 ,以轻、中症并可随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共 1 1 8例 ,均有发热 ,体温 >3 8℃ ,白细胞计数≥ 1 0× 1 0 9/L或中性粒细胞 >0 .6。随机分为安奇治疗组和阿莫西林对照组。安奇治疗组为 6 2例 ,其中男 3 2例 ,女 3 0例 ;年龄 3个月~ 1岁2 0例 ,2~ 3岁 2 4例 ,4~ 7岁 1 8例…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酸锌和左旋咪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病 ,许多资料报道与机体免疫功能、微量元素缺乏有密切关系。本文是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通过补锌和左旋咪唑治疗的疗效观察报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1 0 8例病儿均来自我院 2 0 0 1年 3~ 6月的门诊病儿和部分住院病儿。男 62例、女 46例 ,年龄 0~ 3岁 86例 ,3~6岁 3 2例 ;最小 6月 ,最大的 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按 1 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 。对 1 0 8例病儿进行了锌检测均低于健康正常值。发锌检查用不锈钢剪刀在受检儿枕后贴近头皮距 1~ 2cm处剪取0 5~ 1 0 g…  相似文献   

4.
张霄 《现代养生》2014,(24):63-6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最合理方式。方法:拟以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和中医麻杏石甘汤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同时,对照组90例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2.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前后的差异,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其临床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5月850例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使用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8-12月900例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使用处方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开始前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两组的药品使用种数、处方的金额、抗菌药物的名称、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药品使用(2.3±1.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28.9%、注射抗菌药物使用率65.4%、口服抗菌药使用率34.6%、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100.0%、平均费用(52.3±12.1)元,对照组平均药品使用(3.3±1.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61.2%、注射抗菌药物使用率55.8%、口服抗菌药使用率44.2%、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78.7%、平均费用(93.3±11.3)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38.2%最高,其次为三代头孢菌素12.9%及大环内酯类9.3%,观察组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14.4%最高,其次为一代头孢菌素6.7%及青霉素类4.4%。结论门诊医师对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必要的干预,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更好的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 1999年1月至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 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为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 ,我们随机对其中 2 96例患儿做痰培养和 (或 )咽拭子培养 ,结果显示各年龄组所感染菌种有明显不同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96例患儿 ,男 16 5例 ,女 131例 ,年龄 1h~12岁。其中 1h~ 2 8d 17例 ,为新生儿组 ,男 14例 ,女 3例 ;1个月~组 5 5例 ,男 30例 ,女 2 5例 ,支气管肺炎 5 3例 ,毛细支气管炎 2例 ;3个月~组 12 9例 ,男 76例 ,女 5 3例 ,支气管肺炎 81例 ,毛细支气管炎 4 3例 ,支…  相似文献   

7.
唯尔本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5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以下称复感儿 )是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我园医务室从 1996年 9月~ 2 0 0 0年 9月 ,采用肌注唯尔本注射液预防性治疗复感儿 15 8例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组 15 8例复感儿 ,均为我园 1996年 9月~ 2 0 0 0年 9月在托儿童 ,男 76例 ,女 82例 ,年龄 3~ 7岁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诊断符合 1987年 4月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 方法 唯尔本注射液 0 5mg/支 ,每周肌肉注射 2次 ,每次 1支 ,连用 3个月为 1疗程。发病期间可抗病毒、抗炎等…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为比较不同小儿退热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果 ,对 6 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退热糖浆 ,并在同等条件下应用其它退热药作为对照组 ,观察其退热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7年 6~ 9月在门诊就诊的患儿 110例 ,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 6 0例 ,男 34例、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1岁 ,平均年龄 6 .2岁 ,直肠温度为 38.9℃~40 .5℃ ,平均 39.8℃ ,发热 6~ 48小时 ,平均 2 8.5小时。 B组5 0例 ,其中男 37例 ,女 2 3例 ,发热症状与…  相似文献   

9.
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100例临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北京博辉公司的BH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铅和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人体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6种元素含量,并与6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0~2岁组血Pb高,血Cu、Zn、Ca、Fe低;3~5岁组血Cu、Zn、Ca、Mg、Fe均低;6~12岁组血Zn、Ca、Mg、Fe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2岁患儿血Pb与Fe、Cd呈明显负相关,与Cu、Zn、Ca、Mg呈正相关;3~5岁患儿铁与钙、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12岁患儿Zn与Ca呈显著正相关;0~2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Fe和Zn明显低;3~5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以Zn缺乏为主。结论: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病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门诊及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3 87例宫颈糜烂、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给予微波治疗 ,现将疗效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治疗对象 就诊者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所门诊及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 ,共 3 87例 ,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2 0~ 5 5岁。其中 2 6~ 40岁 3 0 9例 ,占 79 8%。经检查轻度宫颈糜烂(Ⅰ°) 2 2例 ,占 5 68% ;中度宫颈糜烂 (Ⅱ°) 174例 ,占 44 96% ;重度宫颈糜烂 (Ⅲ°) 191例 ,占 49 3 5 %。1 2 治疗仪器 采用国产METI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  相似文献   

