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附1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16例,其中X线胸片16例,支气管碘油造影5例,CT11例,MRI2例。结果: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5例,大片状影11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CT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3例。MRI可见到病灶内含气液改变及异常血管影。结论:对肺隔离症的诊断,CT与MRI结合可取代普通X线,断摄影、支气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分析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15例肺隔离症患者,均摄胸部正侧位片,1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9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3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93%,高于普通CT检查60%。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本病中的作用和疾病早期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38岁,平均29.2岁。肺内型5例,肺外型1例;病灶实质性1例,囊型4例,混合型1例。6例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例病灶断层、1例支气管造影、1例胸部增强CT扫描。结果:胸片主要表现为下肺肿块或囊肿,断层有时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增强CT可清楚显示异常供血动脉。结论:当临床和X线平片疑肺隔离症时,B超和CT应为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增强CT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肺隔离症患者CT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主动脉造影证实。结果19例肺隔离症中有17例为肺叶内型,2例为肺叶外型,19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呈囊性病灶6例,实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8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11例。其中18例CT显示供血动脉。结论CT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结节或肿块内部的囊实性成分及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是无创性评价肺隔离症的首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与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及CT表现。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20例,痰中带血丝或咯血8例,胸闷11例,胸痛6例,发热12例。胸部平片肿瘤位于右肺14例,左肺7例;阻塞性炎症13例,肺不张5例。12例经CT扫描,支气管狭窄伴肺门区肿块12例,CT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结论:中央型肺类癌影像学缺乏特征性,X线与CT表现仅能提示诊断,术前确诊需经支气管内窥镜活检或经皮肺穿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X线及CT的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发现糖尿病早期骨质及血管改变,提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方法:对82例糖尿病足病患者行X线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56例同时进行双下肢超声、螺旋CT检查,进行分析对比各级影像学表现。结果:糖尿病足X线影像学表现主要有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关节变形、脱位及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胀及血管壁不规则钙化,同时CT扫描可了解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结论: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  相似文献   

7.
裴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36-2637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9例经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技术,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9例肺隔离症患者中,6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3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全为叶内型,异常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5例,不规则形4例。多模式重组血管成像9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并结合多模式重组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平片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确诊的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与CT表现。结果首次X线胸部平片示双肺受累8例,单肺受累1例,8例行CT检查两肺均受累,1例死亡未行CT检查。受累肺叶3~5叶,受累肺段5~8个。9例均表现在两肺多叶,以中外带及下叶为甚,2例病变进展迅速,1例死亡。结论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肺的外周;(2)两肺多叶受累,下肺野多于上肺野;(3)病变变化迅速;(4)两肺出现磨玻璃影、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气相,伴有胸膜增厚或少量胸水;(5)CT比胸片能更好地显示肺内病变特征。熟悉其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交通性支气管肺前肠畸形(CBPFM)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BPFM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儿均接受X线、消化道造影(GI)及CT检查,其中2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在右肺,其中右肺发育不良2例,肺叶内型隔离肺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1例。5例均合并食管-气管瘘,瘘口位于T6水平1例,T8、T9水平各2例。X线表现为白肺2例,软组织肿块影2例,肺炎1例。GI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及走向。CT检查可显示CBPFM的各种表现及其合并畸形。结论 CBPFM应包含一种或多种气道、肺组织及血管的异常,且合并食管-气管瘘。GI可直接、清晰显示食管-气管瘘。CT检查可显示肺、气道和血管及前肠发育异常情况。CT和GI相结合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X线胸片及其中 3例CT扫描检查的表现 ,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周围型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 ,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 ,大小约 3 .0cm ,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检查可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8例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胸部CT检查,分析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点。