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银翘散各配伍与抗流感病毒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 用流感病毒滴鼻造成小鼠感染模型,以小鼠肺组织中病毒的血凝滴度作为观察指标,运用正交设计方法 ,观察银翘散各配伍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银翘散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血凝滴度的必要因素有连翘、金银花、牛蒡子、荆芥穗、竹叶、生甘草、桔梗、薄荷,而淡豆豉的作用不明显(P>0.05).连翘与金银花、连翘与牛蒡子、连翘与荆芥穗、牛蒡子与薄荷、荆芥穗与桔梗有交互作用.结论 从降低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血凝滴度的角度看,银翘散最佳组合为连翘2,金银花2,牛蒡子2,荆芥穗1,竹叶2,生甘草2,桔梗1,薄荷2,淡豆豉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厌氧菌失调与流感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小鼠肺部免疫细胞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甲硝唑组,每组12只。甲硝唑组小鼠用18 mg/m L甲硝唑灌胃8 d,造成小鼠肠道厌氧菌菌群失调;再予每只小鼠50μL/d FM1株流感病毒连续滴鼻4 d,建立厌氧菌失调小鼠感染流感病毒的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盲肠及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ELISA测定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10和IL-17含量的变化。结果甲硝唑能使该组小鼠肺指数明显升高,其肺组织及盲肠组织病理改变较病毒对照组小鼠而言,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炎症损伤。FM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甲硝唑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γ、IL-17水平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IL-4、IL-10含量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厌氧菌失调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肺部炎性因子的分泌,抑制其适应性免疫应答,影响FM1流感病毒在体内复制及清除的时间,从而进一步加重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有效方剂感冒双解合剂对肺部炎性损伤的影响,从而探讨感冒双解合剂抗流感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为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观察感冒双解合剂干预治疗后小鼠肺组织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感染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显示为重度间质性肺炎的病变,感冒双解合剂组肺病理改变较感染模型组炎症表现减轻,显示为轻度间质性肺炎病变。感染模型组TNF-α、IFN-γ、IL-10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感冒双解合剂组TNF-α、IFN-γ的表达较之感染模型组降低,IL-10的表达较之感染模型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感冒双解合剂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表达,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A/FM/1/47/(H1N1)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使用利巴韦林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保护机制.方法 将30只13-15g的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利巴韦林组采用H1N1流感病毒经鼻腔接种,利巴韦林组小鼠配以药物治疗,定时称量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观察记录小鼠存活状态,连续观察15d;另取36只13-15g的KM小鼠,如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利巴韦林组采用H1N1流感病毒经鼻腔接种,利巴韦林组小鼠配以药物治疗,感染后第6d测量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观察肺病理组织学变化、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肺部病毒载量.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可诱发小鼠病毒性肺损伤.利巴韦林可延长感染小鼠生存时间,降低肺水肿,改善低氧血症,抑制炎性细胞的分泌,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结论 本研究利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病毒性肺损伤,分析了利巴韦林对流感病毒诱发的病毒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该模型对进一步开发抑制流感病毒性肺损伤的新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方对狼疮样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XSB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狼疮方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未治疗组,每组6只,疗程10周。另设与BXSB小鼠同基因的正常C57BL/6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小鼠肺组织,应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定量测定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趋化因子RANTE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未治疗组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 mRNA和RANTKS mRNA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经强的松或中药狼疮方治疗后,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及RANTES的mRNA表达都受到明显抑制,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P〈0.05);且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BXSB小鼠肺组织RANTES的mRNA表达水平与CD134L的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93,P〈0.05),而与CD13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412,P〉0.05)。结论中药狼疮方具有与强的松类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狼疮样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共刺激信号表达;并下调肺组织RANTKS mRNA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肺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穿孔素缺陷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穿孔素(PFP)缺陷小鼠对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PFP缺陷鼠(pko)和对照B6鼠鼻腔内接种流感病毒A/PR/8/34(H1N1)鼠肺适应株,测定LD50和致死率。