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算机X线成像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成像(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我院2005年7月引进CR系统,经过近26个月使用,总曝光达120 000余次.对第1批成像板(IP)更换前各部位的摄影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对保证CR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取得了一些经验,并抽取2007年3月3 400张胶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影像科数字化X线摄影的开端和过度,其与常规X线摄影设备相兼容,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且网络化,在国内各级医院均有应用,并不断普及,是计算机与传统X线设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我们仅就CR在胸部摄影检查方面体会加以总结,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CR系统(computed radiogranhy)它是通过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作为代替普通X线胶片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和照片含有丰富信息量及宽容度较大的条件,明显优于X线的成像技术。CR系统与常规X线摄影设备匹配运行,以IP板代替胶片,实现数字化,提高了图像分辨显示能力,用计算机实施各种后处理功能,降低了常规X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 X线摄影 (CR)图像质量的各类因素.方法对工作中曾出现过的 109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 CR图像质量的因素有: (1)摄影技术; (2)后处理技术; (3)各种原因造成的伪影.结论要想获得一幅满意的 CR图像,就要提高摄影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并要尽量避免各类伪影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两组各6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计算机放射摄影(CR组)与屏/片系统摄影(普通X线组)所摄取的患者图像进行比较。结果CR图像明显优于普通X线图像(P<0.005)。与普通X线相比,是经CR系统后处理的最大优点图像能得到改善,并且对各组织层次的显示能力明显提高。结论CR能较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对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影像科数字化X线摄影的开端和过度,其与常规X线摄影设备相兼容,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且网络化,在国内各级医院均有应用,并不断普及,是计算机与传统X线设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我们仅就CR在胸部摄影检查方面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传统的放射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普通X线摄影的模拟图像转化为被量化处理的数字图像,比普通X线摄影曝光宽容度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动态范围广,信息量多,使传统X线摄影技术及图像质量发生质的飞跃.本文旨在探讨CR临床应用体会及其影像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广琥 《中外医疗》2008,27(26):129-129
本文探讨计算机放射成像(CR)在小儿胸部摄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新生儿~10周岁的病人CR小儿胸片150例,与传统小儿屏胶胸片150例作为对照,分别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等簸评定.并且对胸片所显示影像层次进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CR组小儿胸片图像优质片率达90%,而传统屏胶片优质片率仅为65%,影像质量CR明显高于屏--胶片系统.结论小儿胸部CR摄影以其卓越性能和高质量图像的特征,存在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CR后处理技术在提高影像质量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后处理功能,获得高对比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CR(Computed Radiography)是计算机成像系统的简称,它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即窗宽、窗位的调节使图像的清晰度大幅度提高;并通过图像的放大、移动、重放技术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光盘存储的应用,更方便了临床医生和病人;这一切只需在原有放射设备上添加CR系统,即可使放射科不需任何改动便顺利进入数字化。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开,我院是在2003年4月引进一技术,通过两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