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笔者曾以自拟三个主要方剂,分别对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比较满意。1、清肝退黄汤(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主药:茵陈50克、功劳叶25克、黄柏25克、郁金15克、板兰根50克、西瓜皮50克、大黄(醋制后下)5~10克、甘草15~25克。加减:热重湿轻者:加双花50克、连翘25克、滑石25克、芦根50克;湿重热轻者:减大黄、西瓜皮,再加茯苓、砂仁、苍术、川朴。2、舒肝降酶汤(适用于慢性肝炎活动期) 主药:白芍25克、郁金15~25克、青皮15克、柴胡15克、元胡15克、茯苓25~40克、五味子25~40克、山楂肉(后下)50—100克、板兰根50克、甘草15~25克。加减:偏重于肝郁气滞者:加香附、川楝  相似文献   

3.
肝病血瘀证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血瘀的含义血瘀是指血流不畅或血不归经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伤寒论》将瘀血称之为“蓄血”,《寿世保元》称之为“宿血”。古代中医文献还有干血、死血、恶血、毒血、败血等名称。血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凡气滞血瘀,或瘀滞不畅之血为狭义的血瘀;《证治准绳·蓄血篇》曰:“百病多由污血者生”,故污秽有毒之血称为广义的血瘀。2血瘀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肝为风木之脏。《素问·脏气法时论》;“合春生之气,主生发”。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使调达舒畅。《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  相似文献   

4.
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痉厥门王案指出:“劳动阳气弛张,则阴精不司留恋其阳”,此乃对阳化内风说的极好解释。阳动则消耗阴精,阴精不能留恋其阳,则阳化内风。故《指南》肝风门云:“内风乃人身阳气之变动”。临床  相似文献   

5.
6.
王秀峰  吴吉英 《河北中医》2003,25(7):513-514
慢性肝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及有关文献的学习 ,现将慢性肝病治疗方法探讨如下。1 缓则治其本慢性肝病 ,病程较长 ,故以治本为要。根据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常用以下治本五法。1 1 疏肝活络 肝藏血 ,主疏泄。《灵枢·五邪篇》说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 ,……恶血在内。”故慢性肝病肝脏本身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血瘀滞。主要临床表现为胁痛、胁胀、胁下痞块 ,以及肝掌、蜘蛛痣等。治疗当仿《金匮要略》肝着的治法 ,以辛润通络为主。《吴鞠通医案》说 :“宣肝络即所以1 山东省德州计生综合门诊 德州  2 5 3 0 1…  相似文献   

7.
王维 《河北中医》2002,24(8):582-583
慢性肝病 (慢性迁延性肝炎、继发性肝硬变 ) ,多因急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其病程较长 ,病情复杂 ,迁延难愈 ,中医学对本病认识颇深 ,治疗方法多样。《金匮要略》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慢性肝病 ,病位虽在肝 ,实则累及脾肾 ,然以脾虚为本。临证施治 ,岂能只着眼于治肝 ,而应首当考虑实脾 ,扶助中州 ,恢复脾胃功能 ,更有效的抑制肝炎病毒 ,保护肝细胞免于损伤 ,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止或减缓肝细胞纤维化过程及调控提高免疫功能 ,截其传变 ,以期恢复和重振肝脾功能 ,此乃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尤其对久…  相似文献   

8.
腹胀是肝病(慢性肝炎)最常见而又顽固难愈的症状之一。肝病过程中,气滞、脾虚、湿热及血瘀等因素皆可致胀。因此,肝病腹胀不仅在时间、部位及性质等方面差异甚大,而其兼证各有特点。临床治疗肝病腹胀应抓住这些不同特点作为处方用药的依据,审证求因,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关于慢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型论治 ,已有很多论著发表。本文仅就临诊心得与同仁探讨 ,以期在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1 慢性肝病非一方一药能治肝脏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 ,其功能多 ,涉及消化、血液、内分泌等系统 ,病情复杂 ,变化多 ;而每个病人又存在体质、生活环境、工作条件、饮食习惯、七情六欲等等不同情况 ;肝病的发生、发展各个阶段、正邪盛衰演变、病势进退亦不相同 ,岂是一方一药能愈 ?笔者认为 ,一方统治 ,便是慢性肝病疗效不佳的原因所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治疗优势便是通过辨证论治来体…  相似文献   

