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术后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ICU颅脑损伤术后46例需行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均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5min及药物持续状态下记录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评价联合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的治疗效果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镇静镇痛评分明显好转,基本可达治疗目标;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且均给予及时处理。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对ICU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联合应用可消除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及人机对抗。  相似文献   

2.
周翔  吴明春  宋晓阳  王焱林 《重庆医学》2012,41(3):260-261,263
目的探讨长时间后腹腔镜手术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0、60和180min,抽取颈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动脉血pH(apH)、颈静脉球pH(jv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糖(aGS)、动脉血乳酸(aLac)、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颅内动静脉氧含量差(A-jvDO2)、颈内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血糖(jvGS)和乳酸(jvLac)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0、60min时间点PaCO2、PjvCO2与气腹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apH、jvpH显著降低(P<0.05);A-jv-DO2、jvLac、aGS、jvGS与气腹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气腹后180min时,血气结果显示apH、jvpH显著降低(P<0.05);PaCO2、PjvCO2与气腹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A-jvDO2气腹后各时点与气腹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aLac、jvLac与气腹前相比有升高趋势(P<0.05);aGS、jvGS气腹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期间,随着气腹时间延长,脑氧供需逐渐趋于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机体相应的循环、呼吸、血气等病理生理变化.方法 选择符合保乳条件的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0例(维吾尔族),经患者要求择期行保乳手术开放切除病灶并进行乳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术时CO2充气前、充气后及放气后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VVHD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4例MODS患者经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Hospal BSM 22 SC血滤系统行床边VVHDF治疗,治疗期间留置Swan-Ganz导管监测VVHDF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变化,并计算氧代谢指标。结果: VVHDF治疗6 h后心率、右心房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嵌顿压、肺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平均动脉压、体血管阻力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含量、氧输送和氧消耗均显著增加(P<0.01~P<0.001);而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氧摄取率在VVHDF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VVHDF用于MODS的治疗能改善MODS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氧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心脏骤停16例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监测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0 min, 1 h, 6 h, 12 h, 24 h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并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酸碱度、动脉血乳酸含量等指标。结果 平均动脉压在ECMO治疗后10 min比ECMO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min有所升高(P<0.05);CVP在ECMO治疗后10 min比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 min有所降低(P<0.05);经ECMO治疗后10 min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较ECMO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pH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ECMO治疗可辅助心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为大脑提供稳定的氧合血灌流,对心肺脑复苏有利。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观察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此来评估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收住入院行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治疗的26例骨盆及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1)血压:血压在阻断解除后5min血压较阻断前5min明显下降,在阻断解除后4小时候较阻断解除2小时有明显升高;(2)心率:心率在阻断后5min较阻断前5min增快,在阻断解除后5分钟比阻断解除前5分钟增快;(3)血氧饱和度:每个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在持续吸氧的情况下,均能保持在100%。结论:本组26例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有一定影响,但为一过性,而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因此,暂时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有较大的临床手术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46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及时采用双水平正压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45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O2和PaO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BiPAP联合PEEP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纳入178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采用SPSS 20.0软件生成数字随机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H组)和常规经鼻导管吸氧组(N 组),89例/组。所有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后按复苏室常规流程行麻醉后复苏,气管导管拔除后H组给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N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两组均于吸氧10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关呼吸指标;吸氧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缺氧发生(氧饱和度<90%)及发生次数,是否再插管及不良反应(非计划入ICU,呕吐、误吸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复苏室安全复苏并送回病房,其中仅1例常规鼻导管吸氧的患者需再次气管插管。H组与N组比较:缺氧事件发生率(3.4% vs.11.2%,P=0.044),动脉血氧分压[(161.96±51.21)mmHg vs.(114.35±43.60)mmHg,P<0.001],氧合指数 [(398.76±231.86)vs. (324.10±194.16),P=0.021]。两组患者的平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安全、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导管拔除后缺氧事件的发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sothermic or hypothermic carbon dioxide used for pneumoperitoneum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blood gases. METHODS: Between 2004 and 2006, 62 patients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grade I, II, and III for electiv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ge between 18 and 70 years), were enrolled in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 the isothermic group, 37 degrees C carbon dioxide was used, and 21 degrees C carbon dioxide was used in hypothermic group. Core body temperature at esophagus and skin temperature were measured at 10-minute intervals beginning just before insufflation and during pneumoperitoneum. Blood arterial pH,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and bicarbonate values were measured just before insufflation, at 30 minutes of pneumoperitoneum, and 30 minutes after desufflation. RESULTS: The mean skin body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sothermic group than the hypothermic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core body temperature and blood arterial pH,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and bicarbonate values. CONCLUSION: Warming insufflated carbon dioxide in laparoscopy does not affect blood gas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乳酸(LAC)浓度与血氧分压(PaO2)相互关系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为判断此类患者的组缺氧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方法:应用窒息停搏方法建立家猫的心肺复苏模型。用美国NOVA PHOX PLUSL血气、电解质、血乳酸仪测定心肺复苏前后的血LAC浓度和血气的变化。