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孕栓(通用名: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肛门用药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卡孕栓组(观察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各250例,观察指标为产后2 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卡孕栓塞肛是一种有效、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已在我国普遍应用 ,流产效果都在 90 %以上〔1~ 3〕。近来我院又将雷夫奴尔与卡前列甲酯栓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6年 3月~ 1997年 3月将中期妊娠的妇女15 0例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 76例 ,年龄为 2 6 .38± 6 .5 4岁 ,孕龄为 17~ 2 6周 ;对照组 74例 ,年龄为 2 5 .73± 6 .91岁 ,孕龄为16~ 2 6周。1.2 研究方法 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向阴道置入卡前列甲酯栓 1m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胎盘自然分娩。采用直接收集法、面积法和称重…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观察组为20065~8月在我院进行陪伴、无并发症,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4例,平均年龄27.36岁,平均孕周38.65周;非陪伴分娩组为2005年5~8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无并发症的初产妇114例,平均年龄26.78岁,平均孕周39.08周。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孙红兵  岳军  谢兰  陈廉 《四川医学》2003,24(8):J001-J001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卡前列甲酯具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 ,本文于第三产程早期应用卡前列甲酯栓 ,拟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 ,预防产后出血 ,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7~ 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 ,选择无严重妊娠并发症 ,严重内科合并症 ,前列腺素禁忌症 ,无剖宫产史 ,排除双胎及羊水过多的产妇110例 ,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 (卡孕栓 )组 5 5例 ,缩宫素组 5 5例 ,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产次、孕周等均无显著性差异。1 2 给药方法 :卡孕栓组 :在胎儿娩出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孕妇分为两组,卡前列甲酯栓组126例,经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mg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产后清理阴道积血后经肛门向直肠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100例,单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观察产后24h出血量。结果卡前列甲酯栓组产后24h出血量平均为280.2±114.3mL,对照组平均为372.4±160.3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沪〈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合用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卡前列甲酯栓 (卡孕栓 )预防选择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 ,选择 10 0例无宫缩要求手术终止妊娠者 ,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组及对照组 ,各 5 0例。实验组术前 10min经直肠置入卡孕栓 1mg ,对照组无特殊处理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实验组为 175 4± 6 2 0ml,对照组为 2 77 4± 14 4 5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认为 ,卡孕栓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能较好地预防选择性剖宫产术中出血 ,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及其副作用。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80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2组为卡孕栓实验组,以不同给药途径分为阴道用药组(25例)与舌下含服组(25例),对照组(30例)则常规静脉推注麦角新碱。结果3组产妇的第3产程平均时间分别是7.64、5.52和6.44min,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h内的平均出血量,对照组(260.83ml)与卡孕栓阴道给药组(190.28ml)及舌下含服组(199.80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两卡孕栓组间则未见差异。两实验组产妇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麦角新碱,其阴道用药及舌下含服都是有效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2003年9月,选择200例行计划分娩的孕妇。分为两组,各100例,即单用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组。孕妇年龄在23~36岁之间,包括初产妇、经产妇;孕37~42周妊娠,符合计划分娩指标,排除一切难产因素。分娩过程中因其它情况剖宫产的例外。两组用药后均观察36小时。  相似文献   

9.
薛慧  房颖  赵鑫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69-169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以2006年1月~2006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126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孕38~41周。年龄22~34岁,平均25.4±4.8岁。文化程度=A3撼醺咧?SPAN lang=“EN-US”〉48例,大中专49例,本科28例,本科以上1例。以2006年11月~2007年8月于我院分娩的148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孕38~41周。年龄22~34岁,平均27.1±3.9岁。文化程度:初高中36例,大中专68例,  相似文献   

10.
范金凤  王晓宁  陈琼 《当代医学》2009,15(12):117-1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00例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术后出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官缩加强,出血减少。结论卡孕栓对一般方法无效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8年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笔者统计2010年1月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的24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施术的麻醉师、把握指针的产科医生和产科医师均不变,其中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计98例,年龄19 ~ 38岁,平均(25.6±2.1),孕周37~41+6周,平均39.4+1.4,均为初产妇,自然分娩56例,胎头吸引11例,转剖宫产31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01例,平均24.6+1.8,孕周37 ~41+6周,平均39.5+1.4,自然分娩74例,胎头吸引5例,转剖宫产22例,两组均无妊娠并发症,无合并症及麻醉禁忌症,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孕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36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及对照组各180例,卡孕栓组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即常规舌下含服前列腺素衍生物卡孕栓1mg。对照组予以缩宫素20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别。结果:产后2h出血量卡孕栓组平均128.3mL对照组平均235.6mL。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防止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大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肖春  詹维敏  赵文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96-96,160
目的探讨卡孕栓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0例剖宫产,随机分为卡孕栓组及对照组,各500例。卡孕栓组术后卡孕栓1mg纳肛,对照组术后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出血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产后出血实验组为7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强,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96年起用卡孕栓舌下含化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自1996年12月~1998年4月我院住院足月妊娠孕妇行剖宫产术分娩者356例,随机分成催产素组(对照组)和卡孕栓加催产素组(试验组),每组各178...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剖宫产分娩妊高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100例.卡孕栓+缩宫素组100例,观察两组给药后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的差异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术中、术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卡孕栓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卡孕栓组用药后血压无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安全、方便,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吴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19-3520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给卡前列甲酯栓500μg舌下含服,同时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IU,手术结束清理阴道积血后,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5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IU。2组产妇均在术后2 h~3 h静脉滴注缩宫素20 IU。观察2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 2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能使子宫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李丽 《吉林医学》2013,34(2):245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初产妇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产妇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并分别就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 h和24 h平均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产后2 h、24 h的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能够起到快速、有效、安全的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钳刮术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孕11~13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服米非司酮联合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对照组120例仅放置卡前列甲酯栓。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显效率90.8%高于对照组51.7%(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5±3.6)h、出血量(14.2±3.3)mL低于对照组的(15.2±3.4)h、(26.3±7.4)mL(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用于钳刮术前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52例和对照组2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治疗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内给药法预防术中术后出血。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内给药法能显著减少术中和术后2h及24h的出血量,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8例,行剖宫产627例(31.25%),其中头位剖宫产514例(82.06%)。随机选择第二产程转改剖宫产86例设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8.3±3.8岁,平均孕周为38.2±4.2周;同期头位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1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5±4.3岁,平均孕周为38.7±2.5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