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前列腺增生与肿瘤的CT表现 ,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 2 1例前列腺增生和 16例前列腺肿瘤的CT表现及其他检查资料。结果 :前列腺增生与肿瘤在前列腺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毗邻关系间存在明显差异。CT表现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清晰 ,多见于前列腺增生 ;CT表现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呈结节状隆起、膀胱精囊角变钝或消失 ,多见于前列腺肿瘤。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中晚期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PSA,PSAD,f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16例前列腺癌(PCa)和3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显示PSAD对PCa诊断敏感度高而特异阳性预测值低,而PSAD及fPSA/tPSA比值(即参数百分率)是提高PCa和BPH鉴别诊断阳性率的一种较好指标。结论:本实验结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SA、PSAD测定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作为前列腺癌(PC)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5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6例前列腺癌(PC)患者的血清PSA水平,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单位体积的PSA值(PSAD),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μg/L时,其诊断PC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36%,准确度为60%,PSA界限值为10μg/L时,敏感度为89%,特异率为62%,准确度为73%,PSAD测定诊断PC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90%,结论: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PSAD值测定较PSA值测定的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甲状腺癌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显示,23例(92%)表现为低密度;20例(80%)密度不均匀;23例(92%)边缘模糊不规则;16例(64%)出现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10例,混合性钙化6例.19例增强扫描显示,1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4例肿瘤边缘呈"半岛状"瘤结节强化,5例可见"强化残圈"征.14例(56%)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11例(44%)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PAP、PSA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目前前列腺肿瘤生物学中所公认的瘤标,被广泛地用于腺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监测。本文探讨PAP、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 临床资料 1967—1997年间收治PCA186例。年龄36—89岁,平均6890岁。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根据WhitmoreJeweet临床分期:A期15例,B期66例,C期40例,D期67例。186例病理类型中腺癌为159例,移行细胞癌27…  相似文献   

6.
肝脏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00例肝脏肿瘤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100例肝脏肿瘤中,39例肝细胞肝癌,31例肝血管瘤,20例肝转移瘤,10例肝胆管细胞癌。定性总准确率94%。结论:肝细胞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胆管细胞癌各自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良性16例.恶性4例:肿瘤他于肾上腺者18例,其中1例为双侧,其余为单发,共21个病灶。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其中密度均匀2例,12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单个或多个结节状低密度区,2例表现为厚壁囊肿样病灶;恶性表现为边缘呈分叶状肿块、侵袭性生长、中心不规则坏此.增强扫描动脉期14个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其巾4个病灶内呢粗大扭曲的血管断面、坏死和囊变部分不强化.6个病灶呈轻中度强化,1个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仍有12个病灶持续强化,8个病灶强化程度下降,1个病灶始终不强化。[结论]嗜铬细胞瘤多为富血供的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具有重要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T在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上颌窦肿瘤的CT资料。结果 15例良性肿瘤,四例为恶性肿瘤,鉴别良恶性肿瘤CT的主要表现为肿块的形态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骨质改变的形式(增生、膨胀、改建或破坏)和周围脂肪层是否受侵等。结论 CT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颌窦肿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92例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常规超声和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分析,记录分级成像情况与剪切波弹性成像相关指标.结果 92例患者中,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42例;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为前列腺增生52例,前列腺癌40例.弹性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100.0%和95.2%.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弹性成像分级为Ⅰ级32例,Ⅱ级16例,Ⅲ级4例,Ⅳ级0例;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弹性成像分级为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30例,Ⅳ级10例;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Emax与Emean分别为(68.44±2.49)kPa与(53.40±3.10)kPa,均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54.11±8.24) kPa与(39.20±4.51) kPa(均P<0.05).分别以48.1 kPa和65.5 kPa作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Emean与Emax临界值时,诊断敏感度为 91.8%和92.1%,特异度为89.7%和87.5%.结论 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可客观显示前列腺病灶的硬度变化,提供Emean和Emax,有助于医师更好地了解组织特征和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征,提高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2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并最终经病理学证实.17例患者行CT检查,层厚3mm,层距3mm.MRI检查者为17例,采用T1WI、T2WI、T2WI脂肪抑制等序列扫描.