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患者,男,32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眼突出2月,逐渐加重并伴有眼红,流泪,视力下降。发病前一年有车祸致伤左眉弓及左颞部史。检查见左眼球搏动性前突,球结膜充血,左额颞部闻及血管杂音。CT示左眼球突出,左眼上静脉弧形扩张;MRI示左眼上静脉明显增粗,左颞叶底面见纡曲增粗血管,海绵窦膨大,左颈总动脉DSA造影示脑膜中动脉增粗,直径4mm,与左侧海绵窦直接交通,左海绵窦早期显影,眼上静脉扩张并引流向面静脉(图1)。超选择插管至脑膜中动脉,剪取镍钛记忆血管栓塞器2段,分别置入海绵窦内及脑膜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2 8岁。 16个月前头部摔伤 ,在外院诊断为颅内血肿、颅底骨折 ,予开颅清除血肿 ,术后病情好转出院。 3个月后左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曾经多家医院眼科检查 ,诊断为“眼眶蜂窝组织炎 ,眶后部骨膜炎 ,球后组织增生”等 ,应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效 ,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 :意识清楚 ,语言正常 ,左眼睑和眶周围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眼球突出并有与脉搏一致的搏动 ,结合膜水肿 ,眼球各方向运动均受限 ,中心视力指数 / 30cm ,视乳头继发性萎缩 ,同侧额颞部可听到杂音。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眼部症状首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2例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CCF临床资料.结果 例1以眼部胀痛就诊,多家医院误诊为青光眼;例2以眼球突出伴球结膜充血就诊,误诊为结膜炎.2例均经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CF.予介入栓塞治疗后,2例眼部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对于严重球结膜充血,伴有眼球突出、眼压升高、眶区可闻及血管性杂音等表现的患者,要高度怀疑CCF,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其确诊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冯俊艳  王淑英  张彤  郭书英 《临床荟萃》2009,24(15):1375-1375
例1,女,42岁。2006年3月5日来本院就诊。6年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突眼,经治疗甲亢症状基本控制,突眼也有好转,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查体:心肺正常,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眼底未见异常,两眼球轻度突出,睑裂稍大,两眼球运动不受限,双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其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反射对称(++),病理征未见异常。例2,男,39岁。2008年5月2日来本院就诊。1.5年前患甲亢,同时发现两眼球逐渐突出、眼胀、流泪。经治疗甲亢症状明显好转,但两眼球突出变化不大。查体:心肺正常,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眼底未见异常,双瞳孔正大等圆,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封堵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该段的分支破裂,以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主要症状:搏动性突眼、血管杂音、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受限、视力减退。传统的手术治疗,其创伤大、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6.
【例1】 男,23岁。右眼球突出15年,加重1年,在当地医院诊为“眶内肿瘤(血管瘤)”,转来我院眼科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6,眼球向正前下方明显突出。上睑抬举受限,右眼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清,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体、玻璃体未见异常。眼底:视乳头边缘轻度模糊,动脉较细,静脉迂曲。右眼球突出,在用力或低头时更为明显,用手轻压眼球,眼突明显减轻;可触及眼球搏动,听诊无血管杂音。彩色多普勒检查:右眼眶内囊性包块,后界不清。头颅CT报告:颅前窝小,颅中窝大,蝶骨小翼缺失,蝶骨大翼部分缺失,脑组织外突于右眶内。诊断:眼眶后部脑膜-脑膨出…  相似文献   

7.
曹广云  苑树兴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53-1154
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1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严重鼻出血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22~58岁,平均34.5岁。主要症状为搏动性突眼、眼球运动受限,眼球肿胀充血、球结合膜水肿、视力减退、颅内血管杂音,并反  相似文献   

8.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又称“搏动性突眼”。是颈内动脉海绵段管壁因受外伤、动脉瘤、感染等因素发生破损,造成压力高而有搏动的动脉血流入海绵窦内,致使窦内压力增高,引起海绵窦及导入此窦的静脉充盈、眼球突出、震颤及血管杂音、眼球运动及视力障碍等特征性临床表现。本文结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着重探讨CCF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点及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眼球血管杂音(眼球杂音,eyeball bruit)尽管在教科书中未有此项检查,但对诊断颅内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现将笔者所见23例患者,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一、检查对象: 对高发眼球杂音的脑血管病人、心血管病人、贫血病人共396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男202人.女194人。  相似文献   

10.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颈内动脉海绵段或其分支的破裂所形成的动脉瘘,临床上有眼球突出搏动、颅内杂音,又称搏动性突眼,症状可于损伤后当时发生,但多数是在伤后2个月之内,也可迟达半年以上者。CCF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棘手的问题之一。2006年我院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成功治疗CCF患者1例,护理经验如下。1病历摘要男,35岁。外伤后突眼40 d入院,患侧眼球突出、上睑下垂、扪及有搏动感,视力下降,额部听诊有轰鸣样杂音,经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方法与结果:局麻下经左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根据瘘…  相似文献   