结果CT检查肺段隔离症的诊断准确率为92.65%,明显高于X线的准确率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肺内肿块或者片状异常密度灶,35例患者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表现为类圆型,20例患者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呈现大片状,其大小约8.5cm×4.6cm×2.6cm,其内部密度不具有均匀性,可见小斑片含气灶。大部分患者有液性密度,可见小带状的分隔,增强扫描的边缘及分隔强化,其血管成像可见到增粗迂曲血管。结论CT应用于肺段隔离症诊断效果显著,诊断效率较高,肺组织的病变状况能够得到清晰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成人肺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术前X线胸片、胸部增强CT、CT血管造影资料及手术治疗疗效。结果 20例术前行X线胸片检查,示肺叶病变部位肿块、轮廓清晰,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5例(25.0%),误诊为肺囊肿10例、支气管扩张症5例。43例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示病变位于右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基底段23例、右肺下叶基底段19例;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26例、腹主动脉14例、肋间动脉2例、无异常动脉供血1例;肺叶病变部位团片状影,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及多发血管影;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5例(58.1%),误诊为肺囊肿15例、原发性肺癌3例。35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可见供应病变部位的异常起源单支或多支血管;诊断肺内型肺隔离症26例(74.3%),误诊为原发性肺癌5例、支气管扩张症4例。43例均行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3~65个月,4例失访,余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肺内型肺隔离症易误诊,胸部增强CT扫描及CT血管造影有助于其诊断,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分析了16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可分四型:实块型、含气囊型、混合型和支气管炎型,以囊性病变最多见.讨论了本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对近横膈的胸内肿块CT 扫描应作增强薄层扫描,以发现异常血管.为了帮助确诊,应作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狭颅症的X线和CT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狭颅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和CT。结果5例狭颅症,1例表现为舟状头畸形,2例表现为尖头畸形,2例表现为短头畸形,5例均可见脑回压迹加深,4例可见蝶骨体前移及眼眶变浅,1例尖头畸形CT扫描可见幕上脑室扩大,1例短头畸形CT扫描示颅骨内板呈波浪状凹陷,视神经孔变窄,双侧眼球明显突出。结论狭颅症影像学表现极具特征性,X线平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T对判断颅内继发改变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肺隔离症11例,诊断准确率73.33%,其中囊性与实性肿块型各4例,炎症型3例;11例均显示来自胸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9例显示引流静脉;多层螺旋CT误诊为支气管肺囊肿2例,支气管肺癌及肺炎各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结合三维重组图像有助于肺隔离症诊断;掌握肺隔离症好发部位和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肺炎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胸部X线片及64层螺旋CT检查系列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均有1次以上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术(CR)检查,其中8例接受CT检查。17例胸部X线及CT表现均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合并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病变累及单侧肺野者4例,占23.53%;双侧肺野均受累者13例,占76.47%;随访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结论 甲型H1N1流感肺炎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肺部病变以多叶段分布渗出性改变为其共有表现,病程后期两肺以纤维化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X线和CT诊断。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诊治的IPH15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及CT常规检查。其中10例加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影像表现。结果 X线表现:9例表现为双肺小片状阴影或(和)磨玻璃样改变。8例表现为肺内弥漫性分布的片絮状阴影,6例表现为肺内弥漫分布网格影,4例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粟粒状、结节状阴影。CT表现:6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结节及小片状阴影,5例表现为双肺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 IPH的X线和CT表现多样化,不具有特征性,当l艋床具有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成人支原体肺炎52例X线和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X线和CT特点。方法:分析经多聚酶链反应证实的52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肺间质浸润26例,亚段或段型肺实质浸润15例,小斑片或扇形浸润11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胸腔积液7例。结论: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正确诊断有赖于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9.
肺隔离症17例诊治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确诊的肺隔离症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7例病程3个月-20年,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咯血及发热,经抗感染等治疗可缓解.病变均位于下肺叶,同一病变部位反复发作.17例均行病变肺叶切除获得病理诊断,术前误诊15例,误诊率88.2%;2例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重建成像确诊.结论:肺隔离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上应注意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肺囊肿和支气管扩张鉴别,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重建成像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20.
盆腔脂肪增多症误诊4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的临床及X线和CT的表现。结果: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盆腔脂肪增多症。结论:影像学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尿流改道可能是最佳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