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研究生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研究采用两种测量方法对徐州医学院2006级医学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结合访谈法、个案分析法跟踪调查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从学校层面的心理干预措施和研究生层面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两个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医学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研究,指出在校医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他们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恐怖等几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提示有关部门要关注和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谭晓雪  朱宏 《重庆医学》2016,(17):2434-2437
2013年我国在校医学研究生已达19.6621万人[1],如此庞大的一个高学历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我国未来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对某高校医学研究生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引起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5,(3):487-489
当前,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热门课题。有关研究显示,尽管大多数医学研究生思想活跃、有明确地学习、奋斗目标,但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众多医学院校,本硕连读、无婚恋相关的感情经历以及女性研究生往往是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主群体。有文献显示:学业、就业压力、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婚恋经历等是导致医学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医学这个特殊领域,有效地开展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该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并提出积极的应对办法,对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及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6-2016年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提取数据并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元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优于国内成人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则劣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三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因子上均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性别医学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两项因子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上均优于女性;其他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提示,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有所侧重及重视性别差异。同时,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劣于国内正常成人及青年,与既往一些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提示应当考虑到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重新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SCL-90常模。  相似文献   

6.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0名医学研究生进行SCL-90问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自评填写问卷,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医学研究生的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民族、年级、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多数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正常成人心理健康状况相近,且有优于中国正常成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日益突出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和附属医院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在附属医院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0名在校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就业和前途、学业、经济等压力是医学研究生主要的心理压力源;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消极应对方式;医学研究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SCL-90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SCL-90和心理压力均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缓解医学研究生就业和前途、学业、经济等压力并加强压力应对指导,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心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88名在校医学研究生进行现况调查,采用自评填写问卷方式。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医学研究生SCL-90各园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随着年级的发展,研究生群体内部的心理健康情况大体呈现钟型的改变,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情况高于二年级(P〈0.05)。焦虑症状阳性总体检出率为9.57%,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总体为23.94%。结论医学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情况良好,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心理干预有利于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这个特定人群的内在和外在特征,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大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冈,并提卅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新疆某医学院校2010年入校的2 005名在校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新生(即一类和二类学生)检出率为44.63%。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对新环境的难以适应(25.83%)和情绪情感障碍(19.17%)方面。结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和必要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新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学毕业生状态-特质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医学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前夕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340名医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状态焦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高于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毕业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本科毕业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业生的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毕业生;学历是影响医学毕业生焦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某医科大学2006年入学的新生,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总检出率为39.15%,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分析表明有8.4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76.72%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401)。对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交谈困扰,其次是交际交友困扰。结论改善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选取一个班级162名学生为实验组,实施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测试结果比较,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高。经实践检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成立心理咨询室、举办专题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加强个别辅导、设立心理委员等措施是加强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上海市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上海市547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健康进行评定。结果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9.75%,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均高于中国常模水平(P〈0.05)。在焦虑和偏执上,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P〈0.05)。未签约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偏执的分值高于已签约组。理科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类毕业生。结论大学生毕业生心理状况较差,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测度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晴  王永莲 《安徽医学》2009,30(11):1346-1348
目的掌握临床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方法使用临床实习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5名实习生进行测试。结果临床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结论根据临床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片面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特殊的服务对象、不规律的倒班以及缺乏社会支持,使得医护人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易产生如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一系列身心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的价值感,需加强健康伦理教育;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及教育活动;注重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以三所医学院校的343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外,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远高于非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及应对措施,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的专业性特点,容易产生负性心理暗示,影响自身心理状态,并表现出相应的身心不良反应或症状,主要为疑病倾向、焦虑和交往障碍.本文通过对医学生负性心理暗示的症状及原因分析,提出不断完善医学生自身人格修养、加强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以及学会运用流行病学思维模式分析医学问题等是减少或避免负性心理暗示影响,促进医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振友  卢笛 《西北医学教育》2014,(4):637-639,66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机的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教育模式。通过综合教育模式一方面使大学生做到"三早":早认识、早规划、早准备,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