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盛 《家庭中医药》2006,13(7):55-55
不少市民喜欢在家里放些中药补品,平时吃一吃,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不过,补药的吃法与保存可不能随意,学会科学服用和保存才能发挥中草药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也谈中药汤剂的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中药汤剂的服法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大勤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延长了患病时间,增添了病人的痛苦。汤剂的服法与患病的部位、汤剂的类型、温度、时间、禁忌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此,本人就以下几点,谈谈...  相似文献   

3.
中药汤剂服法为中医辨证论治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临床的疗效。对古今医者有关服法方面的论述及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提出了汗、下、消、清、补五法较佳的服药时间及服药次数,并首次将二者的结合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儿童服用中药,采用温服为好,一般温度在20~30℃之间为佳。不可冷服,否则易伤其阳气,日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火伤其脾胃,引起腹痛。药液亦不可过热,以防烫伤患儿食道。特殊情况,可采用寒药温服、热药冷服的服药法。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肠胃吸收功能较差,而排泄较快。为了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需要采用少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能否良药不苦而利于病这一问题,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中医同道,深为中医病员越来越少,中医市场越来越小而焦虑.究其原因,人们畏惧中药的苦涩难咽,不得已才用中药治疗,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很难坚持许久.因此,中药剂型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正确的服药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荣谦 《光明中医》2010,25(8):1516-1517
<正>1煎药前的准备1.1煎药的器具的选择目前各地使用的煎药器具有砂锅、铁锅、铜锅、铝锅、搪瓷杯、不锈钢锅等。各种器具性能不尽相同。1.1.1铝锅不耐强酸和强碱,从pH1~2或pH9~10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故对酸碱性不很强的复方仍  相似文献   

9.
中药煎剂服法与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宜玲 《光明中医》2010,25(3):516-517
用药剂型、服法、时间不同,显示疗效亦异。临床工作中,通过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药,并用"天人相应"理论、"六经欲解时"理论,结合药物特性及不同病位指导患者选择最佳时间、方法服药,更好地发挥了中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发展的方向之一,它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中药系列产品。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饮片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桂枝汤及其服法谈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琪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3):183-183
桂枝汤是仲景为太阳中风而设之方,主治营弱而卫强的外感风寒表虚证,症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以治卫强;芍药苦平,补益阴血,以治营弱;生姜辛散,以助桂枝散邪;大枣甘温,以助芍药养阴;炙甘草调和诸药。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其服法有以下特点:①药后啜粥:可以助药力,益胃气,易汗出。②温覆微汗:温覆能助卫阳,利于出汗;微汗是防过汗伤正或发汗太骤,驱邪不尽。  相似文献   

12.
汤剂是传统的剂型,临证必须因人、因证、因药恰当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在长期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煎药必须了解药性掌握适当火候对火候的控制则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解表药应当用“武火”煎,时间不宜太长(煮沸后约10分钟即可)。滋补药煎煮时间应当稍长,用“文火”慢慢煎煮,一般为煮沸后30~40分钟,这样方可煎出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疗效。2根据药物性质采用不同方法先煎药物:此类药物分别为矿物、贝壳、角质等类药物,应先前20分钟左右,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再者,川乌、草乌、附子先前30分…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中的胶类、糖类药物,一般都因粘性大,入煎时容易与其它药物粘附在一起,甚至沉结锅底烧焦,丧失药效而采用烊化冲服的服法。这样可避免影响其它药物成分的溶出,保证疗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胶类或糖类药物须另单独加热溶化,需另备器皿,另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是一伟大的宝库,服用中药是治疗疾病的常用途径。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不仅应了解患者的诊断、治疗原则、病情变化,还要掌握药物的性能、用法、适应症与禁忌症。祖国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因此除做好常规护理外,应重视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只有这样才能因病施护。  相似文献   

15.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适当的忌口。本文讲述了常用中药配方的饮食禁忌。  相似文献   

16.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适当的忌口.本文讲述了常用中药配方的饮食禁忌.  相似文献   

17.
丁立云 《光明中医》1995,(1):F003-F003
浅谈中药方剂剂型与服法丁立云(北京中医医院,100010)方剂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辨证审因决定治则之后,按"君臣佐使"的原则处方制药,方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常根据病邪侵犯的病位、病证的虚实、病程的长短选择方药剂型。丸、散、膏、丹等中成...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中药的不良反应 ,是指中药对机体产生的除治疗作用以外的毒性作用、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一般认为中药大多是植物、动物药 ,性平 ,毒性小。但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1 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1.1 用量过大 每味药都有其一般 (常用 )用量 ,这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药量不足 ,达不到治疗效果 ;剂量过大 ,则易发生不良反应。一般地说 ,副作用与剂量成正比。如治外伤、妇科血证等的云南白药 ,超服可引起头晕眼花、心悸呕吐、烦躁不安、舌及全身发麻、胸闷气短、口唇青紫等[1] 。威灵仙煎服过量可致低血容量性休…  相似文献   

19.
高家鉴 《养生月刊》2003,24(8):340-342
看中医往往要服用中药汤剂,中药汤剂俗称煎药,其煎煮效果如何与煎煮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从中医师处方,到药材质量,规范调配,层层把关,步步到位,若最后煎煮这一关未能把好关,方法不当,则药效  相似文献   

20.
谈止痛中药的应用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使用止痛中药治疗痛证时,应视疾病的标本缓急,在标本同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指导下用药。并注重调和气血,根据疼痛不同部位选用药物,利用配伍扩大止痛中药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