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检测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中calpain-Ⅰ、calpastatin和caspase-3的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它们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43例,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15例,阵发性房颤(阵发房颤)组8例,永久性房颤(永久房颤)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患者的calpain-Ⅰ、calpastatin和caspase-3的蛋白含量;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患者左心房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1)永久房颤组的calpain-Ⅰ含量增加到(344.0±101.9)%,caspase-3含量增加到(394.0±99.4)%(P<0.01),calpastatin含量降低到(27.0±12.8)%(P<0.01);而阵发房颤组的各蛋白含量则无明显变化;(2)永久房颤组左心房心肌细胞AI为(24.6±9.1)%,明显升高(P<0.01);(3)在永久房颤组中,calpain-Ⅰ和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AI分别与左心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calpastatin的蛋白含量却分别与两者呈明显负相关(P=0.007,P=0.001);(4)calpain-Ⅰ的含量分别与caspase-3的含量、AI呈明显正相关(均为P<0.01);而calpastatin的含量分别与calpain-Ⅰ、caspase-3的含量明显负相关(均为P<0.01)。结论永久房颤时,左心房组织心肌细胞凋亡增加,calpain-Ⅰ、caspase-3、calpastatin蛋白表达出现变化,并且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可能形成一个体系,使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促使房颤发生和持续存在,可能是房颤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lpainI蛋白和细胞调亡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关系和作用。方法选择行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取其左心房组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calpainI蛋白含量;用TUNEL法检测左心房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calpainI蛋白含量明显增加(344%±101.9%,P<0.001);AI明显升高(24.6%±9.1%,P<0.01)。CalpainI的蛋白含量和AI分别与左心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0.001);且CalapinI的蛋白含量与AI亦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慢性房颤时左心房组织中的calpainI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凋亡均增加,两者之间有协同作用,恶化心房的结构和功能,促进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calpain-Ⅰ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calpain-Ⅰ和肌钙蛋白I(cTnⅠ)的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calpain-Ⅰ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calpain-I蛋白含量增加到(344±101.9)%(P<0.01);cTnI的蛋白含量则降低到(45.0±13.4)%(P<0.01).②Caf组calpain-Ⅰ的mRNA表达为2.49±0.86,比Paf组的(1.23±0.31)和RSR组(0.89±0.23)的明显增加(均P<0.01);calpain-I的蛋白含量与cTnI的蛋白含量也呈明显负相关(r=-0.898,P<0.01).而Paf组calpain-Ⅰ和cTnⅠ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③Caf组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和mRAN水平的表达分别与左心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Caf时左心房组织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A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在慢性风湿性心房颤动左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调亡在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房中caspase-3和Bc l-2的蛋白含量及其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SN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中取左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的caspase-3和Bc l-2的蛋白含量;应用TUNEL法检测心房肌细胞凋亡,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①与SNR组比较,CAF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增加到394%±99.4%(P<0.001);Bcl-2蛋白含量则降低到32.8%±15.9%(P<0.001),而PAF组的各蛋白含量则无明显变化;②CAF组左房心肌细胞AI为24.6%±9.1%,明显高于SNR组和PAF组(P<0.01)。③CAF组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及AI分别与左房内径、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Bc l-2的蛋白含量与左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④AI与caspase-3、Bc l-2的蛋白含量分别呈正、负相关;P均<0.05。Caspase-3的蛋白含量与BCL-2的呈负相关,P<0.05。结论CAF时,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和Bc l-2蛋白表达降低导致的细胞凋亡可能是AF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蛋白在心房颤动(房颤)病人中的表达,探讨TIMP-3蛋白在房颤结构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2例接受瓣膜病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窦性心律组17例和永久性房颤组1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右心房TIMP-3蛋白表达,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颗粒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永久性房颤组患者心房TIMP-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血浆hs-CRP显著增高(P<0.01),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s-CRP组(≥5 mg/L)和低hs-CRP组(<5 mg/L),结果 高hs-CRP组患者心房TIMP-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hs-CRP组(0.61±0.22 vs 0.40±0.18,P<0.05).永久性房颤组患者心房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且TIMP-3蛋白表达和心房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5).结论 房颤患者TIMP-3蛋白表达上调与炎症有关,其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参与房颤的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 33例风心病二尖瓣病变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测量ERK2 mRNA和激活的ERK2 蛋白相对表达量 ,测定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和胶原纤维容积分数 (CVF)。