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药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辅以穴位按摩,激发人体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调节阴阳,改善微循环,改善血管功能,发挥了明显的降压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穴位按摩和舒心操治疗高血压8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现代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我院自1996年~2002年期间运用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和八纲辩证原理,对81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自我穴位按摩和舒心操的治疗,使患者气血平和,阴平阳秘,经络通畅,血压自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伴有心、脑、血管和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而穴位贴敷从整体出发,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心血管功能[1].本文就其贴敷中辅以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12年7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头痛的效果。方法: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及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疼痛和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头痛总有效率及血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头痛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据相关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0%[1]。而心血管疾病中如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使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失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2-3]。穴位按摩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且证实既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又能缓解人们的压力[4]。本研 相似文献
13.
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Ⅰ期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3亿,血压控制率不到10%。它不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且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高血压发病有两大趋势:一是发病率上升,转归严重,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病和肾衰竭;二是发病年龄降低,中青年患者增多。虽然在临床上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已经不成问题,但具有副作用大,费用高等弊端。中医技术防治高血压病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优势。2年来,本院对社区中的80例Ⅰ期高血压患者服用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法治疗12周,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81.0%)优于对照组(52.5%,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促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视网膜的损害而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人群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15-20年,积极治疗对预防、降低发病率有着深远意义,目前中医结合药枕、穴位按摩疗法对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目前有2亿高血压患者,且每年新增加1 000万人[1],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是现代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10年10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头部点穴按摩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7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室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角歪斜消失的时间、鼓腮不漏气的时间、鼻唇沟恢复正常的时间、正常闭眼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 相似文献
19.
20.
经络病也就是经络穴位被阻、伤害、发炎而引起的临床病症。诊断就要有标准,正常的经络穴位是有保护层,软和象按在皮球上一样,按不到底,用大力按也不痛,只酸麻(有的只酸)并循行有分支,按的位置不强烈,远端强烈,象逗痒痒一样难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