建立流感病毒肺炎模型,感染后3、5、7、10、14、21d采取血清、脾脏和/或肺。应用MDCK单层细胞培养测定肺匀浆病毒空斑数(PFU),LDH释放试验测定脾细胞NK和CTL活性,并比较脾细胞培养诱生IFN-γ、TNF-α水平和血清血凝抑制效价。结果 pko和B6鼠流感病毒LD50分别为10^3.50和10^3.34PFU,10^4PFU所致病死率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无统计差异,但pko鼠肺内病毒清除延迟。B6鼠感染后3d,NK活性明显升高。pko鼠感染前后则均无NK活性,感染后7d CTL活性为B6鼠的63.3%。pko和B6鼠感染后3、7d,脾细胞培养诱生INF-γ、TNF-α水平及感染后7、14、21d,血清血凝抑制效价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FP参与了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控制过程,但并非唯一的主要免疫因素。pko鼠NK细胞毒活性缺失、CTL活性降低,但对淋巴细胞IFN-γ、TNF-α产生及血凝抑制效价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代表药物对流感病毒FM1感染肺炎小鼠肺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筛选出对流感病毒具有更好免疫调控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方法 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在感染后第1、3、5、7天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组、板蓝根组、白头翁组、虎杖组、白花蛇舌草组小鼠肺匀浆TNF-α、IFN-γ、IL-6、IL-1、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模型组TNF-α,IL-1,IL-6,IFN-γ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空白组,在第3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均可以降低TNF-α、IL-6、IL-1含量,提高IL-10、IFN-γ的含量,第3、5天时作用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头翁、虎杖及白花蛇舌草对炎性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作用,但效果不及黄芩和板蓝根.结论 清热解毒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来干预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损伤,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的:建立小鼠流感性肺炎模型,明确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肠道病理损伤,并探讨了其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给予25μL 50LD50病毒液滴鼻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感染后0、3、5、6 d分别取材,HE染色检测肺脏和大肠、小肠、心脏、肾脏和肝脏组织病理结果,血生化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流感病毒感染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  相似文献   

9.
清肺饮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清肺饮进行抗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清肺饮可降低感染小鼠死亡率(保护率达35.42%),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降低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为38.67%),并可抑制流感病毒在鼠肺中复制(实验组鼠肺中病毒滴度比对照组低100倍以上)。这些结果表明,该药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作期哮喘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2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与对照组(79.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发作期小儿哮喘的疗效与布地奈德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白介素-2(IL-2)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SP600125组,制作哮喘模型及干预处理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内IL-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76+0.11,显著高于对照组0.25±0.04,P〈0.01;而SP600125组小鼠肺组织I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45±0.08,与哮喘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1.26±0.21,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05,P〈0.01;而SP600125组小鼠肺组织IL-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88±0.11,与哮喘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c.Jun氨基末端激酶选择性抑制剂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I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生殖道非淋球菌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和抗精子抗体的变化及其对生育影响。方法选取生殖道非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50例,对其精液常规参数和抗精子抗体进行动态分析比较。结果生殖道感染非淋球菌患者治疗前精子密度32.26±5.59,精子活率34.12±21.63,畸形率35.99±7.29和抗精子抗体滴度15,64±6.85;治疗后精子密度59.27±7.03(P〈0.05),精子活率57.01±15.74(P〈0.05),畸形率15.45±6,74(P〈0.05),抗精子抗体滴度8.66±5.44(P〈0.05)。结论生殖道非淋球菌感染会影响精液质量的多项指标,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宣肺透解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TNF-α、IL-β、MCP-1的影响,探讨其药效机制,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加味宣肺透解剂高低剂量组。病毒感染后1h给药,连续给药4d,2次/日,0.5mL/次。利巴韦林组,腹腔注射给药,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感染模型组,灌服无菌蒸馏水。小鼠以乙醚轻度麻醉后,以25μL FM1病毒液滴鼻,正常对照组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滴鼻。观察14d小鼠的生存率;感染后第5天,摘取肺脏,称重,测定肺指数;肺组织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TNF-α、IL-β、MCP-1,并进行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不同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水平。方法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四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六个区分年龄组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选取调查对象18264名。