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纤维胃镜诊断胃癌312例临床分析徐立明王彦志(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内科莒南县276600)关键词胃癌;胃镜;诊断1985~1996年我院对5090例胃病患者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分析确诊胃癌312例,检出率为6.13%。其中早期胃癌8例,...  相似文献   

2.
胃镜检查的220例残胃占同期胃镜检查7540例的29.2%,其中37例为胃癌术后残胃,胃癌复发8例,复发率为21.6%;消化性溃疡术后残胃癌变(残胃癌)4例。残胃胃癌累计检出率为5.5%,比非残胃的胃癌检出率高。残胃溃疡检出率9.1%,残胃炎77.3%,提示残胃患者,特别是胃癌术后者,应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发现残胃癌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许妍  陈国良 《上海医学》1997,20(8):F002-F002
10年来,我院经胃肠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有29例,占同期胃癌501例的5.8%。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良性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也有争议,最高为10%~15%’‘,”。单凭肉眼形态观察难于区分是良恶性胃溃疡,需要结合活检、细胞学检查。并应严密随访,定期复查胃镜,防止遗漏。我们发现2例为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病灶直径>4cm,但深度未达肌层,其中1例局限于粘膜层。因此,不能仅以病灶大小确定早期或进展期胃癌,说明早…  相似文献   

4.
胃溃疡癌变的实质及对胃溃疡随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研究胃溃疡癌变的学说及胃溃疡癌变的组织学基础。方法:对81例胃溃疡(GU)随访3-10a定期胃镜并做活检;对胃镜、手术证实的10例胃溃疡癌变病例做 回顾性分析,观察溃疡边缘组织和癌变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81例胃溃疡癌变3例,癌变发生在溃疡边缘伴有明显萎缩、肠化和非典型增生的GU.10例癌变胃溃疡组织形态上与慢性胃溃疡相似,而与溃疡型胃癌不同,多是早期胃癌,甚至是粘膜内癌。恶性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的转归以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胃癌前病变患者500例相关资料,进行5~10年的胃镜跟踪随访。结果 (1)胃溃疡组(GU)156例,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发生癌变4例,检出率为2.6%;(2)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300例,不同程度加重71例,占23.7%,发生癌变6例,检出率为2.0%;(3)胃息肉组44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息肉,均发生癌变,占4.5%。结论 确认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可提高治愈率,但因种种原因,部分患者可加重,少数可癌变,因此采取长期胃镜跟踪随访是必要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1982~2002年,我院对25190例胃部疾病患进行了胃镜检查,经活检及手术后病理分析确诊胃癌516例(检出率为2.05%),其中早期胃癌57例(占全部胃癌的11.05%),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道我院胃镜查出表现特殊的早期胃癌22例,包括胃炎样胃癌3例、胃溃疡癌变6例、胃角溃疡疤痕期癌变2例、进展期胃癌11例等。本文对各型作了描述与分析,其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认识早癌中的几种特殊表现,以提高早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任占良  侯俊明 《吉林医学》2009,30(11):1028-102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平均年龄51岁,上消化道造影检出率为42.86%,胃镜检查加活检的检出率为92.86%。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灶,以凹陷型者居多,其中生存率5年以上者占25例。结论:上腹不适及疼痛是早期胃癌的常见症状;纤维胃镜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行胃癌根治手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1988~1992年五年期间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69例,占同期胃癌总数的5.67%。年龄最小者19岁,男女之比为1.16∶1.69例皆属进展期胃癌,病变位于胃窦者46.4%,溃疡型及溃疡浸润型占87%,低分化腺癌占50.7%。绝大多数病程在半年以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相似。因此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积极进行胃镜检查,镜下发现可疑病变要多做活检,短期复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64例早期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本院1994~2003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为3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为32例(50.0%),28例(43.8%)黏膜下癌中2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28例(43、8%),肠上皮化生26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6例(40.6%),Hp阳性58例(90.6%)。结论 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黏膜下癌与黏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论,但胃溃疡作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则逐渐为临床所重视。因此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掌握其发生及发展规律将成为防治胃癌的一个方面。本文以我院1985年至1994年间胃溃疡癌变病人12例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临床资料1985年至1994年间我科共作胃癌切除手术457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胃溃疡癌变病例有12例占2.6%,其中男性9例占75%,女性3例占25%,年龄最大65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1.4岁,全部病例均有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史,病程从1年至15年不等,5例有呕血和黑便史。术前均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普通胃镜检查如何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本组82例胃癌患者中病理诊断早期胃癌者24例,检出率仅占3.8%。结论:基层医院普通胃镜下早期胃癌检出率低,需要操作者行胃镜检查时认真观察可疑病灶并染色加活检以提高早期胃癌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24例临床诊治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磊  杨建民 《重庆医学》2003,32(9):1174-1175
目的 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减少漏诊。方法 对2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症状无特异性。钡餐检查符合率为71.4%。1次胃镜确诊者14例,2次以上胃镜检查明确者6例,镜下疑诊而手术明确者4例。结论 早期胃癌临床缺乏特异表现,胃镜检查时正确取活检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马振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47-364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7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确诊的76例早期胃癌患者全部施行胃癌根治手术,追踪回访显示5a生存率为94.5%。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不足以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对胃癌高危患者积极开展定期胃镜检查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是早期胃癌确诊的的最佳方法,对确诊患者早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胃镜诊断胃癌7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俊  马秀爱 《中原医刊》1997,24(10):42-44
胃镜诊断胃癌722例分析党俊马秀爱孙国斌黄书亮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我院自1980年至1996年胃镜检查共20390人次,检出胃癌722例,检出率3.54%。均经内镜下活检、刷片病理学确诊。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门诊、病...  相似文献   

16.
88-92年五年期间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69例,占同期胃癌总数的5.67%,年龄最小者19岁,男女之比为1.16:1。39例皆属进展期胃癌,病变位于胃窦者46.4%,溃疡型及溃疡浸润型占87%,低分化腺癌占50.7%,绝大多数病程在半年以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相似,因此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积极进行胃镜检查,镜下发现可疑病变要多做活检,短期复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994~2005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6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64例(50.0%),56例(43.8%)粘膜下癌,其中4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癌56例(43.8%),肠上皮化生52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40.6%),Hp阳性116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粘膜下癌与粘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101例可疑胃癌患者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超声图像(B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胃癌诊断的准确度为95.0%。对早期胃癌的分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2.7%,97.6%和94.8%;对于进行期胃癌分裂判定,它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81.8%,准确度为92.6%,阳性结果预告值为97.6%,阳性拟然4.49。超声图象对判定胃癌转移的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101例可疑胃癌患者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超声图像(B超)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胃癌诊断的准确度为95.0%。对早期胃癌的分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2.7%、97.6%和94.8%;对于进行期胃癌分型判定,它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81.8%,准确度为92.6%,阳性结果预告值为97.6%,阳性拟然比为4.49。超声图象对判定胃癌转移的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85.2%,准确度为92.7%,阳性结果预告值为93.2%,阳性结果拟然比为5.94。  相似文献   

20.
残胃癌外科诊断和临床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4例残胃癌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7.6%。首次手术B-Ⅱ式28例,占82.4%。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6.5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2%,残胃小弯侧占40.9%,贲门部占7.1%。结论胃良性疾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