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13-D-葡萄糖苷TSG)对D-半乳糖致脑老化小鼠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I)实验分组:将三月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半乳糖注射组)、D-半乳糖 TSG大剂量组(0.3g/kg/d)、中剂量组(0.1g/kg/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SG对D-半乳糖致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D-半乳糖模型、VitE阳性对照、TSG小剂量(0.033g/kg)、TSG中剂量(0.1g/kg)、TSG大剂量(0.3g/kg)6个组,采用灌胃给药途径给药60天;用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每日颈后皮下注射50mg/kg(60天)造模;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后取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SG对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和Neurotrophin(NT-3)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CAl区NGF和NT-3阳性细胞数目、面积和灰度均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组皮层NGF和NT-3条带明显变细;  相似文献   

3.
楚晋  叶翠飞  李林  张丽 《中国药房》2005,16(1):13-16
目的 :观察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 (TSG)对D -半乳糖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 -半乳糖模型组、VitE阳性对照组及TSG低、中、高剂量 (0 033、0 1、0 3g/kg)6个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各组小鼠在建立脑老化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0d ,随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 ,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SG对神经生长因子 (NG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T -3)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游出时间和游出距离延长 ,海马CA1区NGF和NT -3的表达明显减少 ;TSG则能缩短小鼠游出时间和游出距离 ,增加海马CA1区NGF和NT -3的表达。结论 :TSG能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对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总苷对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GCs)对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d,制备脑老化模型。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D-半乳糖模型组;D-半乳糖 GCs组,每日分别给予GCs31.25mg/kg,62.5mg/kg,125mg/kg灌胃;D-半乳糖 维生素E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每鼠胃灌服生理盐水和背部皮下注射150ms/(kg·d)生理盐水;模型组:每鼠胃灌服生理盐水和背部皮下注射150ms/(kg·d)25%D-半乳糖溶液;猕猴桃籽油干预组:每鼠胃灌服猕猴桃0.670/(kg·d)和背部皮下注射150ms/(kg·d)25%D-半乳糖溶液;每组时间均为8周。8周后制备大鼠肝组织石蜡切片,且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13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并对染色结果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比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猕猴桃籽油干预组肝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猕猴桃籽油可减少D-半乳糖衰拟老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栓通胶囊对D-半乳糖所致痴呆小鼠脑组织MAO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栓通胶囊组和脑复康阳性对照组。模型组、脑栓通胶囊组和脑复康阳性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连续注射6周;正常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脑栓通胶囊组灌胃量1.35粒/(kg.d),脑复康组灌胃量0.36g/(kg.d)。实验结束后,测定脑组织MAO活性及光镜下观察小鼠大脑海马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升高,海马区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经脑栓通胶囊治疗后小鼠脑组织MAO活性降低,形态学病理改变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脑栓通胶囊能降低MAO活性,保护海马神经元,可用于预防和治疗MAO活性增高导致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限食对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月龄ICR小鼠40只分4组,即脑老化模型组、脑老化限食组、限食组和普通对照组。以D-半乳糖100mg/(kg·d)皮下注射法建立脑老化模型,限食鼠则按正常热能摄入量的70%投喂。实验干预9周后,先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再取大脑测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水迷宫实验: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大于对照小鼠(P0.05),限食处理的脑老化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脑老化鼠(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生化检测: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脑内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小鼠(P0.05),限食脑老化小鼠脑内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脑老化鼠(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限食对正常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未见显著影响。脑老化小鼠脑内MDA含量显著升高而限食可使MDA含量维持在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限食能减轻脑老化小鼠认知功能衰退及脑组织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酶活性下降,保护大脑免遭D-半乳糖氧化损伤所致脑老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脑益寿胶囊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健脑益寿胶囊高剂量组2.08g/kg,中剂量组1.04g/kg,低剂量组0.52g/kg;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0.0078g/kg;空白对照生理盐水10ml/kg。6周后,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脑益寿胶囊可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SOD及GSH—Px的活性。结论:健脑益寿胶囊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抗自由基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D-半乳糖诱导的老化小鼠耳蜗中蛋白磷酸酶 1 核目标亚基(PNUTS)的表达。 