结果 :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CVF、AngⅡ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10 .4 4 %±1.83% ,15 .0 1%± 2 .30 %vs 7.4 8%± 1.2 6 % ;10 .17± 1.73,12 .13± 1.95vs 6 .6 9± 1.18ng/mg,P均 <0 .0 1) ,而慢性房颤患者的CVF、AngⅡ又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 (P <0 .0 1,P <0 .0 5 ) ;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ERK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1.2 0 9± 0 .2 85 ,1.30 5± 0 .2 6 3vs 0 .92 3± 0 .2 71;P <0 .0 5 ,P <0 .0 1) ,而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间质细胞激活的ERK2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0 .2 5 2± 0 .0 75 ,0 .2 88± 0 .0 6 3vs 0 .175± 0 .0 74 ;P均 <0 .0 1) ,而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心房间质ERK途径的激活是风心病房颤患者心房纤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伴发心房颤动(房颤)以及未伴发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在左、右心房中的不平衡表达.方法:取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疾患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左、右心房组织标本,共39例,其中慢性心房颤动患者25例(房颤组)、窦性心律患者14例(窦律组),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检查,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每例患者左、右心房Ang Ⅱ 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T1和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示窦律组患者右心房ATI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左心房(P<0.05),右心房AT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左心房(P<0.05);房颤组患者右心房AT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左心房(P<0.001),右心房AT2 mRNA表达水平高于左心房(P<0.05).房颤组患者左、右心房AT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值较窦律组有升高趋势(P>0.05).两组患者左、右心房AT1和AT2(与内参比较)均显示蛋白印迹.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以心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并以左心房改变最为明显.两组患者左、右心房AngⅡ受体表达均不平衡,房颤组患者左、右心房表达不平衡较窦律组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实验犬心房组织Ⅰ型胶原(Col Ⅰ)、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LMP-2)的基因表达与纤维化及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心室快速起搏致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Burst 刺激诱发房颤,Mallory 染色测定纤维化程度,RT-PCR 和免疫组化检测左右心房各基因的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67.4±6.0)%降至(29.2±7.8)%;发生房颤及持续性房颤分别由2只和0只增至7只和5只,房颤持续时间由(0.57±0.57)s 延长至(462.12±181.43)s;左右心房纤维化程度分别增加268.8%和190.35;Col Ⅰ及 MMP-2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在左、右心房中,Col Ⅰ mRNA 和蛋白表达分别上调56.2%、132.2%和37.4%、78.0%,MMP-2则为100.0%、115.7%和65.7%、96.8%);TIMP-2的 mRNA 在左心房中下调46.3%,蛋白表达在左、右心房中均无明显改变,但 MMP-2/TIMP-2和其蛋白表达在左、右心房中分别显著升高285.3%、143.8%和106.1%、134.7%;在心衰组中,房颤持续时间与左心房纤维化程度、Col Ⅰ的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同时左心房MMP-2/TIMP-2比值与 Col Ⅰ的基因表达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 MMP-2、TIMP-2和 Col Ⅰ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心衰时房颤发生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而 MMP-2/TIMP-2的失衡引起 Col Ⅰ的分子重构,可能是心衰时发生心房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房颤与心房肌细胞重构的关系。方法: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房颤及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3组病人右心耳组织少许,利用TUNEL法观察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房颤患者(B、C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比窦性心律者(A组)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对19.68%±15.36%,P均<0.05;凋亡指数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心房肌细胞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是慢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收缩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心房肌组织细胞学重构的关系。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及房颤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三组患者右心耳少许,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利用TUNEL法标记心房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B、C组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如心肌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细胞收缩成分减少、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水肿、坏死表现;C组变化更明显。B、C组细胞凋亡指数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vs19.68%±15.36%,P均<0.05);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其凋亡指数越高。结论:心房肌的组织细胞学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骨膜蛋白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心房纤维化水平及手术消融术后房颤再发的关系。方法 6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瓣膜病患者以及10名心脏移植供体捐赠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3名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手术消融治疗,并随访1年。60例瓣膜病患者被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20例,阵发性房颤组15例,持续性房颤组25例。10名心脏移植供体捐赠者为对照组。免疫印迹法用于评估心房组织TGF-β和骨膜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评估心房纤维化水平。