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科,全世界约100余属。番荔枝属(Annona)为该科模式属,约120种。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非洲,亚洲热带地区有引种栽培。我国栽培有5种,分别为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 linn)、刺果番荔枝(A.muricata linn.)、毛叶番荔枝(A.cherimolia mill.)和牛心番荔枝(A.retieulata linn.)。此外,我国引种栽培的还有山番荔枝(A.montana macf.),但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番荔枝科植物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 Linn.)树皮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分离到6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贝壳杉烷型二萜,1个生物碱,5个二萜I,II,III,IV,V分别为(-)-kaur-16-en-19-oic acid,16a-hydro-19-acetoxy-ent-kauran-17-oic acid,(-)-kauran-19-al-17-oic acid,ent-19-carbomethoxykauran-17-oic acid,19-hydroxy-16a-(-)-kauran-17-oic acid,生物碱为xooglaucine.结论:萜IV ent-19-carbomethoxykauran-17-oic acid,,萜V 19-hydroxy-16a-(-)-kauran-17-oic acid和生物碱oxoglauci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2000年以来的文献,对国外番荔枝内酯类化学成分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番荔枝科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要总结本室近15年来对番荔枝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结果。该科植物所含的番荔素、多氧环已烯和苯乙烯内酯是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望开发成为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双四氢呋喃环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泡番荔枝辛(1)、番荔辛(2)、去乙酰紫玉盘素(3)、去乙酰异紫玉盘素(4)、大花紫玉盘素A(5)、motrilin(6)、番荔枝塔亭丁(7)、番荔枝塔亭戊(8)、番荔枝塔亭甲(9)、12, 15-顺式番荔枝塔亭甲(10)。结论 化合物410为首次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1989年 Hui 等(J Nat Prod,1989;52(3):463)首先从番荔枝科植物泡番荔枝(Annona bullata Rich.)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一个新的乙酰精宁类化合物,命名为泡番荔枝辛(bullatacin):C_(37)H_(66)O_7,白色细针晶(乙酸乙酯),mp 69℃~70℃,[a]~(23)_(589)+13°(c,0.004,CHCl_3)。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报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的种子中分离得一个新的环肽squaminA(cyclo-〔l-prolyl-l-(S-oxo)-methionyl-l-tyrosyl-l-glycyl-l-valyl-l-alanyl-l-isoleucy1〕,1)。进一步对番荔枝种子进行研究,发现另一个环肽,命名为squaminB(2),用2DNMR,FAB-MS和氨基酸分析,证明2的平面结构1一  相似文献   

8.
摘 要:番荔枝科植物因其特异性成分乙酰精宁(acetogenins)具有低毒、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且该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续报近年来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番荔枝属、依兰属、哥纳香属、野独活属、暗罗属、紫玉盘属、木瓣属等30余种植物的具细胞毒活性的乙酰精宁、苯乙烯内酯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热带水果番荔枝酚类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方法 80%的甲醇水提取番荔枝,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番荔枝所含酚类物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8种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氧化还原能力(FRAP)及清除自由基能力(TEAC),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番荔枝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阿魏酸、槲皮素和木犀草素6种酚类物质,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为(256.52±14.33)mg/kg,绿原酸含量最低为(43.56±3.72)mg/kg。这些酚类物质对革兰阳性菌的MIC在0.63~5.00 mg/ml之间,MBC最低可达到1.25 mg/ml;对革兰阴性菌的MIC在2.50~5.00 mg/ml之间,MBC最低为2.50 mg/ml。没食子酸、儿茶素、阿魏酸及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C。FRAP与TEAC结果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856,P0.05)。结论番荔枝可以成为天然抗菌抗氧化物质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山竹是一种味美、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的水果。近年来,对山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富含结构多样的多酚类化合物,其中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抗疟疾、抗病毒、酶抑制、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活性。对山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光果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血脂、抗氧化、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光果甘草中的甘草皂苷成分在镇咳祛痰、清热解毒、治疗溃疡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光果甘草在医疗和日用化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光果甘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光果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荜茇酰胺是分离自荜茇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包括抗肿瘤、调节血脂代谢、抗血小板凝集、镇痛等,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化学物质。着重就荜茇酰胺在抗肿瘤、抗血小板凝集、镇痛、抗真菌、抗血吸虫、抗焦虑以及抗抑郁等方面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吴风草为药食两用植物,长期的民间和地方用药均显示该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大吴风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萜类(倍半萜、二萜、三萜)、酚类、生物碱类、甾体类以及脂肪酸类等;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作用以及杀螨除虫作用。对国内外有关大吴风草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着重对其基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灯台树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糖尿病和调血脂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就国内外近年来对灯台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毛茛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医药前景良好。目前研究发现毛茛属药用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和内酯类成分,药理活性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菌和抗炎,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对近年来毛茛属药用植物的黄酮和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有助于毛茛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鸡血藤为补血活血的传统中药,现代药理学证明,鸡血藤具有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对酪氨酸酶双向调节、抗炎、抗氧化、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明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药效学实验,进行中药谱效学研究,实现鸡血藤药材质量与药效的统一。综述了鸡血藤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鸡血藤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靖  张俊英  高文远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0):2077-2082
梨始载于《名医别录》,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早在古方中就有其与贝母、杏仁、百合等配伍而起到清心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梨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溃疡以及抗肿瘤作用。综述了梨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明确其药效成分以及作用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风轮菜属药用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药用价值前景良好。目前研究发现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和皂苷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止血、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辐射等生物活性。主要对近年来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