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动眼神经的神经纤维包括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及内脏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及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患眼内转、下转及上转受限,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可伴有复视。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毅  刘颖  杨光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406-406
患者,男,80岁,主因双眼视物成双,右眼上睑不能抬起10d于2009年4月10日来我院眼科门诊求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0.3,左眼0.4,矫正0.5,右眼上睑完全下垂,33cm照影角膜映光右眼外斜15度,左眼正位。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  相似文献   

3.
第三脑神经麻痹分为全部或部分二种,可导致上睑提肌、眼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眼内肌的运动障碍.完全麻痹时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睫状肌麻痹时,调节力消失,看近模糊不清,上睑不能上举,复视,头晕,头痛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例一:杨××,女,43岁,山西省芮城县大王公社新兴大队社员。1981年9月4日来诊,门诊号813977。患者一个月前出现两眼复视,右眼球转动不灵活,20天后,上睑下垂不起,饮食、睡眠如常,二便尚调。眼部检查:视力右0.9,左1.2。右眼上睑下垂不举,下睑闭合无力,眼球外斜约5°,向内、向上、向下均不能转动,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清,瞳孔较左侧大,对光反应稍迟钝,眼压指测正常,眼球上内方压痛,眼底镜检正常。诊断:右眼肌麻痹(上提睑肌、下眼轮匝肌和内、上、下直肌、瞳孔括约肌麻痹),第Ⅲ、  相似文献   

5.
柴瑞霁 《山西中医》1995,11(6):24-24
柴浩然眼科验案2则运城地区卫生学校(044000)柴瑞霁关键词柴浩然,提上睑肌麻痹,暴盲1右眼提上睑肌麻痹樊某,男,25岁,农民。1978年12月25日就诊。患者6岁时,因夜卧当风,始觉头痛沉重不适,旋即右眼球外斜,复视,右眼上睑皮肉松驰,下垂不能上...  相似文献   

6.
崔扬  王伟志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33-1534
<正>动眼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直接原因为动眼神经受损引起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和瞳孔括约肌麻痹。完全性损伤表现为上睑下垂,睑裂变窄,眼球向上、下、内3个方向运动受限,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不完全性损害时眼内肌受损较轻,不出现瞳  相似文献   

7.
上睑下垂指上睑的睑缘位置偏下,在自然睁眼的情况下,上睑缘位置遮盖角膜2~3mm。正常情况下瞳孔直径约3mm,上睑不遮盖瞳孔。如果睑缘位置偏下,遮盖瞳孔,即为上睑下垂。单侧的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致弱视,后天性者则很少引起视力减退。双侧上睑下垂常有额肌的代偿性收缩而出现眉弓上提,额纹加深,更甚者头后仰和眼球下转,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上睑下垂,《诸病源候论》称为睢目,亦名侵风;《目经大成》称作睑废,该书对本病的描写很逼真:“此症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患者一行一动,以手抬起眼皮方能视。”  相似文献   

8.
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35眼采用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中不做额肌两侧切口和额肌下剥离,与睑板三点缝合的方法进行矫治。观察术后第一眼位上睑睑缘位置变化。结果所治疗的35眼中,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1个月,所有病例均满意,无不满意病例。结论采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症上睑下垂,其手术简便,局部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外形美观、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9.
推拿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是眼科较为常见的眼病,最多受累的眼肌是外直肌和上斜肌,症状为头歪、眼斜、姿态异常以及复视。目前西医无特殊疗法,我们运用推拿治疗该病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限科诊断,属外直肌麻痹者6例,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眼肌麻痹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采用电针治疗眼肌麻痹有一定疗效.本文17例均属后天患病.其中动眼神经麻痹4例(左眼2例,右眼2例),外直肌麻痹8例(左眼6例,右眼2例),肌无力症2例,右眼外伤性上眼睑下垂1例,左眼海绵窦血栓形成1例,右下斜肌不全麻痹1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治疗方法: 原则上取眼眶周围穴位.上睑下垂取阳白及眶上神经点为主.内直肌麻痹取睛明为主;外直肌麻痹取瞳子髎为主;下斜肌麻痹取球后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简单、损伤小、时间短、疗效好的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联合睑皮肤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联合睑皮肤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结果:术后观察1年无眼睑闭合不全及暴露性角膜炎,术后双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约1~2.0mm,眼睑闭合不全约2.0mm,双眼睑裂对称,无睑下垂复发病例。结论:老年性上睑下垂是老年人常见眼病,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联合睑皮肤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简化手术难度,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明显,适合上睑提肌功能良好的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肌肌瓣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自2004年至2006年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33例,共38眼,经眼轮匝肌下分离松解制成额肌组织瓣,额肌瓣缝合于睑板上缘,常规缝合创口。结果:经过3~6月随访,38眼外形满意,上脸下垂矫正,2眼眼睑弧度形态不自然,经第二次修整后均感满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术式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术后上睑活动持久、可靠,术后额纹明显消失,外形美观自然,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陈某,男,20岁。因双眼睑反复下垂3年于1986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年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双眼睑下垂,晨轻晚重,时有复视。曾在多家医院诊为“重症肌无力性眼睑下垂”,给新斯的明、强的松诸药治疗,疗效不持久,反复发作。三代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检神志清,精神欠佳,心肺正常;血、尿常规正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7~1.0DS=1.0,左眼视力0.4~2.0DS=1.0,双眼睑下垂,平视时上睑缘遮盖瞳孔约1.5mm,睑裂宽度缩小,阻断额肌后上睑不能上举,左眼外转轻度受限,无复视象,双眼球无突出及震颤,角膜、虹膜、瞳孔正常,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根据中医理论重症肌无力性眼睑下垂属痿证范畴。辨证为脾肾气虚,疏方如下:黄  相似文献   