结果持续性房颤组TGF-β和骨膜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P0.01);房颤患者骨膜蛋白的表达与左心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呈明显正相关(r=0.53,P0.01和r=0.27,P0.05),与射血分数呈明显负相关(r=-0.44,P0.01);右心耳组织中检测出的羟脯氨酸含量与胶原容积分数一致,在对照组、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中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并与TGF-β和骨膜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消融术后复发组TGF-β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23)。结论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中TGF-β和骨膜蛋白表达量的上调与其心房纤维化的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对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肌细胞凋亡和溶解的影响.方法 21只犬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β3AR抑制剂组.无菌条件下行开胸手术,植入高频起搏器(600次/min)行心房快速起搏3周,建立房颤犬模型.β3AR抑制剂组于术后1周经皮下给予β3AR抑制剂(L748337)2 μg·kg-1·h-1,直至起搏3周结束.分别于起搏前、起搏3周后测量各组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和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耳最大容积(LAAVmax)、左心耳最小容积(LAAVmin)和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并检测各组犬房颤诱发率.采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犬心房肌病理组织改变和凋亡指数.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组犬心房肌β3AR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犬心房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1/2、c-jun蛋白表达.结果 心房快速起搏3周后,对照组犬LAVmax、LAVmin、LAAVmax和LAAVmin明显增大,LAEF、LAAEF显著减小(P<0.01),心脏功能明显降低,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β3AR抑制剂组犬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房颤诱发率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犬心房肌凋亡指数和肌溶解心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β3AR抑制剂组凋亡指数和肌溶解比率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犬心房肌β3AR、ERK1/2、c-jun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β3AR抑制剂组β3AR、ERK1/2、c-jun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房颤犬心房肌β3AR表达显著增加,并能通过上调ERK1/2、c-jun蛋白表达促进心房肌细胞凋亡和肌溶解.β3AR抑制剂够通过抑制房颤犬心房肌ERK1/2、c-jun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房颤犬心房结构重构,改善心房功能,有效控制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实验犬心房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与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变化的意义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26只,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n=11)及治疗组(n=9)均植入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次/min),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器植入前3 d至起搏8周,每日给予卡托普利50 mg,每日两次,口服.起搏8周后处死动物,分别于左、右心房、心耳取材,测定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心房组织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变化.对照组(n=6)未植入起搏器,与起搏、治疗组同步行相应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左、右心房心肌AngⅡ浓度显著升高(左心房12.46±2.64对9.88±1.61;右心房11.38±3.77对7.49±1.65,P<0.05).而治疗组起搏8周后,左、右心房心肌AngⅡ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低于起搏组(左心房9.68±1.82对12.64±2.64;右心房7.12±1.01对11.38±3.77,P<0.05);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8周后,左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升高达95.35%(0.84±0.33对0.43±0.02,P<0.01),右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0.34±0.09对0.35±0.02,P>0.05).治疗组起搏8周后,左心房整合素β1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低于起搏组(0.27±0.03对0.84±0.33,P<0.01)及对照组(0.27±0.03对0.43±0.02,P<0.01).对照组及起搏组左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右心房,但右心房整合素β1mRNA转录水平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长期快速起搏实验犬心房组织AngⅡ含量增高,整合素β1基因表达明显增高;(2)卡托普利可抑制慢性房颤实验犬心房组织RAS激活,抑制整合素β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probucol)对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组(n=7)和普罗布考组(n=7).无菌条件下开胸后在犬右心房缝植4对心外膜记录电极,电极尾端经皮下由犬背部穿出;在右心耳缝植螺旋型起搏电极,连接实验用AOO高频起搏器(400次/min),心房快速起搏6周,建立房颤犬模型;假手术组犬仅缝植心外膜记录电极和起搏电极但不起搏;对照组及普罗布考组犬心房快速起搏6周;普罗布考组于起搏前一周开始服用普罗布考(100 mg·kg-1·d-1),直至起搏结束.TUNEL法检测心房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印记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lpain Ⅰ表达;比色法检测心房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抗超氧阴离子(抗O2-)水平;于起搏前、起博6周后,经心外膜电极记录各组犬房颤诱发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犬相比,对照组犬左、右心房肌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44.3±9.7)% vs (1.36±0.70)%,(42.1±11.9)% vs (1.07±0.50)%,P<0.01],心房肌caspase-3、bax和calpain Ⅰ表达明显上调(P<0.01),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对照组犬相比,普罗布考组犬左、右心房肌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21.4±5.8)% vs (44.3±9.7)%,(20.1±6.1)% vs (42.1±11.9)%,P<0.01],calpain Ⅰ、caspase-3和bax表达显著下调(P<0.01),bcl-2表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犬相比对照组犬心房肌MDA水平明显增加(P<0.01),T-AOC、抗O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犬相比,普罗布考组犬心房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T-AOC、抗O2-水平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和普罗布考组起搏后房颤诱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起搏前显著增加(P<0.05);起搏后普罗布考组房颤诱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房颤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1).