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先涛  孙结球 《安徽医药》2013,17(11):1965-1966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33例因肺心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1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种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非消化道出血性死亡、体重降低、心律失常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性死亡、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有2例(10%),死亡1例(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有5例(38.46%),死亡4例(30.77%),实验组在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泮托拉唑能很好的预防肺心病呼吸衰竭加重期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能降低由于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56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单纯上消化道出血118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重点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而肝硬化更易发生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致消化道出血死亡率为63.89%,高于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死亡率16.67%和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预防发生脑梗死,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应进一步研发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清Fractalkine(FKN)浓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发病3d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分别按梗死体积、梗死部位及预后评估分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1-3d、7d、14d和28d的血清FKN浓度,与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FKN浓度与脑梗死体积、梗死部位、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各时点的血清FK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于病后7d达高峰值;血清FKN浓度在大梗死组、皮层及伴皮层下梗死组高于其他组;依赖组各时点血清FKN浓度均高于独立组。结论FKN可作为脑缺血炎症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FKN浓度与脑梗死灶的体积、部位及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天,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死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死5例,(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1.67%)。对照组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治疗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输血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18例,发病率为14.51%(18/124),输血14例,平均输血量为(343±199)ml,死亡率为4.03%(5/124)o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发病率为5.07%(7/138),输血3例,输血量均200ml,死亡率为1.44%(2/138)。结论奥美拉唑可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发病率,减少临床输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TOAST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27例),非心源性脑梗死组(58例),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32例)组、小面积梗死(53例)组.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源性脑梗死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NT-pro-BNP水平不仅能预测脑梗死病变程度,而且有可能预测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的梗死面积和部位的变化,并探讨其与OSAS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并完成睡眠多导监测的6h~3w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神经影像学检查分为:前循环梗死组(n=146)和后循环梗死组(n=54),大面积(≥5 cm) 47例、非大面积(2~5cm及<2 cm)153例,并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2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单纯脑梗死组(n=89)及脑梗死合并OSAS组(n=111).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脑梗死部位、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睡眠参数方而的检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单纯脑梗死组其梗死部位在前循环的有63例(70.8%),脑梗死合并轻度OSAS梗死部位在前循环的有40例(80.0%),合并中度OSAS梗死部位在前循环的有25例(75.8%),合并重度OSAS梗死部位在前循环的有18例(64.3%),四组前后循环中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面积梗死脑梗死组及脑梗死合并OSAS组分别为20例(22.5%)、27例(24.3%),非大面积梗死脑梗死组及脑梗死合并OSAS组分别为69例(77.5%)、84例(7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脑梗死的部位、面积与OSAS的严重程度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脑卒中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兴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159-116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脑CT或MRI证实的MS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35例和同期非MS脑卒中患者19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MS组占92.6%,非MS组占84.6%;近期病死率MS组为24.4%,非MS组为9.7%;MS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发生概率较非MS组升高,脑疝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合并急性脑卒中以急性脑梗死多见,并发症多,近期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均接受平喘、镇咳、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H2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为(15.23±3.25)h短于对照组患者的(20.67±4.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乏力1例、腹泻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2受体阻滞剂能够快速止血,改善预后,具有显著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洛他唑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合并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A组,n=60):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天.西洛他唑组(B组,n=60):口服西洛他唑片100 mg,2次/天.观察随访疗程为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消化道事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3%vs.86.67%),P>0.05;治疗后,B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1.02±0.19vs.1.20±0.18),P<0.05;B组消化道事件显著低于A组(1例vs.9例),P<0.01.结论 合并UGH高危因素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洛他唑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朱婉贞 《中国药业》2007,16(1):51-52
目的 观察国产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7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照组(34例)给予进口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观察两组用药后止血情况、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再出血率为15.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再出血率为6.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再出血率低,且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雅婷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092-209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肌梗死部位、脑梗死部位及确诊脑梗死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患病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意识障碍、低血压、脑梗死确诊时间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心前壁和脑干梗死比例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早期确诊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应用。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本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9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梗死部位无明显差异性,临床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用灯盏细辛40m(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进行疗效评定和显效率、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13%,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率45.55%,有效率82.22%。两组在显效率、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用药安全,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8月-2004年8月的消化性渍疡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7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有48例(17.2%)服用过NSAIDs。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病变大小及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NSAIDs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或糜烂更易多发,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应采取适宜策略降低NSAIDs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学法及免疫法两种粪隐血试验对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CFOBT)及免疫法(IFOBT)粪隐血试验对1159例军队中老年干部(军队组)和3585例地方中老年人(地方组)进行筛检,结果阳性者进一步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①军队组与地方组粪隐血试验阳性分别是144例(12.4%)和246例(6.9%),其中CFOBT阳性为63例(43.7%)和227例(92.3%);IFOBT阳性为118例(81.9%)和109例(44.3%),而双项检查法均阳性分别为37例(25.7%)和90例(36.6%);军队组与地方组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分别有62例(43.1%)和173例(7n3%),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82例(56.9%)和54例(22.0%)。②两组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CFOBT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IFOBT高于C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地方组阳性率比军队组高(P〈0.05)。结论诊断上消化道出血CFOBT优于IFOBT;诊断下消化道出血IFOBT优于CFOBT。同时采用两种粪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及相关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死亡,死亡与如下因素有关: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以及梗死面积大小、梗死部位,主要并发症如昏迷、肺部感染、出血性梗塞有关(均为P<0.05)。结论 发病年龄,既往血管病史,梗死面积大小、部位及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方法按年龄对相关病人分组,,并对诊断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痔疮102例(32.08%),大肠癌88例(27.67%),大肠息肉62例(19.50%),溃疡性结肠炎53例(16.67%),其余少见下消化道出血13例(4.09%)。结论痔疮、结肠癌、大肠息肉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老年人组以痔疮多见,而青年组则以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探索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38例脑出血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胃肠出血组死亡率87.5%,无胃肠出血组死亡率26.32%;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有时手术有望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9.
申道君  李文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74-2174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预防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普奈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葡醛内酯治疗,观察20个月,比较两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发生情况、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20个月,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28.8%)明显低于对照组(48.0%)(χ2=3.96,P〈0.05),但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奈洛尔对预防门脉高血症消化道初次出血有明显疗效,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1对象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证实。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0~75岁,平均为(62±4)岁。梗死部位:脑叶梗死10例,丘脑梗死8例,基底节梗死54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7例,均无肾脏疾病病史,肾功、尿常规等检查均正常。采用随机方法将80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肾功、梗死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