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药现代化必须从中药生产的源头抓起,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药材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对中药的科研、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生产和中药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应从种植采收、收购、加工炮制、供应销售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中药现代化包括中药材现代化、中药饮片现代化、中药提取现代化、中药制剂现代化四个方面。从品种、种植、栽培、采收、仓储等方面阐述中药材现代化;从中药炮制现代化、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技术手段 等方面阐述中药饮片现代化;从现状、发展趋势势等方面阐述中药提取物现代化;从中药新剂型研究、中药制剂 的质量稳定均一性问题等方面阐述中药制剂现代化。对中药现代化模式进行综述,为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实现中药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保护开发中药材资源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长源 《中草药》2002,33(1):91-92
中药现代化关联着方方面面,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就是中药材资源问题,没有中药材资源,就没有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生产,中药现代化就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药材特征性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就研究中药材的特征性基因,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材特征性基因”库,以及在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实现中药现代化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评价道地药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活性成份的大规模生产,对于扩大中药新资源方面的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使人们能用上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质量更稳定、使用更方便的中药,国家提出了中药现代化战略。中药现代化以中药质量为核心,中药材质量是中药质量的基础。为了提高中药材质量,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材生产的规范性法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研究中药材的特征性基因,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材特征性基因”库,以及在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实现中药现代化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评价道地药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活性成份的大规模生产,对于扩大中药新资源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药特色 加快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步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的现代化应包括中药学术水平、中药管理水平和中药生产技术水平3个方面的现代化。就生产技术而言,应在保持中药材生产道地性条件下,实现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和产地加工等一整套符合GAP要求的规范化生产管理及技术要求,提供品质优良可控的中药材原料;采用基原明确、品质优良的中药材原料,按照规范化的炮制技术,进行严格而认真的净制、切制和炮炙处理,生产出品质精良可控的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药质量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及中药GAP相关体系三方面简述了中药质量规范化、现代化。指出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认为中药质量现代化必须重点抓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15,(3):399
中药为多成分制剂、未知成分多,在现有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确保中药质量难度很大。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比较落后,存在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加、中药材种植水平落后导致部分中药材供不应求;中药材重茬种植问题;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中药材采收不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要求多年不变等问题。加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科学研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政策支持;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的物质,其真伪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而且密切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以及中药走向世界。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是要实现现代化,保证中药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中药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原中药材到成品包装等各个方面,而中药材是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是保证饮片和成药质量的关键和根本。中药材的品种和质量是中药研究中首先要确定的,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一味中药可能有多个品种,即使同一品种还要考虑质量的差异。品种不同与质量差异均可导致药效或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为背景,研究白山地区野生中药资源,以推动和促进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样地、样方定点调查,并结合野外踏查方式统计调查获得相关数据信息。结果:通过对白山市药用植物的调查,并走访调查中药材的传统种植技术,记录了白山地区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品种158种,分属62个科,多种野生中药资源被广泛利用开发。结论:为白山市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实践种植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药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药临床的疗效,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的基础。中药从种植开始形成高品质药材到临床能否发挥应有疗效,品质传递过程是重要保障,而其过程有无完整传递,需要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目前中药评价方法多以化学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且大多是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等某单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对中药在生产全产业链的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品质整体性变化缺乏关注,对中药品质从药材到制剂直至临床传递过程中的整体性评价方法还未有系统论述。针对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对可用于中药品质传递过程的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为中药品质传递过程评价及制定符合中药本身特色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药材培植及其质量评价管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关于中药材的培植、加工及生产模式的建议。中药材不宜继续作为农副产品处理,其培植产业目前交由农业部门管理;建议中药材可作为中医药产品原料处理,其培植产业可由中医药部门负责管理。中药材可作为多种中医药产品的原料,不同用途的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方式应各有特色。中药材的品种提倡"仿野生生态培植";任何改变中药材的自然生长环境,使其次生代谢产物产生变异而培植的生物体不能再称之为中药材,只能称之为天然产物。以此类天然产物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不能称之为中药,只能称之为天然药物。建议通过"中药标准化行动"项目的实施和完善,建立标准中药饮片库。  相似文献   

14.
陕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自然环境、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陕西省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应着力于:1.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2.加强重点药材GAP建设,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药材产业化;3.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中药材的科技含量;4.加强中药材深加工,重视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中药材GAP的含义、内容和在国内外实施的概况,比较了欧共体、日本天然药材生产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异同,指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把握的4个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领会GAP真谛、提倡创新意识、控制基地规模,鼓励企业介入和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GAP实施的国内外比较与相关基地建设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阐述了中药材GAP的含义、内容和在国内外实施的情况,比较了欧共体、日本天然药材生产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异同,指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应把握的4个核心问题。在经基础上提出中药材GPA基地建设应领会GAP真谛、提倡创新意识,控制基地规模,鼓励企业介入和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中医药治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国家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用于防治COVID-19的中成药和处方中涉及的资源品种进行收集,共整理推荐中成药241种和处方242首。通过分析筛选出常用药材品种53种,其中中成药组方和处方药味组成中共有的重点品种20种,包括甘草、连翘、广藿香等;同时,还有部分冷背药和民族药在此次疫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53种常用药材目前的商品药材来源、再生周期、药用部位、产新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目前COVID-19疫情下的中药资源重点品种的供给、再生能力进行评价,提示可以加大甘草、赤芍等药材的人工栽培力度,控制金银花、板蓝根等家种药材的发展。针对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中药材生产品种结构和种植面积,提升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指标,以期为中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疫情下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产业是我国极为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使我国中药产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中药新产品、濒危稀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实现了中药产业“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的目标,促进了传统中药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本文总结了中药专项实施的成果、经验,并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新药及相关生产证书审批时间过长、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提供各地开展中药等传统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刚  王停  何燕萍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92-3195
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材研究是新药研发的前提和基础,它贯穿于整个新药研究全过程。药材研究是中药新药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新药药学评价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分析目前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材研究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药材研究理念、药材质量稳定、药材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药材研究理念方面应关注重视药材研究重要作用和从新药研究的目的进行顶层设计的问题;药材质量稳定方面应关注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贮藏、种植(养殖)等方面问题;药材质量标准方面应关注建立符合中药新药特点的质量标准问题,为指导中药新药研发和审评的科学性,以及为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