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gout)临床表现和诊治规律,尤其是误诊的情况和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近3年来住院和专科门诊资料完整的90例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就诊及误诊原因,治疗情况和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本院就诊前被误诊者36例,占40%,分别误诊为丹毒、蜂窝组织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误诊原因为对本病缺乏警惕。结论 原发性痛风尚未被充分认识,误诊率高,各科医生均对本病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刺络拔罐法治疗丹毒45例疗效观察于曙明彭勇张红临床以大剂量青霉素类药物治疗丹毒有效,但容易再发,难彻底治愈。我们采用中医刺络拔罐法治疗丹毒45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丹毒病人共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0~7...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鼻丹毒的临床演变探微西宁市卫生防疫站马云集,刘光润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朱继平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体弱患此病者,可因败血症而致死。丹毒多见于颜面部。我们近遇一例复发性鼻丹毒,因其病因及临床演变较特殊,故报告如下。思...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发病率、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近来收治的右下肢静脉血栓致肺栓塞被他院误诊为右胸膜间皮瘤、右小腿丹毒l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琦晖  陈光辉  李增高 《重庆医学》2007,36(24):2559-2560
目的分析成人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本院住院和门诊成人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25例的误诊原因。结果25例均被误诊为丹毒或蜂窝组织炎。结论成人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下肢远端关节,而且以单一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因此,成人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既不能用Jones标准来衡量,也不能仅根据实验检测来确定诊断,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检测,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金旭 《开卷有益》2009,(9):17-17
丹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是侵犯皮内或黏膜内网状淋巴管的传染性疾患。丹毒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以夏秋季多发。丹毒的好发部位是头面部和下肢。由于被感染的皮肤发红,色如丹涂脂染,故而得名。发生在下肢的丹毒俗称“流火”。发生在头面部的丹毒俗称为“火毒”。  相似文献   

7.
李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3,(20):83-83,104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合并丹毒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障碍合并丹毒7例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综合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及时、足量、足疗程抗菌药治疗及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精神障碍合并丹毒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88~ 1999年间共诊治痛风 37例 ,其中 11例误诊其它疾病 ,误诊率 2 9.7%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47.8岁 ,误诊其它疾病最短时间为 3个月 ,最长 2 2年 ,经相关检查符合Holmes[1] 诊断标准 2项以上而确诊。1.2 误诊情况 误诊风湿性关节炎 6例 ,尿路结石 3例 ,丹毒1例 ,蜂窝织炎 1例。1.3 治疗效果 经秋水仙碱治疗后 ,症状迅速缓解 ,非急性期可予别嘌呤醇、丙磺舒治疗 ,血尿酸恢复正常。2 讨论2 .1 误诊原因分析2 .1.1 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5例痛风性关节炎被误诊患者的初次发病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56例,初次就诊误诊者25例,误诊率为44.64%.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风湿性关节炎6例,感染性关节炎4例,脉管炎3例,丹毒3例,软组织损伤1例,冻伤1例.误诊的原因均与基层医院和社区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认识不足,对实验室和放射线检查结果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关.结论 根据痛风的临床特点,对不明原因的足部关节休息后出现急性疼痛应考虑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关节液内或关节周围组织中找到尿酸盐结晶是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风23例初诊时误诊18例,误诊率78.3%,全部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5.6岁,误诊时间平均9.1年。主要误诊的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丹毒及化脓性关节炎等。本文对痛风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痛风的鉴别诊断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所致反复发作的痛风关节炎及关节、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过去国内本病少见,近年有增多趋势,误诊率高。我院1991年1月~1992年3月共收治痛风4例,均误诊。临床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40~66岁,平均53岁.急性痛风2例,慢性病风关节炎急性发作2例、分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和丹毒。例1、64岁。因慢性头昏头痛20年,伴胸闷、胸痛一周,因既往有高血压遂以“高血压病、冠心病”,收住院。入院后半月突然出现右拇跖关节肿痛、诊为“丹毒”.先后用多种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23天,症状反而加重,查体,肥胖体型,血压26/133kPa,双肺去  相似文献   

12.
丹参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顾者殿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丹毒俗称“流火”,相当于急性淋巴管炎。在复习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院外科于1994年采用中药制剂复方丹参针(国营常熟制药厂出品,批号1342—8)治疗1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丹毒治愈时间短,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自1980年以来共诊治原发性痛风36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问题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男35例,女1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干部18例,教师4例,工人6例,农民3例,其他5例。病程1个月~38年。经血尿酸测定均大于438mmol/L。其中有痛风阳性家族史者2例。36例痛风首次确诊者25例(70%),误诊11例(30%)。其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足背丹毒3例,慢性肾炎2例,肾结石1例。误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32年。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社区医疗的一个服务网点,担负着广大师生及附近人群的疾病防治工作。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高、精、尖”医疗设施,医生的诊疗素质的高低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问、检、鉴”是临床诊断的三大法宝。加强这些基本功,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尽量防止误诊,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探讨“问、检、鉴”互相配合在防止误诊中的重要性。1 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77岁,年轻时右小腿曾多次发生“丹毒”,1个月前右小腿又发生肿痛,原患处皮肤呈暗紫色,被诊为“丹毒复发”而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肿胀未消再次门诊,体检…  相似文献   

16.
皮炎洗剂冷湿敷治疗下肢丹毒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丹毒亦称“流火”,以其症皮色红如丹而得名。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本院自制外用皮炎洗剂治疗下肢丹毒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3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丹毒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3组,其中皮炎洗剂组男33例,女18例...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丹毒是主要由链球菌引起的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细菌感染。大疱性丹毒是丹毒的严重型。目的:评价大疱性丹毒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对1996—2001年间在希腊克利特岛H eraklion大学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大疱性丹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评估14例大疱性丹毒患者(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22例误诊因素分析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兰萍本文收集了1987年至1997年住院的39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其中22例误诊为20种疾病,因临床表现复杂,部分病人多次误诊,误诊时间最短1月,最长36月。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16例,女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保障医疗质量方面临床三基训练很重要的。方法:本文分析了2例宫外孕误诊的原因。结果:临床医生询问病史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粗心大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医生在努力学习高技术的同时,切莫轻视临床三基训练,只有加强临床三基训练,才能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三例误诊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325027)金栗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以下简称AILD)是一种非肿瘤性免疫性增生性疾病。本病临床上较少见,且易误诊,近年来我院收治三例初诊时曾被误诊,现报道如下〔例1〕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