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对我院1989年10月至1993年9月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随访.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结果14例(45.16%)的患者维持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17例《54.84%,的患者修改诊断.结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重视对病人临床随访和病人的病程转归;更应强调其相关性是“密切”相关的。迷信巫术既是“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也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的诱发困素。  相似文献   

2.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对40例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偏低,信奉迷信、宗教,具有暗示性和负性情绪之类的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与迷信观念、巫术思想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治疗以应用小至中等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3.
17例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四川省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621000)刘华莉杜海英王新英与迷信巫术相关精神障碍最早在CCMD—2[1]中单独列出,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本文作者对17例与迷信巫术相关精神疾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1....  相似文献   

4.
对迷信巫术所致精神障碍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我院于1998年至2004年收治了1 675例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迷信巫术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者18例(1.1%),男5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0岁;农民9例,工人6例,干部4例;个性孤僻少语,胆小内向4例,争强好胜,性格外向10例,中间型4例.小学10例,初中5例,高中3例;既往均无精神病史.有精神病阳性家族史13例.  相似文献   

5.
迷信巫术宗教相关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危害不浅。精神病学家注意到与迷信巫术相关及民间健身术引起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此类精神障碍相对其它精神疾病较少,但危害很大,易引起一般群众的恐慌,需高度重视。此病近年来报道不少,但家族群体性发病,伴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26例女性患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进行临床分型,并对其临床特征、防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曾在我院住院的1993-1996年间的26例女性患,并分为三型:类癔病疗。结果:所有病人症状很快被控制,本组住院缓解时间平均17天。结论:绝大多数预后乐观。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合并心理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表现上,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和癔症性精神病有许多类同性,在病中它们都可出现自我意识障碍,即神秘状态、双重人格、附体体验。在病因学方面,社会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据此,两种疾病易被混淆。但实际上,两种疾病的转归及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应严格加以区分。本文列举两例典型病例,讨论区别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与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几个特点。例1,女,55岁,文盲,退休工人,平素性格要强,自我中心,信奉鬼神,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极易情感发泄,青年期曾两次受到精神刺激后,发作性倒地,四肢抽动,持续近半…  相似文献   

10.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同癔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与迷信巫术相关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  方法 将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41例与社会心理应激诱发的癔症 5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 研究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对照组 ,遗传史、文化背景、临床特征均有明显不同。附体体验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附体内容也存有差异。  结论 表明两者属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作为一类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是合理的 ,支持CCMD—Ⅱ—R。  相似文献   

11.
与迷信相关精神障碍的再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迷信相关精神障碍的再诊断与分析满常红杨冬林近年来,由于信仰迷信而致精神障碍日益引起精神医学界的重视。我国在CCMD—2—R中也增加了与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随之精神科门诊、住院病人中诊断与迷信相关精神障碍的病例逐渐增加,但与迷信相关精神障碍能否成为一...  相似文献   

1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时间和地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变化属性及时间、地域差异。方法:统计1988~1997年间城、乡3所精神病院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的门诊率、住院率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时间、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及文化内涵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城市以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为主,发病率近10年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农村以迷信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为主,就诊率的时间差异不明显,内容前几年以迷信为主,后几年以宗教为主。气功所致者的  相似文献   

13.
对CCMD—2—R中“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MD-2首次建立了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这一疾病单元,CCMD-2-R继承了这一分型。然而,近十年来有关这一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中特有疾病的研究报告甚少。本文拟对该疾病的某些特点和问题进行商榷。1诊断名称问题作者单位:430060武汉,湖北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4.
与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的初步研究罗小年陈耀银李秋英CCMD—2提出与迷信相关的精神障碍这一疾病以来,很少见到有关该病与其它疾病的比较研究,为了解该病发病年龄的特点,我们对5年来在我科住院的女病人进行了分析,将这类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精神分裂症、癔症...  相似文献   

15.
在某偏僻地区一农民家中 ,有 8名成员以集体发病形式同时罹患了与巫术所致精神障碍 ,其中 1名患者收住我院治疗 ,现报告如下。患者哈某某 ,女 ,33岁 ,回民 ,小学文化 ,已婚 ,农民。入院前 2周其夫到内蒙买牛 ,晚间听同伴讲鬼神故事 ,又踩着一骷髅突然受惊 ,称有鬼魂控制他 ,认为饭和鸡蛋有毒 ,数日后被护送回家后继续呼喊“我要占领内蒙 ,蒙古是我的啦”。患者见后哭泣不止 ,经人推荐请人来“看仙”。巫婆、神汉到后言称其夫身上的鬼魂附体 ,遂令患者及婆家人紧闭门窗 ,守候其夫身旁 ,不得外人进入 ,并要众人叩拜、烧香、焚烧衣物进行“驱鬼…  相似文献   

16.
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回顾了1995年至1998年间本院住院病例发生误诊情况。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两种疾病之间误诊率较高,占误诊病例总数的51.9%。探讨了易导致误论据的几种情况,主要与临床医生的惯性思维、疾病病程短、症状不典型、对疾病与症状的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气功相关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差异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在1990年至2000年间连续入院患者中与气功相关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82例,其中住院时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46例,精神分裂症36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等资料并作5年以上随访。结果: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组)与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组)比较,在性别、婚姻、年龄、接受教育年限、起病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获得68例5年以上的随访资料,其中气功组38例,分裂症组30例。至随访结束,气功组中84%(32例)、分裂症组中57%(17例)维持原诊断,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气功组的精神障碍缓解程度达89%(34例),而分裂症组的缓解程度仅33%(1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01)。气功组的社会功能也明显优于分裂症组(P〈0.01)。结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气功相关的精神分裂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根据临床特点,二者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性精神障碍140例治疗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617061)罗明王耀华李培轩为了解我院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情况,更好地改进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我们对1985年~1994年十年间14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共321例次住院治疗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9.
23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与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991-1994年痊愈出院的4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5-9年的门诊随访、信访和个别走访。结果 在随访期中有231例复发,复发率为57.5%。单因素分析发现,初发病年龄早、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低、阳性家族史、性格急躁、维持治疗时间短、病症亚型为双相、较多的生活事件、临床表现伴有妄想者等因素与复发有关,而特别、发病形式和首次发病平均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复发无关。在复发季节方面,躁狂发作者以春季较式,抑郁发作者以冬委较多。复发时间多在出院后2年内。结论 长期药物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对预防和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42例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发现男:女为2.23:1,以双相情感障碍最多;多有精神病家族史,其性格特征多偏内向;发病多在春季,起病有一定的精神因素;临床症状及治疗与成人相仿,成人的诊断标准稍加修改可以用于儿童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