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由蚊媒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近几年,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  庄肃慧  栗箫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74-1275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及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1956~2004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自70年代起,临沂市乙脑发病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乙脑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乙脑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阜阳市曾是乙脑高流行区,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为了解阜阳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人兽共患疾病之一,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猪、牛、羊等动物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人类是其病毒的易感染者,但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除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均存在乙脑流行。中医药在乙脑疫苗出现前在该病的防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曾发生过3次乙脑流行,70年代开始在儿童中广范使用乙脑疫苗后,从乙脑灭活疫苗到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使用,乙脑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乙脑传播媒介密度高时间长,但在乙脑防治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贵州省1952年以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动态变化及近年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贵州省1952年以来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资料。[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乙脑疫情形势严峻。2004~2007年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县强化当年发病率即大幅度下降,2007年全省乙脑发病率降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发病有明显季节性,高峰在7、8月。病例高度分散,高发地区各年有所不同,高发县散在于各地区。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6岁以下儿童发病专率最高,地区间、不同县之间高发年龄段不尽相同,2005年以来发病有逐渐大龄化趋势。病例中农村籍较多。[结论]我省乙脑疫情控制效果明显。鉴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情况不同,除继续加强乙脑疫苗常规免疫外,综合财力、疫苗供应量等因素,我省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可考虑针对性地分类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区,预防和控制乙脑发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乙脑疫苗。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乙脑灭活疫苗,初免接种两针,间隔时间7~10 d。80年代乙脑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初免仅需接种1针。减毒活疫苗从2004年5月在山东省威海地区开始使用。为比较两种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那是我在传染科工作的时候,当时乙脑大流行.一次值夜班,病房住了70多个患者.已是凌晨2点了,一个患者家属慌慌张张来找,说他父亲已经不行了。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又称大脑炎 ,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主要在夏秋季流行 ,南方地区一般在 6月份开始流行 ,北方地区要晚 1个月。我国85%以上病例发生在 7~ 9月。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我国开始大规模接种乙脑疫苗以来 ,乙脑发病率明显降低 ,基本上控制了全国范围的大流行。近年来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脑疫情资料显示 ,报告发病率基本保持在 1 / 1 0万以下 ,2 0 0 2年全国乙脑的报告发病例数为 81 87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广东省乙脑疫情控制工作 ,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切实做好防治…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以前在本县常年流行,危害儿童身体健康较严重。自70年代推行乙脑疫苗免疫以来,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流行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在施行乙脑疫苗免疫前的1964~1973年的10年中,全县乙脑发病2739例,死亡43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评价疫苗接种效果,为探索有效的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收集统计各年份广西疾控中心的乙脑疫苗出库量,对乙脑流行趋势和疫苗接种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广西共报告乙脑病例8147例,死亡617例,年均发病率为0.85/10万,年均病死率为7.02%;乙脑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波动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河池、玉林、百色、贵港、钦州等市,5~8月份为流行季节,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1990~2007年连续采取以乙脑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2008年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全区乙脑的流行强度明显减弱,流行分布范围进一步减小.结论1990年以来广西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表明采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疫情得到控制,但某些年份发病率波动较大,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仍需采取常规计划免疫与流行季节前突击接种相结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虫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多数省份均有流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全区各市均有病例发生。该文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从流行趋势、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疫苗、病原学等几个方面对广西乙脑的流行现状进行了阐述,回顾了广西乙脑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病死率高 ,后遗症重。我县自 1971年发生大流行以来 ,随着乙脑疫苗的普遍接种到有计划全程免疫 ,发病率逐年下降 ,近 30年来未见流行 ,多数年份呈低发、偶发和无发病状态。 1999年我县发生乙脑暴发流行 ,经采取以灭蚊和乙脑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 ,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 0 0 0年乙脑疫情出现复燃现象 ,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如下。1 流行特征本次乙脑流行 ,全县共发病 9例 (经血清学确诊 ) ,死亡2例 ,发病率为 0 87/10万 ,比去年下降 75 …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乙脑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50例,发病率为0.86/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6.0%。流行高峰在6月上、中旬,共发病40例,占80.0%,10岁以下儿童占88.0%,患者中无明确乙脑疫苗接种史者44例,占88.0%。结论 免疫空白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本次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应急接种提高乙脑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3-2004年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五华县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1985 - 2 0 0 2年 18年未报告有乙脑病例发生。 2 0 0 3-2 0 0 4年连续 2年发生乙脑疫情。为探讨防制策略 ,现将 2 0 0 3- 2 0 0 4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和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单 ,人口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统计局。1 2 方法 采集部分患者静脉血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 ,用ELISA法检测早期乙脑IgM抗体 ,病例诊断按卫生部 1990年颁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部分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的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解上海市目前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免疫水平,采用血凝抑制试验,于1998年9月~1999年2月,对上海市区和郊县的部分人群乙脑抗体水平进行了血清学监测,并与80年代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市区和郊县乙脑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88.15%和87.46%.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1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较低,1~9岁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抗体阳性率较高.表明上海市人群中乙脑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原因是20多年来小儿接受高度覆盖的乙脑疫苗接种.在大年龄组,70年代以前的乙脑流行在血清学监测中得到反映,也可能存在自然感染的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6.
2001-2006年大连市共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例,死亡2例。虽然发病率低但致畸致死率高,危害严重,是大连市重点防治的蚊媒性疾病之一。1流行情况2001-2006年大连市乙脑病例呈散在分布,未出现流行高峰,疫情涉及中山区、开发区、庄河市3个市(区)。6年中共发病3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009/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06/10万。乙脑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3例病人分别发生在6、8和10月,与大连市蚊类活动高峰期相符。男女均有发病。以青少年为主,3例病人发病年龄分别为8、15和27岁,其中2例为在校学生,1例为外来打工者,与20世纪50-70年代14岁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脑流行因素,探讨改进防治措施。方法对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控制乙脑措施落实不平衡,病例呈高度散发状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和40岁以上成年人。分别占43.48%、24.22%。结论乙脑控制措施效果显著,提示在乙脑预防接种时要特别加强学龄前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4,10(4):252-253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 ,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除西藏、新疆、青海 3个省、自治区外 ,其余省份均有流行。自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后 ,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 ,基本控制了全国范围的流行。分析近 5年全国乙脑疫情 ,每年报告病例80 0 0~ 12 0 0 0例 ,局部地区爆发或流行时有发生 ,5 0 %以上病例集中在贵州、重庆、四川、陕西、云南、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761例乙脑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测定了学令前儿童的血清乙脑抗体水平和猪血清乙脑抗体。调查结果表明,乙脑病人多为10岁以下儿童,占82.26%。病人中有11.7%的人曾接种过乙脑疫苗。学令前儿童血清乙脑抗体阳性率为18.84%;血清抗体的GMT为1:2.0。在流行季节,猪血清乙脑抗体阳性率较高(86.90%)血清抗体的GMT为1:90.88。本文还讨论了乙脑流行的可能原因以及控制流行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960-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960-2010年乙脑的疫情资料,对该地区乙脑的流行趋势和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广西1960-2010年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2%;发病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59/10万和9.24/10万,此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广西14个市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以贵港、防城港、北海、来宾、和玉林市发病较多,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4.12/10万、4.02/10万、3.88/10万和3.81/10万,分别占全省总病例数的14.3%、1.9%3、.4%、5.7%和12.5%;乙脑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于5~9月份,占总发病例数的95.8%;患者以0~14岁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病例高度散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患者主要为低年龄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