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FFA及视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婷  郝友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27-152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和视野检查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5例患者50只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等,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视盘部分或大部分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伴有相应的视野缺损。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眼底、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特征,探讨其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58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眼底表现以视盘苍白水肿为最常见。视野主要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相对性或绝对性缺损,其中上方缺损9眼(占15.5%),下方缺损21眼(占36.2%)。大部分36眼(62.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视盘缺血区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结论:本组病例42只眼(占72.4%)仅依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可以确定视盘缺血的部位,16只眼(占27.6%)视盘缺血部位的确定需要结合视野检查结果。因此,视野检查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因素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因素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5例(103只眼)的发病特点,以及视野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表现。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52.4岁。8例(10只眼)无原发病,87例(93只眼)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和(或)眼底动脉硬化。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早期视盘全部或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伴有相应的视野缺损。造影晚期视盘荧光形态有多种表现形式,缺血区呈强荧光者76只眼(  相似文献   

4.
高波  袁铸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4):345-346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神经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出现的1种营养不良性病患,近年来发病明显增多。我科自1984年至今共收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下称AION)25例28眼。本文就其发病情情况、眼底改变、视野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下称FFA)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 3 0 -2视野检查程序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在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7例 5 5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心 3 0 -2视野改变和FFA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FFA的主要改变为早期视盘荧光充盈延缓 ,弱荧光和荧光充盈缺损 ,晚期全视盘高荧光 ;视野主要改变为扇形缺损及半侧偏盲和象限缺损 ;年龄均为 5 0岁以上。结论  5 0岁以上患者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早期视盘轻度肿胀呈淡红色 ,眼底荧光造影及视野出现特征性改变时 ,可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6例(74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了总结分析.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本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4岁,而视力锐减,视盘水肿和视野缺损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认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配合视野检查,对本病的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34例(37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观察34例(37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眼底荧光早期像,中晚期像的典型改变,提出眼底荧光造影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34例(37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与其他视盘疾病有许多显著不同。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  相似文献   

8.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虽已应用于眼科临床,但国内对其应用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则报道较少,我科自1989年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来共检查192例,其中眼底检查肯定或怀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而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者7例11只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由于视乳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营养不良性病变。但是,由于其缺血情况不仅限于视乳头,同时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视神经纤维也受侵犯,故又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也称缺血性视神经炎、动脉硬化性视乳头炎、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等。1966年Miller和Smith首先提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其后又有数人报告。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故常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或肯尼迪(Foster—Kenned)综合征。70年代以来,由于视野计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对视神经前端小血管循环障碍所发生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将此类疾病归类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笔者曾遇见3例较典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由于视乳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营养不良性病变。但是,由于其缺血情况不仅限于视乳头,同时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视神经纤维也受侵犯,故又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也称缺血性视神经炎、动脉硬化性视乳头炎、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等。1966年Miller和Smith[1]首先提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其后又有数人报告。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故常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或肯尼迪(Foster-Kenned)综合征。70年代以来,由于视野计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对视神经前端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视乳头炎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主要特点。方法 将 94例 (1 1 6眼 )临床确诊为视乳头炎和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视乳头炎和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所显示的荧光渗漏时间、渗漏强度和波及区域不同。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视乳头炎和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智伟 《大家健康》2016,(12):17-18
目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该院接受的1400例患者来分析,使用APS~B型眼底血管造影仪进行眼底摄片和造影,共有2784只眼参与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中有50%以上是DRPⅠ期,有30%以上是DRPⅡ~Ⅲ期,有18%是DRPⅢ~Ⅳ期,有9%是DRPⅣ~Ⅴ期,超过50%的患者有糖网病变合并干眼症、屈光波动、调节麻痹、白内障、飞蚊症黄斑病变及视网膜动脉硬化,10%的患者有眼肌麻痹、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30%的患者接受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70%患者接受眼底照相。视情况来提供药物、激光、手术治疗。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照相诊断,其结果可以作为诊断金标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是激光治疗和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不同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208例眼底有病变或怀疑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眼科疾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率基本相同,共有六种眼科疾病: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病变、色素上皮病变、视神经乳头病变、脉络膜病变和外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可用于不同年龄及不同眼科疾病诊断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237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VEP及视野检查,对其视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7例糖尿病患者474只眼中有198只眼(41.8%)发生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其病变发生率与病程长短有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成比例。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高,是影响视力和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眼底荧光造影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发生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3例(25眼)AION患者均经检眼镜、眼底荧光造影及中心视野检查确诊。结果 23例AION患者中视盘直径较小、视杯缺如或狭小者11眼,占44%;眼底荧光造影表现与视野缺损存在明确对应关系18眼,占72%。结论 病程长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对正常人群中视盘小、视杯缺如者进行监测,以预防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梦琪 《河北医学》2008,14(10):1224-1226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由于视乳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营养不良性病变.但是,由于其缺血情况不仅限于视乳头,同时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视神经纤维也受侵犯,故又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也称缺血性视神经炎、动脉硬化性视乳头炎、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等.1966年Miller和Smith[1]首先提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其后又有数人报告.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故常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或肯尼迪(Foster-Kenned)综合征.70年代以来,由于视野计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对视神经前端小血管循环障碍所发生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将此类疾病归类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笔者曾遇见3例较典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的致盲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R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DR同时还可伴发其他多种眼底疾病,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等,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确诊的238例DR者中,合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25例(30眼)的眼底荧光造影(FFA)图像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收集本院眼科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0例,经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患者均使用扩张血管、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有2例(2/10,20%)患者视力恢复到1.0另有6例(6/10,60%)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有2例(2/10,20%)患者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提高。结论:由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主要与患者本身存有血管性疾病和手术过程中,引起血管视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如及早发现,尽早使用激素、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0眼)误诊为视乳头水肿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视力、眼底、视野、视觉诱发电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部B超和头颅CT检查情况等资料。结果:就诊时的视力:0.1-1.0。眼底检查显示所有病例均表现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部分病例可有视乳头或其边缘出血。8例患者中,6例视野正常,2例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及与视乳头相连的弓形暗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显示视盘部分荧光逐渐增强,后期呈斑块状、结节样或不均匀强荧光,持续时间长,其形态、大小无变化,无荧光素渗漏。视觉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可见视乳头隆起,有结节样强回声。结论:埋藏性视乳头玻璃膜疣临床上较少见,常被误诊为视乳头水肿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部B超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与糖尿病相关的视神经病变(DON)的眼底表现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对126例(252眼)各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及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2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合并视神经病变者136眼(53.97%)。临床表现各异,视神经病变可无视力损害,也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出血、充血、色淡等。FFA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视盘充盈缺损、荧光渗漏及视盘晚期染色。DR患者中,Ⅰ期3眼(1.19%)有异常视神经改变,Ⅱ~Ⅵ期DR患者视神经异常分别为9眼(3.57%)、15眼(5.95%)、22眼(8.73%)、38眼(15.08%)、49眼(19.44%)。结论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视盘炎样改变、视盘新生血管、视神经萎缩。FFA对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