10.
肝属木而主风,体阴用阳,滋生于水,涵养于土,乃藏血之脏,性喜升散条达,与情志有密切的关系,如有怫郁,则气机不舒,气郁则血滞,于是百病丛生,尤于妇女为甚。盖妇人以血为主,肝为血脏,与冲脉的血海相关,肝经气血不能舒畅,能影响冲任,引起经、带、胎、产诸疾。秦天一说:“今观叶先生案,奇经八脉固属扼要,其  相似文献   

11.
从洞察阴阳盛衰、明辨开合之机、注重澄源塞流、莫忘复旧善后四方面论述了崩漏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2.
便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多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欲体虚等因素有关,常涉及肝、脾、胃、肠等脏腑,临床应分清寒、热、虚、实,采用清火养血、疏肝泻热、化湿解毒、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滋养肝肾、健脾温中、益气摄血等方法.同时,亦勿拘泥于一方一法,总以谨守病机、辨证施治为要.  相似文献   

13.
脱发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然而现代医学对其始终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试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古今文献记载及现当代名家临床经验,从辨证分析、内服方药及外治等方面入手,对脱发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进行研究,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肢体麻木证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木,是指病人自觉肢体、肌肤有如虫行、或感觉障碍、不知痛痒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单独存在,亦可见于多种疾病。往往也是中风的先兆症状之一。究其所因,总以气血不足为本,风痰湿瘀为标。现就麻木的临床证治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肝炎多由于湿热之邪留恋,肝脾久病,而致气虚血亏,或气滞血淤,迁延不愈,演变而来。因为病程较长,肝功能长期损害,正虚邪恋,往往不易骤效,其病理变化,因禀赋有强弱,感邪有轻重,而各有不同。约言之,有伤阴、伤阳之异,在气、在血之分。必须把握病机,知常达变,方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兹就其证治略陈管见于次:  相似文献   

16.
烦躁证在《伤寒论》中遍及六经的诸多病证中,分别以主证、病机、鉴别诊断、判断疾病的传变和预后而论之。现就《伤寒论》中烦躁的辨证施治,试分述如下。一、郁热烦躁《伤寒论》之郁热烦躁,一是因外有表寒、内有郁热的表寒郁热烦躁,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酸楚、舌苔薄白微黄、脉浮紧等症,治以外散风寒、内清郁热,方用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白虎汤,临床因烦躁之轻重不同,三方之石膏  相似文献   

17.
疔疮是外科常见病 ,发病迅速 ,病情较重 ,因其坚硬且根脚如钉丁之状 ,所以称之为疔疮。此病随处可生 ,一般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如治疗不当 ,发于颜面部的容易走黄 ,危害极大。发于手足部的可以损筋伤骨 ,影响活动功能。按其发病部位及性质可分为 :颜面疔、手足疔、烂疔、疫疔、红丝疔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膏粱之变 ,足生大丁。”它的病因由五脏蕴毒 ,食甘肥厚味、醇酒辛辣或感受四时不正之气 ,昆虫咬伤所致 ,总之均因火毒而生 ,或先由体内郁伏火热 ,继而感染疫毒 ,内外合邪而发生此病。疔疮乃火毒之证 ,故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要…  相似文献   

18.
癃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在台湾颇多诊治该病,疗效较理想,兹不揣简陋,谨述刍议如次。癃闭证总指小便困难,其中“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类证治裁·闭癃遗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临床极为常见,笔者依据古人"中焦为衡,非平不安"为理论根据,按照先辨虚实,次辨寒热的方法,以虚实为纲、寒热为目的思路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淋证为一全身性病证,原因很多,如《中藏经》说"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营卫耗失"皆可致淋.若仅从肾与膀胱论治,不仅视野局限,亦失辨证要旨.今笔者分虚、实两类,就常见淋证的治疗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