11.
人体缺锌时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婴幼儿缺锌.更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常常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故防治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儿科医生十分关切的课题.为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锌的状态及观察锌剂的防治效果,我们在小儿锌缺乏症专科门诊中系统观察了67例婴幼儿,现将观察结果予以报告. 一、观察对象:均为我院小儿锌缺乏症专科门诊诊治67例,其中10个月至1_(2/1)岁33例,11/2岁至3岁34例,男34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更能保障,且患儿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为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的50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7例不良反应,纳入观察组,其余403例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用药情况等。结果医院门诊2015~201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其发生与患者年龄、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P0.01)。结论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多方面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发作者[‘j。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使其发病次数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于1996年5月~1997年12月,对我科门诊RRTI患儿,检测唾液分泌性lgA(SIsA)与头发微量元素锌(Zn)、铜(Cu)、铁(Fe)、钙(Ca)值,并治疗分析。1对象与方法1.l对象RRTI组按照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j,自我院儿科门诊病儿中收集RRTI患儿40例,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sl岁(2~8岁)。去除外纤维囊性变、食道运流、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小儿上颌窦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部分患儿除长期咳嗽或伴鼻塞、流涕外 ,常无其它症状和体征。因而多按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规抗炎、对症治疗 ,但疗效不佳。现将我科 1999年 1~ 12月呼吸组收治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上颌窦炎 13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儿 13例 ,男 9例 ,女 4例。均为学龄儿童 ,其中 6~ 8岁 9例 ,9~ 11岁 4例。病程 :2月~ 6月 10例 ,半年以上 3例。门诊误诊为支气管炎 11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 2例。症状及体征  13例均以慢性咳嗽就诊入院 ,多为刺激性咳嗽。 7例伴鼻塞 ,4例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希舒美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采用头孢曲松联合希舒美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希舒美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希舒美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炎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朱英  朱黛  王权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36-4037
目的:探讨美普清(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4月在该院门诊就医的16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所有患儿均以咳嗽起病,咳嗽为持续性干咳,伴有阵发性喘憋,病程大于3天。临床诊断参照诸福棠第7版《实用儿科学》相关章节。研究对象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和/或抗细菌)、止咳平喘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普清片口服:1~3岁每次15~20μg,3~6岁每次20~25μg,6岁以上每次25μg,睡前或1天2次,早、晚睡前口服;或6岁以下小儿1次1.25μg/kg,1天2次,早、晚睡前口服。服药3~5天。每天向患儿询问病情、进行体检和给予治疗。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3.146±0.73)天、喘憋消失时间为(1.866±0.79)天、喘息消失时间为(2.134±0.81)天、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为(2.476±1.01)天、肺部水泡音消失时间为(4.646±1.41)天、X线影像学肺纹理增粗模糊内带小片影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美普清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2005年7月期间,对到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家长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家长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和行为存在误区,经调查分析,加强宣传教育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的地位,现把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有128例小儿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1]。0~2岁组共计89例,3~6岁组35例,7~12岁组4例。调查对象为患RRI小儿的家长。1.2调查方法以书面问卷形式对抗生素选择、预防性用药、就诊率、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对辅助检查的认同,对…  相似文献   

19.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呼吸道难治病之一。现对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到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就诊的 5 0例哮喘发作期儿童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5 0例哮喘发作儿童诊疗资料均来自山东省警官总医院门诊。患者均符合 1993年全国哮喘研讨会小儿哮喘诊断标准。既往均有哮喘发作史 (最长 5年 ,最短 3个月 )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10岁 ,平均 5岁零 3个月 ;每次发病 1~ 4d ,平均 2 5d。有 30例均使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组 ) ,2 0例仅使用抗炎药治疗 (抗炎组 )。2 结果2 1 抗生素组治疗情况  30例中 ,11例…  相似文献   

20.
吴建谷 《现代保健》2011,(13):143-144
目的 观察卡介茵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NA)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门诊的3~8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控制急性感染同时应用BCG-PNA肌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6倒(46%),有效40例(51%),无效2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26例(35%),有效13例(17%),无效35例(48%),总有效率5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3.636,P〈0.05).结论 BCG-PNA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可起到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