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经络遍布周身,纵横交贯,通过有规律的循环和复杂的网络交会,将人体联系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旦经络不得宣通,气血就不能遍布全身,使人患病。针灸的作用主要是使经络、气血畅通,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笔者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经穴的脑功能激活情况,以期探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查阅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外关and fMRI”或“针刺and外关and功能磁共振成像”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文章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激活脑区不同,以及外关穴与外关穴组穴针刺脑激活区具有差异性。结论:针刺外关穴特异性激活右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额下回、小脑,从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感觉及视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针灸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因其适应证广、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特点而广受推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目前所掌握的唯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适于在活体上进行动态针刺的中枢机制研究。本文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经穴的脑功能激活情况,以 相似文献
4.
5.
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并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左右不同脑区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相对集中地激活对侧脑区,其激活点和强度都相对集中;皮部浅刺,左右两侧脑区均有激活,激活点较为分散,激活强度也相对较弱。结论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不同脑部功能区激活没有显著差异,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对脑区的激活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6.
三、穴经彼此孤立发现?有人认为,穴位、经络“开始时是各自发现,不是由此产生彼,或由彼产生此……”。这种观点主要在于忽视了穴经的联系性及其互为因果性。人体是一个统一体。针灸局部点会出现循经感传线,循经感传线的出现又会加深对穴位功能的重新认识,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穴位点是经络线的关键部分,是经络之气互相联系交通的中转站,在中医来看,二 相似文献
7.
运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观察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脑区的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腧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的指导下,开展外关穴特异性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进一步探讨外关穴功效主治与脑区激活之间的联系。方法针刺6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采用Block设计,针刺得气后捻转30 s后停止捻针30 s,重复6次,同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 BOLD)技术进行全脑扫描,利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mapping,SPM2)软件包处理图像。结果针刺右侧外关穴捻针状态,左右脑半球、左右小脑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中,左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下回、顶下小叶和小脑,右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岛叶、边缘叶、脑干和小脑。结论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到,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下,不同功能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激活,这些脑区与针刺外关穴的功效密切相关,初步表明针刺外关穴的信号在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自1990年Ogawa等首先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对比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以来,已有很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利用此手段对中医学针刺理论进行研究。它为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右侧太溪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太溪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将2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太溪穴组和非穴组,分别给予针刺右侧太溪穴和非穴;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分为针刺前静息态、捻针状态及出针后3个模块。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针刺太溪穴激活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额内侧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3。针刺非穴激活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小脑。结论:与针刺非穴比较,针刺太溪穴靶向性激活了MCI患者病变脑区,且对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搜集并总结针刺阳陵泉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的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1)不同针刺深度、生理状态等因素对针刺阳陵泉穴激活脑区的影响;2)针刺阳陵泉穴所激活脑区的特异性;3)阳陵泉穴与其他穴位配伍所激活脑区的差异对比。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刺阳陵泉穴可激活特定的脑区,如双侧颞上回、双侧中央前回等及双侧眶回、右侧颞下回等区,从而起到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功效,在治疗胆系疾病及中风等病症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针刺外关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外关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外关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磁共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可以对大脑的高级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其出现为针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功能磁共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针刺太溪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针刺太溪穴后脑激活区的反应。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8例,分别针刺受试者右侧太溪穴,在fMRI下采用静息阶段与针刺阶段交替采集图像,获得数据通过MATLAB 6.1软件SPM模块和REST软件分析,观察太溪穴的脑激活区。结果:8例受试者太溪穴主要激活右侧颞上回(BA22)、颞中回(BA19、BA30、BA39)、颞下回(BA38)、楔前叶(BA7),其次为左右顶叶的中央前回(BA2、BA4)、中央后回(BA40)、左额叶的额下回(BA47)。结论:太溪穴的脑激活区主要位于右侧颞上、中、下各回及楔前叶,主要负责听觉语言及认知功能,与传统的中医理论"肾开窍于耳"、"肾经挟舌本"、"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病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发病率高、症状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针灸治疗IBS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该技术研究IBS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发现IBS多个脑区活动存在异常,如脑岛、前扣带回、前额叶等与IBS内脏感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脑区,而针灸治疗对相应脑区的功能活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为我们了解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本文就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对IBS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针刺合谷穴后效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针刺合谷穴引起的脑功能的时间变化规律,探索针刺后效应作用.方法 用改进时间簇分析(modified temporal cluster analysis MTCA)方法对针刺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针刺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结果 针刺合谷穴引起了脑功能的变化,MTCA方法得到了针灸过程中脑功能变化的时间曲线.结论 MTCA方法对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探索针灸后效应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传统医学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探讨未来应用前景。通过fMRI对穴位特异性、针刺机制、针刺效应观察等几方面的文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针刺腧穴与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针刺效应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针刺效果与脑内部分区域的功能变化有相关性。因此,fMRI技术是研究针刺作用机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部一致性探讨足三里穴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针刺足三里前及针刺足三里拔针后25 min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脑功能成像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结果:针刺拔针后25 min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苍白球、右侧枕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增高;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减低(P0.05,K值≥10)。结论:针刺足三里后额叶、颞叶、枕叶、扣带回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发生改变,提示足三里的认知影响、镇痛及胃肠功能调节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旨在总结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弥散张量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对VD患者脑组织及脑功能进行实时成像,发现与抑郁相关脑区的神经通路及脑功能活动发生变化。其中脑白质异常高信号是VD主要病理改变,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丘脑环路破坏是VD发病的重要环节。前额叶皮质,边缘皮质(如扣带回,海马回),杏仁核,小脑等脑区的异常功能连接为VD功能影像学的主要表现。血管性抑郁发病机制复杂,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活体检测技术将对血管性抑郁的全面认识发挥重要作用,为VD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