方法 6 周龄清洁级昆明小鼠 2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D-半乳糖组, 每组 10 只。 D-半乳糖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 800 mg/(kg·d); 对照组颈背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均为每日 1 次, 连续 8 周。 造模完成后, 进行听脑干反应(ABR)测试检测小鼠听力变化; 取 2 组小鼠耳蜗, 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 PNUTS 及 p53 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PNUTS 蛋白在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及血管纹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 结果 D-半乳糖组小鼠在 8、12、24 kHz 这 3 个频率下的 ABR 阈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NUTS 蛋白在小鼠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及血管纹细胞中有表达,且 D-半乳糖组小鼠耳蜗中 PNUTS 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而 p53 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P< 0.01)。 结论 PNUTS 在小鼠耳蜗中有表达, 且 D-半乳糖能够诱导老化小鼠耳蜗中 PNUTS 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源性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因子2,3-吲哚醌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6组:①NS 西黄耆胶组;②D-半乳糖 西黄耆胶组;③D-半乳糖 2,3-吲哚醌50mg/kg组;④D-半乳糖 2,3-吲哚醌100mg/kg组;⑤D-半乳糖 2,3-吲哚醌200mg/kg组;⑥D-半乳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枸杞多糖与丹参酮对衰老小鼠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0mg/(kg·d)]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200mg/(kg·d)]、丹参酮[1500mg/(kg·d)]。42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枸杞多糖可使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较丹参酮组明显;但SOD活力显著升高,不及丹参酮组改变显著;枸杞多糖和丹参酮均可使羟脯氨酸含量升高,且效果相当。结论枸杞多糖与丹参酮都有显著的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枸杞多糖清除皮肤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方面较丹参酮明显,而提高皮肤抗氧化酶活力则不及丹参酮显著,在增强成纤维细胞活性方面两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以及有效中药参鸟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防治AD的药理机制,我们系统观察了不同时程APP转基因动物与AD相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以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拟AD动物模型为4到16月龄APP695V7171转基因小鼠。4月龄起灌胃给予参乌胶囊(0.4g/kg/d,1.2g/kg/d),二苯乙烯苷(TSG,0.05g/kg/d,0.1g/kg/d,0.2g/kg/d),阳性对照药安理申6个月。未处理的APP转基因小鼠饲养至10月龄开始灌胃给予TSG(0.05g/kg/d,0.1g/kg/d)6个月。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检测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物体识别实验。提取皮层、海马RNA,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RT—PCR方法检测mRNA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的改变;图像分析使用Image—pro软件。结果:不同时程APP转基因模型存在多种类似AD的异常变化,包括:早期4月龄APP转基因小鼠即出现学习记忆能力障碍,随增龄至10月龄不断加重,但晚期至16月龄由于对照组的老化,虽然模型组与对照相比仍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但差距缩小;早期即出现老年斑非Ap主要成分-asynuclein(α-syn)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上调,随增龄不断加重,16月龄形成α-syn蛋白异常聚集;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多个成分(ERK、PKC、p70S6K)异常,与老年斑主要成分α-syn和AB的改变相关。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作用于APP转基因模型病理改变的多个环节:对老年斑两种主要成分α—syn和Aβ的抑制作用,有效减少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可直接改善α—syn和Aβ导致的神经元毒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改善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和正常功能、抑制病理改变的发生;不仅早期4月龄给药能预防AD病理性改变的发生,对10月龄已出现病理变化的模型鼠也有较好的逆转和治疗作用。结论:APP转基因模型出现多种类似AD的异常变化,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模型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雌性NIH小鼠每天颈背scD-半乳糖80mg/kg,连续42d,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每天分别ig螺旋藻多糖(PSP)200、100mg/kg,能显著拮抗D-半乳精的作用,使小鼠肝、脑MAO-B活性显著降低,心、脑Na-K-ATP酶活性回升;能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并使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提示PSP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墨旱莲水煎剂的延缓肝脏衰老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g/10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与正常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mg/10g鼠重并同时灌胃与墨旱莲水煎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墨旱莲水煎剂组腹腔注射与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等容量的D-半乳糖1mg/10g鼠重,同时分别灌胃墨旱莲水煎剂8mg/g、16mg/g、32mg/g鼠重。