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青蒿油对12种真菌试管内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红色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0.0625%,大脑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0.25%,石膏样毛癣菌0.5%。皮炎芽生菌0.125%,裴氏着色真菌、孢子丝菌为1.0%,白色念珠菌2%,新生隐球菌为(±)2%,对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无抑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油对皮肤癣菌和部分深部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探讨在实验条件下甘草流浸膏对各种真菌的作用效果.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法制备甘草流浸膏,采用培养基法,对甘草流浸膏进行不同浓度的稀释,在不同浓度的甘草流浸膏培养基中,接种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申克孢子丝菌,置28 ℃~30 ℃培养1周,观测结果.结果:单细胞真菌在不同浓度的甘草流浸膏培养基中都生长,而且有随着浓度增高生长旺盛的现象;多细胞真菌在高浓度的甘草流浸膏培养基中不生长,在低浓度中开始生长,并有逐渐生长旺盛的趋势.结论:甘草流浸膏对多细胞真菌有杀菌作用,实验条件下对单细胞真菌无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果表明白矾对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石膏样子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申克氏孢子丝菌、新型隐球菌等10种菌有明显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在1:160(6.25ug/ml)~1:320(3.125ug/ml),为中国医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白矾可用于以上真菌和细菌感染的治疗。白矾对上述后五种菌的抑制作用为国内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4.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 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 结果 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 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 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近10年住院的成年人中确诊为肺部霉菌感染的6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其中92.2%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少数为曲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和尖端单孢子菌感染。本文  相似文献   

6.
韶关地区头癣类型及致病菌种分离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顺鑫  黄庆芳 《中外医疗》2009,28(35):115-115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韶关地区头癣类型及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头癣患者资料,并对80例头癣患者标本进行了真菌培养。结果115例头癣患者中白癣60例(52.2%),黑点癣39例(33.9%);脓癣16例(13.9%)。80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44株(55.0%),紫色毛癣菌18株(22.5%),断发毛癣菌7株(8.8%),须癣毛癣菌6株(7.5%),红色毛癣菌4株(5.0%),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1.2%)。结论韶关地区头癣中白癣发病率占首位,犬小孢子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1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秀芳  刘国敏  赵芹 《医学争鸣》2007,28(20):1916-1916
1临床资料 2005-03/2006-10收集门诊浅部真菌感染172(男124,女48)例,年龄16~50(平均31.2)岁.患者中,手癣13例(培养均为红色毛癣菌),足癣64例(培养出红色毛癣菌44例,铁锈色小孢子菌20例),体癣28例(培养出红色毛癣菌19例,犬小孢子菌9例),股癣56例(培养均为红色毛癣菌),花斑癣11例(培养出糠秕马拉色菌).用药方法为每日外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商品名嘉瑞,由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研制)1次,均匀涂抹,适当揉搓,治疗2,3,4 wk复诊.  相似文献   

8.
84例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敏感试验与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抗真菌角膜炎敏感药物及耐药菌株。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 84例真菌性角膜炎均经10%KOH湿片镜检查到菌丝或孢子确诊。取病灶坏死组织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和玻片培养进行真菌菌种鉴定。根据菌落形态、生长速度、色泽、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等进行综合分析鉴定真菌菌种。将浸有抗真菌药液药敏植片置于真菌培养基表面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4例真菌中镰刀菌42例,交链互隔菌11例,酵母菌9例,曲霉菌8例,弯孢霉菌3例,青霉菌2例,枝顶孢霉菌1例,白色念珠菌4例,毛霉菌2例。那他霉素对镰刀菌感染为高敏。氟康唑对丝状菌耐药。对白色念珠菌、交链互隔菌角膜感染有效。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可防止药物滥用。增强药物治疗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头癣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癣菌病类型,但在出生头一年内的婴儿中不常见。目的:作者报道1998/2002年西班牙3家医院共10例年龄在1岁内婴儿头癣的临床、真菌学及流行病学。方法:采用追述病例记录方法。结果:6例男婴,4例女婴,平均年龄为7月(1.5~12)。所有婴儿均出生在西班牙,5例婴儿的父母是非洲移民。这5例皮肤真菌分离结果,2例为断发毛癣菌,1例为疣状毛癣菌,2例为奥杜盎小孢子菌。5例患者中,4例为犬小孢子菌,1例为奥杜盎小孢子菌(这1例与非洲移民有关)。5例中2例为亲人性的皮肤癣菌感染,其他家族成员有同样的真菌感染。大多数病例应用灰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148例皮肤真菌病常见致病菌进行菌种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方法 对皮肤真菌病患者,当常规“KOH”涂片镜检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后,进行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148例标本中,红色毛癣菌60例,占40.5%,念珠菌属69例,占46.7%,其中白色念珠菌58例,占39.2%。结论 引起皮肤真菌病的病原菌中,一些条件致病菌感染率明显上升,在缺水的山区农村,一些条件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已经超过红色毛癣菌,占真菌感染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真菌的体外培养过程中,相当于人毛囊浓度的雄激素对三种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选用含不同浓度甲睾酮的沙氏培养基,对照组采用不含甲睾酮的沙氏培养基,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观察并比较菌落的直径大小、形态。结果红色毛癣菌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含高浓度雄激素可使红色毛癣菌生长受抑制,但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组P〉0.05,提示本实验未发现雄激素对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生长有影响作用。结论本研究探讨相当于人毛囊浓度的雄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对皮肤癣菌的作用和皮肤癣菌易感性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糠秕孢子菌和毛囊虫检查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少丹 《广东医学》2000,21(1):61-62
探讨痤疮登工糠秕孢子菌或毛囊虫感染时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112例患者分组进行治疗,观察组作糠秕孢子菌、毛囊虫检查并进行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对照组作一般常规痤疮治疗结果 经过3 ̄4周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糠秕孢子菌和毛囊虫检查并对病原体作相应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1真菌病概说 真菌病一般可分为浅部真菌病与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病是由浅部真菌感染浅表皮肤所引起的疾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及花斑癣等疾病。在我国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依次为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断发癣菌、堇色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等,而黄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等在内地几乎见不到,但  相似文献   

