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类球孢子菌病 1 流行病学 类球孢子菌病由巴西类球孢子菌引起,该菌为一二形态霉菌,在土壤以菌丝体期存在,而在感染组织为芽生酵母菌。类球孢子菌病是在中南美洲最为流行的霉菌病。易感宿主的感染推测是以菌丝体期的霉菌吸入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霉菌病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12例经病原菌检查证实为霉菌性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5例肺霉菌病CT表现中出现霉菌球的有3例,多个边缘模糊的炎性结节周围出现霉菌球的有2例;12例霉菌性肺炎X线表现中.2例为结核空洞内出现结节影,大片状阴影合并胸腔积液5例,3例表现为肺脓肿.1例为团片状。另1例为网点状。结论肺霉菌病影像表现多样化,结合病史及用药情况。对早期诊断肺霉菌病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特染等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病,病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及机化现象,直接镜检或组织学找到具特征性棕黄色厚壁孢子为其明确诊断依据。结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较少见,易误诊为皮肤疣状结核,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背景:巴西芽生菌病是由一种双相型真菌巴西芽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是巴西特有的。作者报道了首例巴西芽生菌病,属于皮肤黏膜型,在法国奎亚那确诊。方法:1例20岁的巴西男性数月前移居法国奎亚那,出现播散型多形性皮损,面部显著,有多形结节和2个溃疡。临床检查还可触及浅表淋巴结,有咽喉溃疡。直接检查、病理解剖学和皮肤组织培养示特殊的巴西芽生菌。H IV血清学检查阴性。用磺胺甲基异唑和依曲康唑联用1月,皮损消退。讨论:因为本例患者是移居奎亚那,此病例为输入疾病。需与利什曼病鉴别。皮肤黏膜巴西芽生菌病:法国奎亚那确诊的首例病例(…  相似文献   

5.
伊曲康唑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佩德罗索着色芽生菌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研究包括6例患者,平均年龄62.3岁(极差45~79),平均病程103个月(极差4个月至30年)。佩德罗索着色芽生菌是一种独立的生物体。4例患者(66.7%)在12个月内治愈。2例患者(33.3%)治疗无效;然而研究结束时培养阳性的1例患者病情缓解50%以上。结果表明病程和严重性与治疗效果无关。未发现副反应。治疗应持续到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培养证实无菌为止。尽管最佳疗程因人而异,但冲击疗法比每日200~400m g的常规疗法更经济,依从性也更好。伊曲康唑每日400mg冲击治疗着色芽生菌病@Ungp…  相似文献   