结论 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增加bcl-2表达,降低calpain Ⅰ、caspase-3和bax表达,阻止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房颤犬心房肌细胞凋亡,对房颤心房结构重构防治有益,能够减少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西拉普利和缬沙坦对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肌钙激活蛋白酶(calpairIs)mR-NA和蛋白表达及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 27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西拉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对照组、西拉普利组和缬沙坦组犬以400次/min心房快速起搏6周,建立房颤犬模型.假手术组犬埋植起搏器后不起搏.测量左心房容积及收缩功能变化,记录房颤诱发及维持情况,检测心房肌calpains mRNA和蛋白表达,观察心房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西拉普利组和缬沙坦组犬心房肌calpain I mRNA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各组犬心房肌calpain I蛋白表达与肌溶解高度相关(r=0.89,P<0.01).各组犬心房肌calpainⅡ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西拉普利组和缬沙坦组犬心房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显著减轻,左心房及左心耳容积明显减小,左心房收缩功能显著增强,房颤诱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降低.结论 房颤犬心房肌calpain I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西拉普利和缬沙坦能明显抑制房颤犬心房肌ealpain I表达,防治心房结构重构,减少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的发生过程中是否存在心房肌的纤维化,以及TGF-β1/TAK1信号系统在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Group S)和快速起搏组(Group P).给予兔左心房心外膜电起搏,以900次/min高频起搏,建立房颤模型.起搏前后及房颤后记录心电图.取兔心房组织,观察细胞结构变化(HE染色),比较左房重量指数及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Masson染色),免疫组化、Westen-blot检测TGF-β1、TAK1蛋白表达水平,PCR检测TGF-β1mRNA、TAK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起搏兔的左房重量、左房重量指数明显高于Group S.Masson染色显示起搏兔的左心房心肌间质胶原显著增多.②起搏组的TGF-β1、TAK1的表达明显高于Group S.③在起搏组中,代表心肌纤维化的心肌间质胶原及LAWI与TGF-β1、TAK1的表达密切相关(P<0.05),其中与TGF-β1呈正相关(R2=0.72,P<0.05),与TAK1亦呈正相关(R2=0.762,P<0.05).结论 心房颤动在发生早期即存在心房组织的纤维化.快速起搏诱导的心房颤动早期,TGF-β1/TAK1通路信号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GF-β1/TAK1通路信号可能是心房纤维化信号途径之一,可能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经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右心耳肌组织,按有无房颤病史分为房颤组(15例)和无房颤组(15例)。Masson染色测定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RT-PCR方法检测整合素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无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增大[(4.96±0.50)mm vs (4.15±1.04)mm.P<0.05];房颤组患者CVF较无房颤组明显升高(42.38±9.79 vs 11.67±3.35,P<0.01);与无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整合素β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0.43±0.03 vs 0.36±0.02,P<0.05;1 724.33±91.07 vs 853.13±30.34,P<0.01)。整合素β1蛋白与左心房直径(r=0.879,P<0.01)、房颤持续时间(r=0.830,P<0.01)及CVF(r=0.770,P<0.05)呈正相关。结论慢性房颤时,整合素β1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整合素β1可能参与房颤时心房的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探讨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心房纤维化关系的分子机制.方法 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bFGF、α-SMA和PCNA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均为P<0.01);持续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0.01).心房组织CVF与左心房内径(r=0.320,P=0.005)、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390,P=0.010).与窦性心律组相比,bFGF、α-SMA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P<0.01)中均显著上调,持续件房颤组相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亦明显增高(P<0.05~0.01).同时bFGF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W(r=0.330,P=0.004和r=0.292,P=0.013)、房颤持续时间(r=0.330,P=0.005和r=0.299,P=0.010)及左心房内径(r=0.342,P=0.003和r=0.285,P=0.015)呈正相关.结论 心房组织中bFGF、α-SMA和PCNA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醛固酮水平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mRNA表达与房颤时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者12例,慢性房颤(≥6个月)者13例。上述患者均于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留取相关资料,于手术时同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用VG染色法对胶原容量分数(CVF)半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CYP11B2mRNA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左心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心房肌组织醛固酮水平和CVF均明显增加(P均〈0.001);心房肌组织CYP11B2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P〈0.001);上述指标无论是在窦性心律时还是在房颤时其在左右心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F和左心房内径显著正相关(r=0.845,P〈0.001);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左心房内径(r=0.814,P〈0.001)和CVF(r=0.885,P〈0.001)均呈明显正相关;CYP11B2mRNA表达量和CVF亦呈明显正相关(r=0.757,P〈0.001)。结论心房颤动时心房结构重构与其组织醛固酮水平增加和CYPI1B2mRNA表达增加有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能在阻止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进程上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