结果:心脏停搏后5分钟与正常血气比较,血氧分压下降、血LAC上升(P<0.01);单纯肾上腺素组:给药后5分钟与心脏停搏后5分钟比较,血氧分压上升、血LAC下降(P<0.01),9例中有5例死亡,存活率为44.4%;联合用药(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组:给药后5分钟与心脏停搏后5分钟比较,血氧分压上升、血LAC下降(P<0.01),11例中1例死亡存活率为90.91%;单纯肾上腺素与联合用药5分钟后比较:血氧分压下降、血LAC上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期间,氧及乳酸浓度的高低对抢救成功有密切关系,动态监测血氧及血乳酸浓度对心肺复苏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俯卧位可以通过改善机体通气血流比例而提高氧合能力。本研究将俯卧位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探讨俯卧位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64±6.34岁),药物治疗患者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4.10±7.30岁),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八天测定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反映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探讨俯卧位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患者中的13名志愿者,还要在第一天俯卧后变回到仰卧前,第二、四、六天俯卧前1小时测定其动脉血氧分压,反映患者由俯卧位变回仰卧位后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动脉血氧分压变化和俯卧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程度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0.0010.01或P>0.05)。(5)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随俯卧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部分患者(28%)俯卧1天内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部分患者(23%)由俯卧位变回仰卧位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升高;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组比药物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的升高程度更显著,且升高程度和俯卧时间存在正相关。俯卧位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且安全性好,经济方便,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鄄CO2)的影响,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选用硬膜外及全麻2种麻醉方法,在气腹前10min、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分别监测其SpO2和PETCO2变化。结果:硬膜外组在气腹后20min,SpO2较气腹前明显降低,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麻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全麻方法较安全,术中应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6例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2月~2011年1月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28 d,平均(22.07±6.76)d;体重2.0~5.0 kg,平均(3.60±0.47)kg。其中常温2例,浅低温14例,中低温11例,深低温低流量4例,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5例。深低温患儿应用pH稳态、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CPB中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尿量、鼻咽温、肛温和中心静脉压。全组心肌保护采用高钾晶体液停跳液。术中和停CPB后应用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结果:全组患儿CPB转流时间40~158 min,平均(80.19±35.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85 min,平均(45.02±22.03)min;所有病例均自动复跳,5例发生并发症,1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CPB中应用个体化管理和采用综合措施是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脑氧饱和度(SctO2)的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及直肠腹腔镜手术年龄≥60岁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18~25 kg/m2,随机分为两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并按0.3 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FORE-SIGHT近红外光仪监测SctO2,收集入室时(T0)、面罩吸氧后(T1)、气腹前(T2)和气腹30 min(T3)的Sct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术前1 d及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评分,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ctO2、PaCO2及MAP在T3时较T2时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C组患者术后24 h MMSE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SctO2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角述兰  武雪松  杜斌 《海南医学》2010,21(10):21-22,2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患者凝血功能、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以5ml/kg输注高渗晶胶液,30-45min内输注完毕,输注后行麻醉诱导。分别在输注高渗晶胶液前(T0)、输注高渗晶胶液完毕即刻(T1)、输注高渗晶胶液后30min(T2)、60min(T3)、术后30min(T4)监测:(1)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等;(2)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血清K+、Na+、Ca2+、Hct、Hb及血糖。结果与T0时相比,CVPT3时明显升高(P〈0.05);APTT、PTT1时开始增加(P〈0.05),T2时达到高峰(P〈0.05),T3时恢复正常;输注高渗晶胶液后K+浓度降低,Na+浓度升高,T1时改变最为明显(P〈0.05),T3时基本恢复基础值;Hct、Hb随着输注液体的增加逐渐降低,与T0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输入高渗晶胶液(5ml/kg)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下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给予硬膜外麻醉,一组给予气管插管下全麻麻醉,观察气腹开始前、气腹后15 min、术毕15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 TC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及不良反应、术中肌肉松弛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苏醒时间硬膜外麻醉组较全麻组短(P<0.05);两组患者气腹前SpO2、PE TCO2、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15min时SBP、DBP、HR、PE TCO2比较气腹前明显升高,SpO2较气腹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SBP、DBP、HR、PE TCO2升高和SpO2下降幅度更大,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肌松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全麻组,疼痛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气管插管下全麻均能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苏醒较快,但全麻安全系数更高,术中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V)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上述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时加用无创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P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氧合指数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51例经加用NIV治疗1h后HR和RR明显减慢(P〈0.05)、SpO2、PaO2和氧合指数等均明显改善(P〈0.05),SBP和pH恢复正常(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苗秀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05-2606,2608
目的: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35例,给予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麻醉前、麻醉后5、10、15、20、30min及出手术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MAP、HR和SpO2与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头痛和尿潴留发生。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起效快、效果满意、循环稳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麻醉的效果,以及二种诱导方法对剖宫产胎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二组(n=20)Ⅰ组:丙泊酚组,Ⅱ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分别记录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二组患者的HR、MAP在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均有明显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在剖宫产全麻中麻醉更平稳,更安全,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 -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帕瑞昔布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采用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组在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在手术前15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术前(T0)、麻醉后切皮(T1)、术中探查(T2)及缝合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MAP、HR、Cor、IL-6及VAS较T0时均有升高(P<0.05);C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HR、Cor、IL-6及VAS显著高于P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上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并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6及皮质醇的产生,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