6.
林昌能  陈杜芳 《海南医学》2006,17(7):78-78,31
目的分析脑囊虫病各种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方法收集脑囊虫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均行CT检查.18例囊虫皮试阳性,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5例中,阴性2例,点状高密度影及钙化影23例(92%),小囊状低密度影,内有点状高密度影12例(48%),小囊状低密度影14例(56%),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影3例(12%),片状低密度影13例(52%),斑片状低密度影2例(8%),单发大囊状低密度影1例(4%)上述CT征像可单独出现,或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CT征像同时出现,21例有强化:环形8例,环点状2例,点状10例,斑片状1例.结论脑囊虫病,脑实质型,脑膜型,脑室型,混合型均可见,需与脑梗塞,炎症,软化灶,钩体感染,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X线胸片表现及胸腹部CT表现。结景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6例,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网织结节影1例;行胸部CT检查的3例患儿均可见小叶中心结节,其中1例表现为弥漫粟粒样结节,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小叶间隔增厚伴局部小叶中央型肺气肿;行腹部CT检查的2例患儿均显示肝脾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肠壁增厚。结论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儿童艾滋病常见的机遇性感染,胸部及腹部多器官受累,常见影像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肺实质及间质病变、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8.
肺霉菌病较少见,但随着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肺霉菌病有增多趋势。肺霉菌病X线改变较复杂,缺乏特征性表现。现将我院4例肺霉菌病X线诊断,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 1~4 5岁。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经痰培养及实验治疗证实;1例孢子丝菌霉菌球及1例隐型球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3月期间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2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2~78岁,平均52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3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例,2例无基础疾病.12例有应用剂量不等的糖皮质激素史,18例有广谱抗菌素应用史.CT表现多发斑片或结节影13例,肺部单发肿块或结节影5例,7例肿块或结节内形成空洞或"射月征",9例结节影或是肿块影周围可见"晕征".8例抗真菌治疗好转,5例手术切除预后好,8例死亡.结论 CT表现日晕征及组织学检查对疑有肺曲霉菌感染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特点及经验性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真菌感染的肺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 0年来深部真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真菌病已成为具有现代医学特征的临床疾病之一。真菌感染分两大类 :( 1 )致病性真菌所致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等 ;( 2 )条件性致病菌所引起的念珠菌病、曲菌病、隐球菌病、毛霉菌病及奴卡菌病等。条件致病菌一般不具致病性 ,只在一定条件下 ,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致病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器官移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外科大手术、静脉高营养、放疗、化疗、艾滋病等是重要诱因。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部位之一 ,现就几种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潘琼珍 《海南医学》2008,19(10):119-120
目的 探讨肺曲霉菌病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肺曲霉菌感染的胸部X线及CT影像表现.结果 肺曲霉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大片状结节状影(4例),支气管肺炎样表现(3例),空洞内结节影-空气半月征(3例),肿块状影(2例),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2例),肺内孤立球状病灶(1例).结论 肺曲霉菌病影像学具有多形性多变性特点,无特征性表现,对该病认识欠缺,易造成误诊、漏诊,CT出现空气半月征是肺曲霉菌的特征性改变,结节周围出现晕征对肺曲霉菌病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暗色丝孢霉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是于1974年由Ajelo创立的。原来关于暗色真菌引起的疾病比较混乱,最早发现的是着色芽生菌病,因病情变化复杂、病种多样,改称为着色霉菌病(chromomycosis)。后又称着色霉菌病及其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CT特点。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10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肺曲菌病40例,分析其胸部CT特点。结果患者中肺曲菌球病20例,15例表现为空气新月征,5例表现为空气环征,3例有滚珠征;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5例,4例患者发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中2例合并密度增高的牙膏样、指套样阴影;侵袭性肺曲霉菌12例,8例患者表现为两肺多发类圆形小结节周围包绕晕征,其中4例伴有楔型实变,2例表现为近胸膜下团块影,伴中心低密度影和空气新月症1例,2例见右肺大片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阻塞性支气管曲霉菌病3例,2例浸润性团块阴影,1例右主支气管内低密度影,部分中间合并右侧中间段支气管腔堵塞。结论不同类型的肺曲菌病CT表现各具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缔组织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民  蒋颖  曾小峰 《北京医学》2010,32(3):194-19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2009年结缔组织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肺曲霉菌病患者96例,合并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5例,炎性肌病5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14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10例,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10例,低蛋白血症11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显示斑片浸润影12例,结节影10例,空洞形成4例。痰培养阳性19例,支气管灌洗液培养3例,纤支镜活检病理2例,经皮肺穿活检病理2例。初始治疗:给予二性霉素B7例,依曲康唑6例,伏立康唑7例。治愈5例,好转2例,未愈2例,死亡11例(55%)。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病死率髙,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及低蛋白血症为结缔组织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反复痰培养、开展有创检查,如纤支镜下肺泡灌洗、肺活检有助早期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正>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深部霉菌病。近年来国内各地屡有报导。我院皮肤科门诊于1979年2月至5月间先后发现孢子丝菌病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病例1鲍×,男,59岁,水解厂工人。于1979年2月5日来皮肤科初诊。四个月前,左手被木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特点,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曲霉菌病的CT资料。结果,本组结节影5例,边缘有"晕环",呈现毛玻璃状改变;曲菌球6例(其中4例出现典型的"空气新月征"。1例为孤立球形影,1例边缘有少许钙化);肺炎型4例(其中3例为单侧肺野大片浸润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清,中心有空洞形成;1例两肺散在分布棉团状影,并合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提示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复杂多变,具有多形性和多样性特点,熟悉各型的影像学特点,动态追踪并密切结合临床,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孙仁丽  杨本义 《四川医学》2002,23(4):405-40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深部霉菌病。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局部淋巴系统 ,引起肉芽肿性损害 ,有时亦可播散引起多系统病变。从 1999~ 2 0 0 0年在我院发现皮肤型孢子丝菌病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 ,男 5例 ,女 7例。年龄 7岁1例 ,16~ 4 5岁 10例 ,80岁 1例 ,以青壮年为主 ;职业 :农民 8例 ,学生 1例 ,工人 3例 ;外伤史 :有明确外伤者 7例 ,其中竹签或树枝刺伤 4例 ,手抓破伤 2例 ,摔伤 1例 ,无外伤史者 5例。1.2 临床表现 :12例中皮肤淋巴管型 8例 ,单侧上肢者 6例 ,下肢 2例。初发损害大…  相似文献   

18.
肺胞内分支菌病(以下简称肺胞内菌病)是肺非典型抗酸菌病中的一种,由胞内分支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病变。国外对本病已有不少报导,国内尚缺少报导。我所自1980年迄今,在1200例肺结核患者中确诊为本病者共7例,均误诊为肺结核病。现将其细菌学和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诊断依据: 1.从患者痰中多次涂片找到和培养出抗酸杆菌,并经菌型鉴定为胞内分支菌达4次以上,其中最少要有1次菌落在100个以上。 2.菌株对大多数抗结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临床应用多无效或效果差。 3.有与该病相应的症状和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结核专科病院肺诺卡菌病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24例肺诺卡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和预后。结果 24例患者,男16例,女8例,发病年龄(58.1±9.8)岁;半数以上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其中曾患肺结核病治愈者4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症18例,艾滋病1例。常见症状为咳嗽(24例)、咳痰(24例)、发热(14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胸腔积液(2例)、斑片状影(17例)、胸膜增厚(13例)、纵膈淋巴结肿大(7例)、实变(8例)和空洞(5例)。肺诺卡菌病通过痰液、肺泡灌洗液、肺组织或脓肿穿刺物中发现诺卡菌后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或质谱鉴定证实。21例患者应用包含复方新诺明的联合治疗方案,3例采用复方新诺明单药治疗,治疗有效21例,1例因多种药物过敏而治疗效果不佳,2例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自动出院而死亡。结论 结核病院肺诺卡菌病多见于结构性肺病,常规治疗无效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要高度警惕肺诺卡菌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北京结核病医院自1968至1979年收治的7个肺曲菌病例,其中男5人,女2人,年龄自24~45岁不等。X线表现。3例有典型的空洞内有实体菌团阴影,2例呈空洞影,2例呈结节状病变。7例中,伴有肺结核者3人,伴有支气管扩张者4人;1例发生于有恶化倾向的肺囊肿,1例四年前有肺脓肿史,1例4年前曾患大叶性肺炎。此7例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喀痰与喀血。两名患者在手术前喀出棕色硬块状痰,并在其中找到曲菌。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曲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