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是一种锌金属肽酶,其主要作用底物为血管紧张素Ⅰ和缓激肽,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生成及缓激肽的降解调节血管的紧张性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明确ACE基因的16内含子内存在一个287bp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ACE基因有3种基因型:DD型、DI型和Ⅱ型。研究表明机体ACE水平受ACE基因I/D多态性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NIDDM)及其肾脏合并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了109例NIDDM患者及155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位于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技术扩增后分为三种基因型:纯合子缺失型(DD),纯合子插入型(I)及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109例NIDDM患者与155例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NIDDM合并肾病者(DN)的基因型与未合并肾病者无显著性差异,但等位基因则有显著性差异(D、I等位基因为045和055对030和070)(P<002);NIDDM病程≤1年即伴有肾病者与病程≥5年仍无肾病者比较,DD型及D等位基因均显著高于无肾病组(P均<005),后者以I型及I等位基因占绝对优势。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NIDDM发病无关,而与其肾脏合并症则明显相关,DD型是DN的易感基因,而I型则为其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尿病及其肾病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ACE基因内含子16的一个287bp的Alu顺序I/D型为多态标志,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片段,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1)221例2例糖尿病与100例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2)2型糖尿病未合并肾病与合并肾病及肾功不全(RF)等各亚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E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些组成成分的基因我态性对整个系统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D基因多态性研究较多,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进一步阐明由于血管紧张素(ACE)基因多态性而导致的循环中ACE水平不同的肾脏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对77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和和150名正常人ACE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ACE基因缺失型(DD)(15.6%VS.6.0%,P〈0.0)和插入型(DI)(53.2%VS.39.3%,P〈0.05)在ESRF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H型的发生频则明显低于正常人(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DN)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48例正常人,74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其中40例不伴DN,34例合并DN),10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57例不伴DN,45例伴DN)的ACE基因上287bp片断,根据插入或缺失来判断其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必主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祺我人群中确诊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询问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及男性病例组与对照组及男性对照组比较,ACE(I/D)多态性构成均有显著差异;病例组及男性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ACE基因) 多态性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DN) 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48 例正常人、74 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患者( 其中40 例不伴DN,34 例合并DN) 、102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患者(57 例不伴DN,45 例伴DN) 的ACE基因上287bp 片断,根据插入(I) 或缺失(D) 来判断其多态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IDDM 及NIDDM 组ACE 等位基因、基因型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在IDDM 组中,D等位基因及DD基因型在伴DN亚组中显著升高;在NIDDM 组中,与不伴DN者比较,伴DN者其I等位基因、II基因型频率明显为低。结论ACE 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易感性无关,与DN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149例NID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的ACE基因型。结果(1)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构成比在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027)显著高于非DN组(009)。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DN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ACE、ACE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ACE基因如何通过调控机体ACE水平进而影响DN的发生、发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卡托普利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果没有特别的干预措施,相当部份持续微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为临床白蛋白尿,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病(ESR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够减少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ACEI能否预防(DN)的发生呢?我...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的标记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肾损害是糖尿病(DM)的严重合并症。Ⅰ型和Ⅱ型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达20~20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即预示着将出现肾脏和心血管并发症且预后不良。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伴微量蛋白尿的Ⅰ型DM患者的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严格的控制血压(特别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因此如果在微量白蛋白尿之前发现DN并进行干预治疗,则可以逆转DN甚至防止DN的发生。我们对目前认识到的肾损害标记物作一综述,并评价它们作为DN早期标记物的可能性。一、肾小球功能不…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新概念秦大山,刘晓,刘国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传统概念是肾脏源的肾素在外周血中使肝脏源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再在肺中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随血流至作用靶点(血管、...  相似文献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受体等六大成分组成;其中AngⅡ为主要的生物活性肽。RAS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几乎涉及到肾脏疾病过程中每一方面。BAS激活后引起动脉血压及肾小球内压上升,从而导致肾脏疾病进展。近年研究显示RAS也可通过非血液动力学作用如系膜细胞增殖、影响肾脏内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肾脏疾病进展。肾脏疾病动物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肾脏疾病进展。肾脏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表达刘娅卢义侠丁洁应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mRNA表达情况,同时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以...  相似文献   

16.
ACE,ACE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ACE基因如何通过调控机体ACE水平进而影响DN的发生,发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对肾脏的累及尤其明显,且其临床与病理表现多种多样,预后在不同个体间相差悬殊,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系统,许多研究表明,其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1],在SLE的发病过程中也参与了免疫介导的多脏器损伤过程[2],其在肾脏病的病情进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RAS系统的一个关键酶,ACE基因存在着多态性。ACE基因第16内含子存在一个287bp的插入/缺失变异…  相似文献   

18.
为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例高血压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分为肾功能正常10例,代偿8例和氮质血症7例3组。观察ACEIenalapril(10~30mg/d)4周对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换酶(ACE),心钠素(ANF),尿醛固酮(Aldo),缓激肽(BK)和前列腺素E2(PGE2)的作用。结果1.服药前3组患者与正常人比,ATⅡ升高,PRA,Aldo无差异;氮质血症组患者BK降低,ANF增高;2.服药后3组患者ATⅡ,Aldo和ANF下降,BK(除氮质血症组),PGE2和PRA升高;3.治疗后ATⅡ与Aldo、ATⅡ与ANF以及BK与PGE2分别呈正相关。结论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BK-PGS两系统相互调节在不同肾功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中起着作用,并有着治疗意义;2.enalapril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作用可能通过抑制RAS和激活BK-PGS所介导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多数的研究及少数国内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IgA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关,但也有部分研究结果不同的报道。为进一步明确ACE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关系,我们无选择地对72例IgA肾病患者以及86例正常人AC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结合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特点,对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作了分析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及实验室检查:72例IgA肾病患者取自1997年1~12月本院无选择性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肾活检。患者病理检查经光镜、电镜及免疫荧…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D/I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引起肾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与生物个体的某些病理生理状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ACE基因D/I多态性在正常人群和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肾脏损害患者中的频率分布,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肾脏损害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一、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高血压病患者组(EH组)158例,男106例、女52例,平均年龄(57.3 ± 7.6)岁,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按以下标准分为高血压合并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