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在用相同方法进行药物治疗时,全程重视采用调理情志配合治疗,研究调适情志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治疗组、对照组在疗效、减少复发、增强治愈信心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调节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明显,应在临床治疗中重视运用。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典型情志病证之一,情志伤肝,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而致胃脘痛,是情志与胃脘痛发病的已有认识。其发病与情志刺激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情志病因的相关研究。胃脘痛的情志病因研究,以期揭示情志与胃脘痛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丰富胃脘痛的病因研究和情志病因学说的内容,进一步探求情志致病规律,丰富情志学说,最终为情志病证的临床防治、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盛刚  杨改琴 《陕西中医》2012,(11):1532-153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43例,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不仅症状缓解较明显,而且不易复发,是治疗胃脘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引发,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是其主要病机,常与肝脾等脏腑有关。可因气滞而血瘀,可由瘀血阻碍气机而气滞。笔者采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气滞性胃脘痛9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150例,诊断符合有关文献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为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为气滞型胃脘痛。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男65例,女30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胃脘痛的治疗积累了一点经验,介绍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肝气犯胃情志拂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常因情志波动而发胃脘痛。王××,女,40岁,1983年12月15日初诊。平素易情绪激动,反复发作胃脘痛年余。近有郁事,脘痛阵作,攻撑两胁,嗳气频繁。舌苔薄白,脉弦有力。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与情志和饮食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症型,辨证饮食护理,进行合理健康指导,怡情怡志,调肝和胃,可有效改善胃脘痛的症状,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金铃子散加味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病因为情志抑郁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导致胃气失于和降。治宜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方用金铃子散加味,气行血畅,疼痛自止。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笔者用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宏明  贾振杰 《陕西中医》2013,34(7):817-818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君子汤加减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有理想疗效,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愈疡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情志致胃脘痛的伤脏规律及证候特征。方法:以自编胃脘痛调查表为调查工具,选取山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115例,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统计分析胃脘痛的伤脏规律及证候特征。结果:除胃外肝是受损机会最多的脏腑占97.20%,脾损伤占49.53%,胆损伤占20.56%,伤心则比较少见,而肺、肾受损在本次调查中未出现。证候宜分为肝胃气滞与肝气犯胃两型。结论:情志致胃脘痛主要因情志伤肝而致肝疏泄失常所致,分为疏泄不及所致的肝胃气滞与疏泄太过所致的肝气犯胃2种证型,从而提示临床治疗情志相关胃脘痛时应区别用药。  相似文献   

12.
朱光 《国医论坛》1995,10(3):14-15
情志因素是胃院痛的主要成因之一,对于二者的关系,以往的文献论述大都失之全面,且显得笼统。为此,笔者参考古今有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对清志因素与胃脘痛的关系作一详细探讨。中医学认为,情志是以心为主的五脏功能活动的综合体现。清志为病,即是情志活动失度(剧烈或持久),超过了心神的调节范围,通过影响机体气机,进而损伤脏腑而实现的。情志内伤导致胃脘痛,亦是由于情志变动太过或直接影响胃肺气机;或先损伤其他脏腑,进而影响于胃而形成的,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言:“若五脏内动,泊以七情,则其气肩结,聚于中院,…  相似文献   

13.
陈晓哲  刘景峰 《光明中医》2022,(8):1398-1400
在现代社会中,胃脘痛是最为常见的疾病,而在引起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中又以情志因素致胃痛最为常见.分析中医学对于胃脘痛的认识、胃脘痛的致病因素、调理脾胃的观点及治疗和中医对于情志因素的认识、情志因素致病的特点,笔者总结出不同情志因素可以致使不同证型胃痛的结论,并提出治疗相应胃脘痛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自拟柴芍萸连汤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6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亦称胃痛,古称"心痛"、"真心痛",是脾胃病证中最为常见症状之一,虽病在胃,主症为痛,但多本于肝而形于胃。胃脘痛虽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情志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据临床观察,胃脘痛的诱发或加重,多与情志不遂所致肝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探讨银屑病与肝的相关性。认为情志异常主要通过影响肝对气机的调节,进而影响脏腑功能、精血运行而影响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应重视肝郁在本病中的地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情志疏导和疏肝解郁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胃脘痛亦称胃痛,古称"心痛"、"真心痛",是脾胃病证中最为常见症状之一,虽病在胃,主症为痛,但多本于肝而形于胃。胃脘痛虽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情志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据临床观察,胃脘痛的诱发或加重,多与情志不遂所致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型胃脘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胃苏颗粒(主要成分: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积壳、槟榔、鸡内金),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口服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水团花),3次/d,2粒/次。两组均治疗2周,随访2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对气滞型胃脘痛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型胃脘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胃苏颗粒(主要成分: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积壳、槟榔、鸡内金),3次/d,1袋/次;对照组30例口服荆花胃康胶丸(主要成分:土荆芥、水团花),3次/d,2粒/次。两组均治疗2周,随访2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对气滞型胃脘痛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胃止痛类中药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和胃止痛胶囊(枳壳、香附、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甘松、合欢皮、五灵脂等);对照组服用荆花胃康胶丸,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8.1%。结论:和胃止痛胶囊对气滞型胃脘痛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