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CPLL)外伤后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OCPLL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术后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4.3±4.6),较术前5~12分,平均(7.2±3.0)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OCPLL后不全瘫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切除减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前路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51-71岁,平均59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后纵韧带骨化物局限型6例,分节型13例;椎管狭窄率32%-75%,平均54%。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4-14分,平均9.6分。行颈前路常规手术入路,椎体开槽切骨达椎体后壁,范围超过后纵韧带骨化灶。利用后纵韧带钩插入后纵韧带下,钩起后纵韧带及骨化物,在后纵韧带与硬膜间形成一间隙,直视下用超薄型枪状咬骨钳切除后纵韧带及骨化物,而后植骨固定,恢复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8~16分,平均12.8分,恢复率42%'-92%,其中疗效优9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4.2%。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保守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术后CT和MR检查显示骨化后纵韧带切除完全,脊髓和硬膜囊形态恢复良好。结论后纵韧带钩可提高颈椎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骨化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局限型和分节型、切除范围在两个椎节之间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特点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外伤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脊髓损伤患者OPLL骨化类型与颈髓NRIT2高信号变化范围、手术方式与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伴OPLL的颈椎在较轻的外力作用下常可出现较严重脊髓损伤。伤后8h内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2例患者,2例死于并发症,10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手术治疗17例,1例手术后27d死亡,16例患者术后半年颈髓功能Frankel评分改善。结论OPLL患者外伤后脊髓损伤的程度往往较重,骨化类型与NRI颈髓信号改变平面直接相关。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手术减压均有助于颈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33例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41~71岁,平均52.6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4个月。32例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5个月,1例3个月后失访。术前患者JOA评分为(7.3±0.4)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为(15.2±0.2)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1.44%。结论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引起脊髓神经根受压时,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同时减压,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2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颈前路骨块切除及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优良率达80%。结论:不同类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安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CT诊断朱岩张辉*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于1960年由日本的Tsukimoto首先报告的,此后在日本人中不断发现本病,一度曾被称为“日本人病”,1964年由Terayama正式命名为后纵韧带骨化,直至1980年,我国才有此病的报道,自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伴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治疗严重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男25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58.2岁;35例有明确颈部外伤史,3例仅受轻微暴力(与颈部突然过伸有关)。术前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9.8±4.4,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s Score,JOA)为8.1±1.7;术前CT重建显示骨化韧带均分布在3个节段以上,椎管占位50%~85%,平均70.7%。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80±80)ml。末次随访时颈椎NDI和JOA评分分别为7.5±2.5和13.5±2.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颈椎前凸Cobb角为(8.10±2.70)°,末次随访时为(15.6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C5神经根麻痹症状3例,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8例。无椎动脉损伤、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技术治疗重度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良好,安全、可行,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颈椎后纵韧带起自第2颈椎,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后纵韧带分为两层,浅层为一坚强韧带,自颅底垂直下行,在侧方延伸达椎间孔;深层呈齿状,椎体钩椎关节的关节囊一些纤维即始于此层[1] 。随着年龄增长,在众多因素作用下,后纵韧带组织中新生异位骨结构形成而逐渐发生骨化,导致椎管、椎间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临床上出现脊髓损害症状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即为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 ficationof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 )。OPLL在日本患者中较常见,所以又称为日本人病。OPLL患者通常有放射学表现,而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神经根、脊髓症…  相似文献   

9.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志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4):1414-1415,1449
  相似文献   