43天后取肝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定肝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形态学观察与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小鼠相比墨旱莲水煎剂组肝细胞损伤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的SOD和GSH-PX活性降低非常显著,MDA含量升高非常显著(P<0.01);与单纯D-半乳糖损伤组相比墨旱莲水煎剂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墨旱莲水煎剂有延缓肝脏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茱萸提取物(SSY—B2)对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山茱萸提取物(SSY-B2)治疗组分为小(1.78g/kg/d)、中(5g/kg/d)、大(15g/kg/d)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吡拉西坦(Piracitan0.7g/kg/d),分别灌胃给药,于第5天,末次给药60分钟后,除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它各组注射东莨菪碱lmg·kg^-1,20分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测试5d后,将小鼠断头,各组冰浴下取其脑组织迅速冻于液氮中,-80℃冰箱保存,一周后将小鼠半侧脑组织按1:10(W/V)加入0.05MPBS(pH7.4)缓冲液,冰浴下匀浆,4℃离心弃上清,取其粗膜,并调整蛋白浓度1-2g/L,用同位素放射配基法进行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测定。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山茱萸提取物(SSY-B2)均能显着缩短记忆障碍模型小鼠Morris水迷宫搜索平台时间和搜索距离,SSY-B2各剂量组的学习成绩均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和PI3K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海马表达的观察,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信号转导途径上游步骤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APP17肽治疗组(D+P组)。D、D+P2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1。D+P组每周一、二、五皮下给药APP17肽0·35μg/只。4个月后,小鼠灌注固定,行脑冰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应用IRS-1抗体染色。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胰岛素受体底物-1、胰岛素受体底物-2、PI3K的表达,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排列整齐,染色深,突起深染,可见2~3级分支,细胞计数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正常对照的67·5%、63·68%和48·6%。APP17肽治疗组(D+P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阳性细胞数目接近C组,与半乳糖老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阳性细胞突起少于C组,排列亦不如C组整齐。Westernblot结果亦显示D组海马表达IRS-1减少,应用17肽后IRS-1表达上调,但不如C组数值高。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IRS-1、IRS-2、PI3K的表达明显下降;APP17肽能上调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IRS-1、IRS-2和PI3K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对照药,以小鼠血清中ALT、AST等为指标,评价APPS脂质体的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结果:APPS脂质体口服液高剂量(200mg/kg)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药效作用结果显著(P〈0.05或P%0.01)。低剂量(50mg/kg)对各肝损伤模型的治疗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PS脂质体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邢颖  张兰  李林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7):510-513
目的:观察从中药何首乌提取的二苯乙烯苷(TSG)对APP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肽(Aβ)和分泌酶的影响。方法:将AP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SG 0.05和0.2 g·kg-1组,同月龄同背景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各组小鼠从4月龄始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APP,Aβ,β位点剪切酶(BACE,即β-分泌酶)和代表γ-分泌酶的早老蛋白-1(PS-1)的表达。结果:10月龄转基因小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APP,Aβ和PS-1的表达明显增强。TSG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内APP、Aβ的生成,抑制海马PS-1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SG组之间,β-分泌酶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TSG能减少脑内Aβ形成,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少APP生成和抑制γ-分泌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甘草对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甘草、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次/d,共8周)诱导胰岛素抵抗(IR),选用长期腹腔注射5%D-半乳糖[150mg/(kg·d)]诱导IR形成大鼠糖尿病模型,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BG)含量和体重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甘草组、二甲双胍组和水飞蓟宾组与模型组比较,FBG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OGTT后2hBG,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甘草、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均使造模后各组的大鼠体重增加,并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结论甘草、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能有效地抑制D-半乳糖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老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5 g/L D-半乳糖处理培养心肌细胞建立衰老模型,并以不同浓度EGB761(5、10、20μg/mL)分别干预48 h。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判断细胞衰老,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含量。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和搏动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显著提高(75.6%±4.9%vs 17.2%±2.9%,P〈0.01);细胞内AGEs含量明显增高[(703±32)vs(93±26)pg/mL,P〈0.01];同时出现细胞形态学和搏动的异常。与D-半乳糖组比较,不同浓度(5、10、20μg/mL)EGB761干预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显著下降(各组分别为57.7%±7.9%、49.7%±9.2%、34.0%±6.6%,P〈0.01),同时AGEs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404±33)、(357±25)、(249±77)pg/mL,P〈0.01],心肌细胞的搏动明显增加。结论:EGB761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非酶糖基化,预防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