11.
球后泪腺异位1例李文科(陕西汉中三二○一医院723000)患者男性,30岁。以左眼不适1年,左眼球突出2月余住院。检查见左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左眼视力下降(VOD1.5;VOS0.6);眼底视盘潮红、水肿,视网膜静脉迂曲,散在斑片状出血,黄斑区网膜...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41岁。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伴眼红 5月余来院就诊。门诊检查发现眼球凸出、压之有搏动感 ,疑球后占位病变行彩超检查。超声可见眼球形态大小正常 ,晶体状 ,玻璃体清晰 ,未见视网膜脱离及占位病变 ,球后视神经略增宽 ,可见一条血管明显增粗达 0 .7cm ,沿其走行见其由额顶部静脉经内眦达球后通向颅内 ,由此可确定为眼上静脉增宽。脉冲多普勒可见其呈低速动脉血流频谱 (图 1) ,并可闻及粗糙的血管杂音。超声提示 :右眼颅内动静脉短路 ,考虑 :颈动脉海绵窦瘘。追问患者发病前有头部外伤史。讨论 :颈动脉海绵窦瘘在临床偶可见到 ,多由…  相似文献   

13.
蔡颖 《护理研究》2007,21(9):2439-2439
动静脉瘘(AVF)是穿刺时进针过深,同时穿透动脉、静脉所致。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观察伤口、足背动脉搏动及局部听诊,一旦发现有血管杂音,应及时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明确瘘口大小,如瘘口不大,杂音轻微,自觉症状不明显,常可自行闭合;如分流明显,常需行外科手术纠正或考虑应用带膜支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我科收治1例头部外伤后致右眼搏动性眼球突出2个月的病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右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4岁,左上肢动静脉造瘘术后静脉瘤样扩张9年。体格检查:左上肘窝处(动静脉造瘘处)可见长约5cm手术切口愈合瘢痕,其近侧及远侧浅静脉瘤样扩张包块5个,突出皮肤表面约3cm,大小约4cm×4cm,触之有搏动感和震颤,皮温较对侧高,可闻及粗糙连续性血管杂音,近心端瘤样扩张血管处触痛.局部皮肤发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变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3/2004-08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门诊部和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8例,男10例,女58例;年龄16~59岁,病程1-3年。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I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参数及异常判定标准:①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检测结果超过正常X^-&;#177;2s定为异常。②判定有无血管杂音及杂音性质:噪声性杂音音质粗糙,杂音信号出现的同时频谱表现为对称分布在基线两侧的簇状高声强信号,信号出现时间大致与收缩期同步。乐性杂音音质高尖,伴高流速。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63例(93%,63/68)血流速度增快,53例(77%,53/68)搏动指数增高。40例(58%,40/68)伴有血管杂音。②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6.3&;#177;1.3),(23.6&;#177;11.5)pmol/L;(18.4&;#177;4.7),(112.8&;#177;15.2)pmol/L;(67.6&;#177;11.4),(90.7&;#177;16.6)cm/s;(0.76&;#177;0.11),(0.95&;#177;0.02)(t=5.4~14.2,P&;lt;0.01)]。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脑血流异常改变的脑功能障碍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治疗后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脑血流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彩色多普勒检查所见,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资作者单位:110032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7例临床上出现单侧搏动性眼突的患者进行了检查。观察眼球及球后组织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彩超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超对医源性股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心导管术后出现右腹股沟搏动性包块或异常血管杂音的12例患者行彩超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8例诊断为假性动脉瘤,4例诊断为动静脉瘘。结论彩超能明确诊断心导管术后发生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 女,51岁。因左眼前突、视物有重影伴视力下降20d入院。患者于1个月半前发生车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锁骨粉碎性骨折、颅内血肿,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因左眼出现上述症状,隧又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视力:右0.8,左0.4。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受限。球结膜高度水肿,球结膜血管充盈明显。前房不浅,瞳孔活跃,晶体透明。眼底:视盘边清色正,C/D不大,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右眼球结膜充血,血管充盈,右眼球前后段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到位。  相似文献   

20.
蔡颖 《护理研究》2007,21(26):2439-2439
动静脉瘘(AVF)是穿刺时进针过深,同时穿透动脉、静脉所致。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观察伤口、足背动脉搏动及局部听诊,一旦发现有血管杂音,应及时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明确瘘口大小,如瘘口不大,杂音轻微,自觉症状不明显,常可自行闭合;如分流明显,常需行外科手术纠正或考虑应用带膜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