10.
前路根治性减压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前路后纵韧带根治性切除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前路切除骨化韧带减压术治疗椎管占位率>50%的严重OPLL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骨化物形态均为基底开放型.术前骨化率50%~85%,平均(65±20)%;脊髓矢状径相对值(25±7)%;JOA评分(8.7±2.8)分.采用前路减压直接切除骨化物,行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固定.26例患者中,行一个椎体次全切除+单节段椎间隙减压10例,2个椎体次全切除术3例,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除13例.所有患者均行脑诱发电位(ECP)监护,CT横断面测量骨化率,MRI T2 加权测量脊髓矢状径相对值;记录患者并发症、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前路手术,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年8个月).术后骨化率平均(10±5)%,脊髓矢状径相对值(75±15)%,JOA评分(14.2±2.5)分,改善率(61±24)%.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短暂神经症状恶化,其中1例行二次血肿清除术,患者神经症状均在8周内恢复;2例出现脑脊液漏(包括1例合并糖尿病者),经保守治疗2周后痊愈;无内固定失败.结论 前路手术直接减压治疗严重OPLL,神经功能恢复更彻底,但对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各种手术途径、术式及其效果.[结果]前路手术35例,其中骨化灶直接切除19例、骨化灶漂浮13例和不用减压的前路椎间融合3例.后路手术21例,其中单开门椎管成形6例,全椎板切除减压15例,前后联合手术31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9(4~17)分.本组患者随访1~10年,平均4.8年,术后JOA评分,前路手术平均14.1分,平均改善率68.3%,后路手术平均11.9分,平均改善率51.2%,前后路手术平均13.4分,平均改善率65.4%.并发节段性神经根麻痹4例;肌肉不全瘫痪者1例;脑脊液漏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明确手术指征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骨化程度、椎管狭窄率,以及脊髓功能损害情况,应根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具体部位、范围、椎管矢状面狭窄率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和术式.应用内固定有利于植骨融合和保持颈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1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并发症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126例颈椎OPLL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干预措施及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51例患者中,脑脊液漏7例(13.7%),均因对骨化的后纵韧带进行打磨、分离所致,经腰大池置管并在切口局部加压后愈合,3例术后出现轻微头痛,余4例无特殊症状;喉返神经损伤4例(7.8%),未予特殊治疗,均在术后10d~3周内恢复正常,短期吞咽困难2例(3.9%),均于1周内缓解,其原因与术中显露术野时过度牵拉有关;喉上神经损伤1例(2%),限制患者进水及含水食物,加强护理,2周后恢复,主要原因与手术节段位置较高、显露困难和操作粗暴有关;食管瘘1例(2%),予禁食水、静脉加强营养,局部保持通畅引流等治疗,于术后6周痊愈,可能与牵拉过度和操作不慎有关;2年随访时发现邻近节段退变8例和内置物下沉2例,均无临床症状,继续密切观察。后路组75例患者中,颈项部疼痛9例(12%),给予对症治疗,2年随访时均有所缓解,其原因与后方软组织剥离或椎小关节破坏有关;颈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7例(9.3%),主要因为长节段内固定所致,未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未特殊处理;C5神经根麻痹6例(8%),通过加强患肢力量训练,辅以神经营养药物,术后3~8个月恢复,主要与减压后脊髓持续移位对C5的牵拉效应有关;骨化明显进展5例(6.7%),发生机制包括术后局部应力改变、不稳等,颈椎生理前凸消失3例(4%),二者均未诱发或加重症状,继续密切随访;硬膜外血肿1例(1.3%),术后13h及时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后症状迅速缓解,主要原因与第一次手术止血不佳有关。结论:颈椎OPLL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均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前仔细分析病情,术中细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1月~2009年3月56例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手术人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随访20个月~6年,平均3.8年;前路手术25例,手术时间为(220.00±35.82)min,术中出血量为(280.00±127.48)ml,术前JOA评分8.36±1.41,术后JOA评分13.52±2.00,改善率为61.92%±16.46%,并发症发生7例;后路手术21例,手术时间为(118.57±22.20)min,术中出血量为(414.29±200.71)ml,术前JOA评分8.23±1.67,术后JOA评分13.19±1.97,改善率为58.57%±15.36%,并发症发生5例;前后联合手术10例,手术时间为(309.00±51.09)min,术中出血量为(760.00±337.30)ml,术前JOA评分7.40±1.07,术后JOA评分13.70±1.64,改善率为66.60%±13.29%,并发症发生3例;三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术后改善率、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疗效均良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较高,因此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入路选择,除了要全面考虑患者病情,同时必须兼顾自身技术特点及条件,只要能够安全地对脊髓进行充分减压,维持或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三种治疗方案均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但前后联合人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宜慎重.  相似文献   

15.
Surgical treatment of ossification of longitudinal liga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17.
胡伟  宋洁富  荆志振 《中国骨伤》2011,24(7):609-610
后纵韧带骨化(OPLL)多见于东亚国家,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单纯颈、胸椎手术报道多见,而颈胸段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此处OPLL报道较少。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了3例,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本组自2000年以来手术治疗的48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30例,按照JOA评分标准判定其术后改善率,对患者术前术后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 48例患者中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23例,平均椎管狭窄率41.4%,术前MRI示脊髓信号改变者19例;前路手术平均改善率68.3%,后路手术平均改善率51.3%;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节段性神经根麻痹5例,血肿2例。[结论] 应根据后纵韧带骨化部位、范围及椎管狭窄率选择合适手术方法,方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正后纵韧带骨化即多种因素导致的后纵韧带异位骨结构形成,可导致椎管、椎间孔容积减小,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而产生脊髓损伤及神经根刺激症状,产生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Tsukimoto等~([1])于1960年首次报道。OPLL多见于颈椎,胸椎次之~([2])。胸椎OPLL临床表现复杂,与颈椎病、腰椎病有相似之处,且可同时合并存在颈椎、腰椎病变,临床上易漏诊、误诊~([3])。Takenaka等~([4])的研究发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