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变革、文化转型,人们的道德观念尤其是性道德观念正处于转变时期,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性道德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性道德应是以个人快乐为主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型道德,社会主义性道德坚决反对婚外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性伦理是以性道德为研究客体,关于性关系和性道德的理论体现。基于人类之性的生物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三种存在方式,人类性伦理原则构建应依据生理尺度、爱情尺度和社会尺度。生理尺度是性伦理原则构建的第一个尺度,即性伦理的构建,不仅要考虑性作为繁育手段的功能,还要基于人的幸福感的获得。爱情尺度是性伦理原则构建的第二个尺度,即符合道德的性关系应以爱情为基础。社会尺度是性伦理原则构建的第三个尺度,即人类的性受到社会伦理的评判和制约。生理尺度是"不变的道德",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性伦理原则构建的首要依据;爱情尺度和社会尺度是"可变的道德",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化,是性伦理构建的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传俊 《中国性科学》2012,21(6):70-I0001
性道德是人类调整两性之间性行为的社会规范总和.文明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加强性道德的调节作用,构建科学的性道德体系.它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由性道德意识现象、性道德活动现象和性道德规范现象有机构成的. 性道德意识现象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性道德实践和研究探索中所形成的具有善恶价值取向的心理过程和理论体系.如性道德观念、性道德情感、性道德信念、性道德理想等,它是以个体性道德意识的形式表现的. 性道德活动现象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性道德观念、性道德原则和规范围绕善恶进行并以其标准评价的实践活动.如性道德教育、性道德修养、性道德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李智超 《中国性科学》2011,20(10):32-35
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对"性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基于美国社会的大型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宗教是如何作用于性道德,试图理清宗教形塑个人"性道德"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层面的宗教因素明显大于个人宗教观对"性道德"的影响;相对与男性而言,女性的"宗教观"对其"性道德"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大学生性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红梅  赵娟 《中国性科学》2008,17(11):36-40
本文在时本地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指出地方高校大学生性道德存在的问题是:性与爱的分离、性与婚姻的背离、性责任感缺失和性贞洁观的迷失,这既与长期以来高校传统德育对婚恋观、情感教育的忽视以及性教育的缺乏有关,又与大学生受到多元性文化的影响有关.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承担起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重担:在德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良好性道德观的形成;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性与性文化     
彭或华 《中国性科学》2013,22(1):I0001-I0001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性的探索,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陛文化,性文化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具有繁衍功能。生命起源于阴阳,性是人类繁衍、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性又具有社会功能,男女组成家庭后,就要有专一的性,在忠诚、专一、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文化。性是人类文化的两大起源之一。文化的定义全世界有二百种以上,但最简单明了的定义是:文化是人们对其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改造。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是饮食,二是性。人类借饮食以维持生命和生存;男女借性以繁衍后代,保证生命传承和永续发展。所以,饮食和性是人类生活的两大基本需求,也是文化的两个最基本的起源。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开篇,到楚辞、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种文学中,无不渗透着两性情爱的描写,瑰丽的文学中闪烁着性爱的光芒,这性爱就是人性中的光辉!性影响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性是为生育服务的,性问题也是影响人类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使在原始社会群婚杂交的情况下,也有“性禁忌”。氏族和部落在大型的狩猎、战争中严禁发生l生交关系,违者处死,这是防止内部囚争夺异性斗争而削弱力量。人类的性生活应该在婚姻内发生,夫妻关系包括爱情关系、经济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和性关系,其中爱情关系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情号眭应是统一的,人的性行为如果不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上,那只是动物性的发泄。当今社会,面临多元文化现象,婚姻呈现五彩斑斓,婚姻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文化主体——儒教文化的性道德观的发展为基础,探讨我国古代传统性道德的贞操观、爱情观及生育观的历史演变,剖析传统性道德观对现代青少年性道德认识、性道德情感及性道德意志等性道德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当代青少年性道德心理发展现状,多方面探讨实施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对策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历来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当代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于1987年发表了《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一文,从我国国情出发,精辟地阐明了青春期教育“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文章强调指出“在介绍性知识的同时,着重进行性道德的教育”,“要使他们懂得性行为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自我控制的意义,懂得正确对待性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我国的性健康教育和西方以性自由为出发点的无道德价值指导的性教育明确又严格地区分开来。10年过去了,在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严峻和性自由腐朽生活方式对我国社会的消极影响日趋严重的今天,重温吴阶平教授的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献,更使我们深感其高瞻远瞩和语重心长。可以确切地认为,这篇文章对今天来说,有着比10年前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为此本刊重新发表吴阶平教授的这篇重要文章,以使从事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的同仁和广大有关读者从中获益,从而有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看,女性解放运动确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男女构建的社会秩序正孕育和滋生着诸多新的危机:其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加速了社会的不婚化;其二,因为婚姻的不稳定,也加深了社会的孤独感。本着促进两性健康、婚姻和谐的目的,应冷静分析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其确有维系婚姻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社会应给予女性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力。选择参与社会和愿意回归家庭的女性,在社会中都应受到尊重,因为两者都是人本主义文化和精神的彰显与回归。  相似文献   