14.
珊瑚姜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对珊瑚姜抑制细菌和真菌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珊瑚姜50%水煎剂和50%酒精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无抑制作用。珊瑚姜50%酒精浸液对石膏粉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五种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它可能用于治疗皮肤丝状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8种中草药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试管药基稀释法,测定8种中草药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观察各种药物对浅部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氏毛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尤以白头翁、公丁香抗菌作用显著,其平均分别为MIC为10.10%、10.63%。表明公丁香、白头翁对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样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扫描电镜观察4例脂溢性角化病和12种皮肤病表面,发现只有脂溢性角化病角质层上有多数园形、卵园形孢子,其直径1.3—5微米,多数孢子表面是光滑的,少数孢子顶部见有芽生现象。但没有发现有菌丝形成。初步推测这是卵园皮屑芽孢菌的孢子。少数孢子表面  相似文献   

17.
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蒜提取物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小抑真菌浓度,最小杀真菌浓度;观察其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采用沙保培养基液体稀释培养法和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菌落法分别测定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抱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和MFC。结果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对絮状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256;对犬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128;对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1:128,MFC为1:64;对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512;MFC为1:256。结论蒜氨酸仅对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试验菌无抑制作用;蒜酶对所有试验菌均无抑制作用;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则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首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病原菌分离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院皮肤科从1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患者体内,成功地分离出我国首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1例由该菌所致的系统性感染患者。 患者女,20岁,因全身性红斑、结节进行性加重9年伴持续发热40余天到该院治疗。患者入院后仍持续发热90余天,经各项实验室检查、肝脏和骨髓穿刺、血液流式细胞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腹部B超和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19.
报告7例猪小孢子茵引起的脓癣。光镜检查发外有孢子7例,有菌丝4例,2例合并发内短菌丝。扫描电镜发现病发表面有梨形大分生孢子,表面有细疏短突,两端有颈圈,有诊断价值。1例病发培养为红色毛癣菌,病发扫描电镜发现长棒状大分生孢子与猪小孢子茵的大分生孢子混合存在。江苏省养猪事业发达,该茵感染人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2011—2020年儿童头癣临床类型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儿童头癣患者的实验室资料,共收集儿童头癣患者542例,其中男性239例,女性303例。对患儿患处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临床类型儿童头癣致病菌谱的差异。结果 儿童头癣患者以学龄前儿童(3~<7岁)为主,占总人数的48.52%(263/542)。构成比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紫色毛癣菌(49.26%,267/542)、犬小孢子菌(31.55%,171/542)及须癣毛癣菌(9.96%,54/542)。不同年龄段头癣患儿致病菌种不同,紫色毛癣菌在各年龄段均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犬小孢子菌,7岁以上患儿犬小孢子菌感染率较7岁以下患儿降低,婴幼儿红色毛癣菌感染率较其他年龄段高。不同临床类型致病菌比较分析中,黑点癣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白癣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脓癣致病菌主要为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奈尼兹菌和红色毛癣菌,除铁锈色小孢子菌,其他菌种构成比在头癣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