14.
男 ,5 2岁 ,2 0 0 2年 3月 1 2日初诊。患者于 2个月前 ,因酒后夜宿野外 ,突发右眼上睑下垂 ,眼向外斜视 ,经市某眼科医院诊断为 :动眼神经麻痹。住院给予西药及局部封闭等疗法治疗 1 5 d未见好转。症见 :右眼上睑下垂 ,不能睁眼 ,右眼球外斜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角膜反射存在 ,舌淡苔薄白 ,脉象沉缓。中医诊断 :上胞下垂。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下陷 ,肝肾不足 ,风寒阻络。治宜补气升阳 ,滋养肝肾 ,祛风通络。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牵正散加味 :黄芪30 g,党参 1 5 g,当归 1 0 g,白术 1 0 g,升麻 6g,柴胡6g,陈皮 6g,甘草 6g,全蝎 6g,僵蚕 1 0 …  相似文献   

15.
自拟蜈蚣散处方组成:蜈蚣20g(每条重约1g)僵蚕50g 红花30g。以上3种药置瓦上焙焦黄,共研极细末,分成20小包,每包5g备用。服法:每日早晚各1包,用5g红参蒸水适量,送服蜈蚣散。 例1 男,56岁。因右眼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复视10天于1986年9月1日入院。查视力右5.2,左5.1,双眼近视力均为5.0。右眼上睑下垂,眼呈闭合状,眼球仅能外展和内下转,向内、内上、外上、外下转均受限,第一眼位外斜约15°,瞳孔开大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常见眼睑疾病 ,提上睑肌手术是常用治疗方法。我们从 1 986年以来对重度上睑下垂病例采用提上睑肌组织瓣缩短、徙前术治疗 ,观察远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眼科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的住院患者。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3 6例 43只眼。其中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1 2~ 5 0岁 ,平均 1 6 3岁 ;提上睑肌肌力 0 5~ 3mm ,平均 2 3mm。全部病例Bell氏现象正常 ,无上睑迟滞现象。术后随访观察 3~1 6年。1 2 手术方法以外路为主的内、外路结合法 2 1 画皮肤切口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率越来越高,我科对本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取得明显疗效。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2003年3月~2005年6月共治疗腱膜性上睑下垂病例22例30眼,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8岁~75岁。外伤导致10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车祸占大多数;年龄因素12例,其中双眼发病者8例。上睑下垂程度测定:轻度(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以上)者8眼。中度(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和瞳孔1/2之间)者15眼。重度(上睑缘低于瞳孔1/2)者7眼〔1〕。提上睑肌肌力测定:用拇指用力按住患者眉弓上缘,消除额肌对上眼睑的作用。嘱病人用力向下…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1例报告朱丽患者女,10岁,自幼右眼上斜视并逐年加重,但无复视,以右眼上斜视于1988年4月22日经门诊收住院治疗。入院体检: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4.0(不能矫正),左眼5.2。33cm角膜映光:右/左45°,左眼为注...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术后发生上睑下垂是少见的并发症 ,对1 992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在我科住院行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出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上睑下垂38例患者 ,就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预后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38例 ( 38只眼 )中男 1 8例 ,年龄 6 2~ 88岁 ,平均 70 5岁。 30只眼为球周麻醉 ,采用 2点注射法 ,每点注射麻醉药 2ml。 8只眼为球后麻醉 ,注射麻药3ml。上直肌附近少许浸润麻醉。麻醉药用 2 %利多卡因和 0 75 %布比卡因各半加透明质酸酶 5 0 0u。38例患者术前无上睑下垂并排除全身疾病引起的上睑下垂。术后患眼上睑缘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上睑下垂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尤其是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仅影响美观 ,而且容易造成形觉剥夺性弱视 ,应早期行手术矫正。常规矫治手术主要有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悬吊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 ,前者术后往往会出现欠矫 ,后者由于改变了上睑的运动方向而影响美观 ,并且远期回退较大。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作者采用节制韧带悬吊加提上睑肌缩短术可改善上述缺点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3 3例 5 6只眼为我院眼科住院病例 ,其中男 1 8例 ,女 1 5例 ;双眼 2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