10.
面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当今大学生的道德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中在性道德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现今大学生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网络、影视媒体、性教育不完善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性道德观念普遍缺失并体现出冷漠性、矛盾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为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提出科学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伦理、性法制、性美学等内容。它不仅仅只包括解剖和生殖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强调两性之间态度的发展和指引。它是发扬人的性行为的、支持美满家庭生活的,并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的教育。它意味着一个整体生命发展成为健全并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是与家庭生活和性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的——性教育即是人生教育。因此有些国家,如美国,即将这种以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性健康教育称为家庭生活教育、性教育、家庭卫生或婚姻教育等。家庭生活与性教育是一个男人或女人的教育。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性教育的知识内容被化分为三个层次:性心理、心理知识是基础与依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卫生事业是具有福利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这给卫生劳务消耗的补偿,提供了新的思路。麻风防治工作主要是以社会防治为主;开展皮肤病门诊主要为了及时发现病人,其经济效益甚微,而医疗任务要兼顾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防治的经济效益大大低于成本,工作任  相似文献   

13.
韩黎 《中国性科学》2011,20(3):26-29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性道德价值观现状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婚恋价值观量表、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量表对四川三所不同类别高校298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和性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婚恋观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中间手段和现实发展两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较高的相关性((P<0.05,P<0.01);回归分析表明,婚恋价值观可以解释19%的性道德价值观的变异。结论: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显著相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将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从而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性道德教育——当代德育教育的新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树萍 《中国性科学》2007,16(12):35-37
性道德教育是一个敏感而全新的课题,又是回避不了的,性道德具有社会性、自然性和隐秘性,大学生的性道德出现了新变化,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身心健康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1性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的教育培养,使他从一个按性本能行事的自然人逐步变成一个按性社会规范行事的社会人。因此,性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一种社会化过程。所谓的“性本能”,按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人类生命力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冲动力。他把这种冲动力叫做“力比多”(libido),中文译作“原欲”。所谓的“性社会规范”,就是用来规范和压制人的这种“原欲”的规矩和戒律。例如性道德、性法律以及有关性的宗教戒律和民族习俗等等。性的原始冲动是本能的、非理性的,它只按快乐原则行事,而性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初期就存在自发形式的性禁忌,它是建立在遗传基因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基础之上的.从古至今发生在少数人中的乱伦现象,不能使整个人类形成一个杂乱性交阶段.摩尔根模式是一种先验理论的产物,这种先验理论模式,不仅难以客观地反映、概括多样、曲折、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性、婚姻、家庭的演化的历史进程,还传播了一种先验理论的模式化的思维路线、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贲雅利 《中国性科学》2005,14(11):36-37
近年来,青少年未婚妊娠、堕胎、性病等现象日益严重,且呈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呼声、时代的课题,世界各国对此都在探索之中。思考和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探讨我国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性道德教育尤显重要和迫切。1加强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青少年堕胎日益增多的现状和原因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400万少女非意愿妊娠、440万少女堕胎,占全部流产者的50%;2004年我国人工流产179.3万例,青少年就占25%。长春市少女救助中心成立三个多月,已接到1000多个咨…  相似文献   

18.
<正>性学是一门介于多种学科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性学研究对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事男科工作22年以来,笔者在诊疗救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关于性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性观念、性道德、性行为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比过去,现在人们对性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性行为也比较随意,影响着人们的三观。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和社会问题,诸如早孕、流产、多伴侣性交、婚外性行为,性健康意识缺失导致性疾病流行,性疾病发病低龄化、快速化等新问题。人类的疾病与时代密切相关,在一个充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性科学》2015,(10):98-102
基于全国范围4565名17~24岁青少年的调查证实,青少年的性道德观总体积极向上,对爱情原则、自愿原则、责任原则、忠诚原则四项核心性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度高,尤其对责任原则和自愿原则的认同度最高;同时存在多元化现象,体现为对"一夜情"、性伴侣随意更换的部分肯定以及部分否定性伴侣的唯一性等方面。加强性道德教育是引导更多青少年回归、认同社会主流性道德观的迫切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相关教育分支应合力推进性道德教育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学六年级学生性意识发展及其与性道德冲突的关系。方法:问卷调查。结果:①小学六年级学生性认知与性体验相关显著;性意识总分与性道德冲突相关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性态度与性道德冲突相关显著,性体验与性道德冲突相关显著。②小学六年级学生性意识总分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性态度、性体验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性道德冲突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结论:小学六年级学生性意识与性道德冲突相关,其中性态度、性体验与性道德冲突相关显著;性态度、性体验、性道德冲突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