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容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Changeofplateletcountandaveragevolumeinpatientswithleukemia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郭超李志春高红近年来血液分...  相似文献   

2.
3.
郝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03-3304
目的:研究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变化与肝病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使用AC 910血球计数仪对肝病患者及正常人群行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小板数及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病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肝病病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值,可为肝病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初步评价,是一项简便、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武汉市汉阳医院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首次诊断为结肠癌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MPV的差异及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MPV的差异;同时分析MPV与结肠癌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MPV诊断结肠癌的临床价值。结果结肠癌组MPV、PL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9.446、2.792,P<0.01),而Hb却低于健康对照组(t=-2.990,P<0.01)。术后MPV(11.3±1.0)fl、PLT(194.8±61.0)×10~9/L均低于术前(11.8±1.0)fl、(204.5±57.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7、1.696,P=0.001、0.033)。有脏器转移者MPV水平高于无脏器转移者,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患者(t=2.009、2.438,P<0.05)。MPV水平与脏器转移、TNMⅢ~Ⅳ期呈正相关(r=0.561、0.599,P<0.05),而与肿瘤是否侵及肌层、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r=0.060、-0.116、0.115,P>0.05)。MPV预测结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 0.727~0.832,最佳截断值为11.95 f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和61.1%。结论结肠癌患者MPV水平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PV可能是结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6.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化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应用,BPC及MPV的测定已成为血液学检查的常规项目.BPC及MPV在某些血液病中的变化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动态观察了31例儿童ITP患儿BPC及MPV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乙型病毒肝炎、肝癌、肝硬化及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检测对比,并作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正常人对照组:本院健康体检者,共2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1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具有典型的炎症细胞的特征[1].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应用Sysmex XT-1800血液分析仪给哮喘患儿施行了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容积检测,并动态观察了其变化情况,探讨了对哮喘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
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4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骨髓抑制,完全缓解(CR)患者及22例正常人的MPV。结果:初诊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CR组(P<0.01,P<0.05),CR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髓抑制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初诊组及CR组(P<0.01)。结论:MPV的测定有利于预示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TSGF水平,以健康者血清TSGF水平作为对照。结果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F=11.32,P<0.01),经治疗后完全缓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下降,而未完全缓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TSGF水平是诊断白血病、淋巴瘤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例杂合性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急淋白血病中日细胞表型多见,其次为T细胞表型,初诊时骨髓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5%,数目异常较儿童异常患者少见,结构异常中55%为Ph染色体,具有Ph染色体者完全缓解率低。杂合性急性白血病双表型、双克隆型各1例,均有复杂Ph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3.
羟基喜树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联合阿糖胞苷 (CA)方案治疗高危组慢性粗细胞白血病 (CGL)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用CA方案治疗 18例Sokal危险指数 >1.2的慢性期高危组CGL ,观察其近远期临床疗效并与羟基脲 (Hu) CS30 0 0单采治疗组进行对比 ;观察病人染色体治疗前后的Ph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情况。结果 :CA组获CR4例 (2 2 .2 % ) ,PR 6例 (33.3% ) ,总有效率为 5 5 .5 % ,1例病人获轻度细胞遗传学反应 :对照组无人CR(0 % ) ,PR 5例 (2 2 .7% ) ,总有效率 2 2 .7% ,无病人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两组间CR率及有效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CA组病人平均、中位生存期 (32 .2月、30 .0月 )稍长于对照组 (2 9.7月、2 8.0月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该方案毒副反应轻 ,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疗效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综合研究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白血病细胞DNA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研究46例AL DNA指数、DNA倍体及S期百分率(SP)的分布。结果AL完全缓解(CR)组DNA指数、DNA非整倍体率、SP均明显低于难治/复发组(P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的复发与难治和白血病发生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有关,发生MDR现象的主要机制是多药耐药基因(mdr;基因)的过度表达,md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定位于细胞膜上.分子量为170KDa的糖蛋白(Glycoproteins,P-170),为探讨P-170在复发难治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48例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P-170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7.1%.结果表明:P-170在复发难治性白血病中有高度表达,本方法检测白血病MDR及对逆转白血病的MDR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s of differentiation,Idl)在白血病白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急性非淋巴细胞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1KT—PCR方法,检测Idl在健康志愿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自愿者相比,Idl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dl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白血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对1973~1993年在乐山地区医院住院的小儿白血病168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患者占儿科同期住院人数的0.48%,其发生率为青少年比成人者高(0.22%),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7~14岁)多见,且男多于女,农村患者多于城市患者。常见白血病类型依次为急淋、急粒、急单,急慢性之比为38∶1,急淋与急粒之比为1.82∶1。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仅20天。  相似文献   

18.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bcl-2的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65例成人AL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bcl-2及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①初治组及复发组AL患者bcl-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②耐药组AL患者bcl-2表达水平较敏感组高(P<0.01);③在bcl-2高表达的AL患者中,其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bcl-2低表达患者(P<0.01 );④全部65例AL患者中bcl-2与mdr1之间有低度正相关性(r=0.268,P=0.031);两者同时高表达的12例患者仅2例CR,但两者同时低表达的9例患者全部CR.结论bcl-2高表达是判断AL耐药的指标也是引起AL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5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学检查28例M3a中2例和7例M3v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免疫分型10例,多为HLA-DR(-)、CD14(-)、CD33(+)和CD13(+)。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3/35),31例(31/35)有t(15;17),1例(1/35)具有变异易位.可评价的21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枝型和变异易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在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作者通过形态学与免疫表型检查,对350例急性白血病(4L)患者进行诊断与分型的结果。本组病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201例;包括五个亚型:无标志型(Null-)、普通型(common-)、前B型(Pre-B)、B型和T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110例;混合性急性白血病(HLA)6例及分类困难的25例。后者经电镜髓过氧比物酶(MPO)和基因型检查,使本组全部病例均作出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