结果: 20例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1例,右侧9例;其中精原细胞瘤14例,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6例:包括成熟型囊性畸胎瘤3例、腺瘤样瘤2例、纤维性假瘤1例,这3种良性病变在密度或信号、是否合并钙化及病灶大小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精原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论: 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大小、密度、边缘、强化程度等情况,病灶内是否合并钙化及钙化的形态,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的CT诊断(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PICKER2000S螺旋CT机,对患者盆腔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均为5mm,增强扫描时,造影剂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结果:经CT确诊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中,6例为包膜内型,平扫示其中4例为低、混杂密度,2例为等密度,前列腺外形无明显改变;17例为包膜外型,平扫示15例为低,混杂密度,2例为等密度,均示前列腺外、后缘结节状、波浪状隆起,或凸出于包膜外的不规则形包块,有的伴周围结构受累或远隔脏器转移的现象;以上全部病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结论:CT扫描,尤其是增强扫描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外型)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前列腺癌(包膜内型)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在前列腺组织中新型肿瘤标志物p504S蛋白和基底细胞标志物p63的表达,以一次性标记来同步显示双重抗原,以辅助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从837例前列腺标本中,选取前列腺癌标本7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标本6例,良性增生标本30例,把抗体混合离心法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中,观察p504S、p63在前列腺良性增生、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504S阳性61例, p63除1例呈间断阳性外其余71例均阴性。6例PIN中,p504S阳性5例,p63均为阳性。而30例良性增生则表现为p504S 29例阴性,p63 27例阳性。结论 p504S和p63抗体混合离心法双标记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影像诊断(附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影像特点,探讨螺旋CT及DSA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表现。26例均行口服钡剂造影,11例超声检查,6例螺旋CT检查,4例DSA检查。结果:口服钡剂造影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螺旋CT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软组织肿块,DSA主要表现为肿瘤染色、出血。CT诊断6例,与病理相符5例;DSA诊断4例,与病理相符3例。结论:小肠原发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螺旋CT与DSA检查明显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睾丸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瑾  张连宇  戴景蕊 《癌症进展》2006,4(5):456-461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睾丸肿瘤22例的CT资料,其中精原细胞瘤12例,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3例,内胚窦瘤2例,胚胎性癌、良性畸胎瘤、莱狄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结果CT检出肿瘤100%,22例肿瘤密度均高于对侧睾丸,平扫时可略低于肌肉,增强扫描等于或稍高于肌肉。睾丸肿大21例,肿瘤边缘清楚16例,边缘不清6例,见于精原细胞瘤5例(5/12,占42%),非精原细胞瘤1例(1/6,占17%)。密度均匀10例,密度不均12例,见于精原细胞瘤5例(5/12,占42%),见于非精原细胞瘤6例(6/6,占100%),见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1/1,占100%)。伴有鞘膜积液6例,伴有钙化3例,其中良性畸胎瘤为粗大钙化。结论CT能检出睾丸肿瘤,但不能准确区分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如肿物密度相对均匀,则精原细胞瘤可能大。临床病史及正确调节窗宽能为发现并正确诊断睾丸肿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诊断和分期哈献文摘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北京市100021)理想的前列腺癌标记物,应具有协助早期诊断、分期和疗后监测的功能,对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早期癌方面,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诊断性前列腺电切(TU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但仍怀疑前列腺癌(PCa)且伴有明显的前列腺增生(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23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且伴有明显的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行诊断性TURP,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论断为BPH的19例;诊断为PCa的4例,其中1例为PCa伴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结论 诊断性TURP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且合并有明显的BPH所致的下尿路症状的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胆囊腺瘤患者临床和CT资料。结果:CT检查示4例病灶均位于胆囊内,病灶均呈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晰,4例病灶增强后多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胆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明显均匀强化特征,CT增强扫描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助于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析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结果 8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2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术诊断为前列腺癌,54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此80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另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别为97.6%(80/82)和84.1%(69/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所有接受改良13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CT表现特征。方法 本组收集有CT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本氏甲状腺炎21例。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多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边缘清楚,病变实质密度模糊减低。结论 认为CT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前列腺增生腺体体积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试验开始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5例前列腺疾病血清PSA。其中前列腺增生症39人,前列腺癌16人。然后55人同时服用保列治5mg,每天1次;高特灵每晚口服1次,每次2mg。两药同时服用3天后,再次检测病人的血清PSA,评价二者对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增生症组较前列腺癌组PSA明显下降。结论 PSA只能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