5456名(28.9%)调查对象体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为阳性。总体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滴度主要集中在1:40—1:320,其中抗体滴度为1:40的人数占总体阳性数的比例达41.61%。同一时间点不同年龄组问、同一年龄组的不同时间点间,血凝抑制(HI)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抗体GMT水平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存在地区差异(P〈0.05)。不同职业人群间HI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北京市人群中已有超过25%的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保护性抗体,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与HI抗体阳性存在相关性,普通人群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但抗体滴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溶瘤流感病毒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抗体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全面鉴定重组溶瘤流感病毒delNS1-GM-CSF,通过血凝实验、TCID50测定重组溶瘤流感病毒滴度;电镜观察病毒形态和病毒粒子大小及分布;利用H22肝癌荷瘤Balb/c小鼠模型,研究delNS1-GM-CSF联合PD-1抗体对肿瘤杀伤和T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重组溶瘤流感病毒delNS1-GM-CSF的血凝效价2^(8)~2^(9)。肝癌荷瘤Balb/c小鼠模型表明,重组溶瘤流感病毒delNS1-GM-CSF联合PD-1治疗组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显著强于单病毒组或单抗体组(P<0.01)。重组溶瘤流感病毒delNS1-GM-CSF和PD-1联合治疗组具有较强的杀伤肿瘤效果(P<0.01)。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小鼠肿瘤中T淋巴细胞较丰富,肿瘤坏死严重。结论重组溶瘤流感病毒delNS1-GM-CSF联合PD-1抗体治疗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强体内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和硫酸镁佐治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强心药和利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14d为1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治疗组为97%,疗效相差显著(P〈0.05);治疗组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和硫酸镁佐治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能较好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⑤用ConA和Insulin分别刺激脾和胸腺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成熟与未成熟T细胞对于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的增殖转化能力。③采用ELISA间接法测定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的水平。④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培养上清的IL-4与IFN-γ的含量。结果:①糖尿病模型组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模型组成熟T细胞(脾脏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较弱(P〈0.05),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模型组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较高(P〈0.05)。③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胸腺细胞培养上清中IFN-1的含量在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4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结论:多次小剂量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是自身免疫应答所导致;自身免疫性T、B细胞的功能及自身抗体均有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STZ诱导的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癌术后痰潴留肺部感染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同时给予氧哌嗪青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与氧哌嗪青霉素静滴,均治疗7d。在治疗前后均做血常规、X线胸片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术后痰潴留导致的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肺癌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独化疗组、联合痰热清化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均为8只小鼠。各组治疗后,摘眼球取血、脾脏和胸腺观察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外周血血清中IFN-γ、TNF-α、IL-4的水平及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化疗后,联合痰热清化疗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P0.05);联合痰热清组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而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单独化疗组(P0.01);痰热清组小鼠外周血IFN-γ、TNF-α含量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P0.01),同时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化疗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化疗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对抗肿瘤免疫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穿孔素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在流感病毒初次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方法:用流感病毒A/PR/8/34经鼻感染穿孔素基因敲除鼠和同源对照C57BL/6小鼠,采用PFU方法测定肺内流感病毒增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小鼠病毒感染后感染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感染鼠脾淋巴细胞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结果:穿孔素基因缺乏导致流感病毒在小鼠肺内大量增殖;小鼠清除感染病毒所需时间延长;病毒感染细胞发生凋亡的时间亦因穿孔素的缺乏而延迟;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穿孔素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控制流感病毒初次感染,快速清除感染病毒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