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共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28例贲门腺癌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与贲门癌P53蛋白阳性率和细胞增殖活性较无转移明显增高(P〈0.01),说明P53基因的突变以及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不仅与食管、贲门癌的发性有关,而且在其淋巴结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结论 检测P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银染技术检测36例食管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Livin、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Livin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强,两种异构体基本同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癌组织侵及食管外膜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侵及食管肌层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Livin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无关(x^2=1.00,P=0.505),与Bcl-2蛋白表达有关(x^2=10.60,P=0.003)。结论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L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STAT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STAT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食管癌变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AT3蛋白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胞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86.7%(平均灰度值为36.05±13.7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阳性率17.6%(平均灰度值为16.92±5.43)(P<0.05)。STAT3蛋白在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95%、73.08%,平均灰度值分别是51.22±7.09、42.18±7.21、23.16±6.9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分化程度越高STAT3蛋白表达越低。有淋巴细胞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STAT3表达的阳性率100%(平均灰度值45.36±10.36),明显高于无淋巴细胞转移的食管癌组织阳性率78.38%(平均灰度值30.26±12.41)(P<0.05)。结论STAT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 105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 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 105蛋白和P 53蛋白在10例正常食管组织及8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 105蛋白在正常食管组织中不表达,8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4.4%(64/86)。早期食管鳞癌(Ⅰ~Ⅱ期)患者的CD 105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1%(37/56),晚期(Ⅲ~Ⅳ期)为90.0%(27/3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 5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者中,CD 10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1%(54/62)、41.7%(10/24),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 105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中P 53蛋白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53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HIF-1α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0%(26/65)和52.3%(34/65);HIF-1α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蛋白阳性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较阴性组短(P=0.004);P53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均无关(P〉0.05);HIF-1α蛋白P53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r=0.402,P=0.001)。结论 HIF-1α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其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检测HIF-1α表达水平有助于肾细胞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评估肾细胞癌预后因素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6 0例肾癌组织进行CD4 4v6和P16蛋白检测。结果 在肾癌细胞中CD4 4v6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6 .7%和 5 1.7%。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CD4 4v6高表达和P16低表达相关 (P <0 .0 5 )。CD4 4v6表达与P16表达呈负相关 (r=- 0 .4 3,P <0 .0 5 )。结论 CD4 4v6和P16表达对判断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P53、Ki-67和PCN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的survivin、P53、Ki-67和PC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浸润程度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块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组P〈0.05;P53与Ki-67阳性表达在食管癌发生的不同部位组P〈0.05;Ki-67和PCNA与肿瘤分化程度、食管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组的P值均〈0.05;survivin、P53、Ki-67和PCNA共同阳性表达24例,阳性表达率占40%,回顾性多因素分析survivin、P53、Ki-67和PCNA的表达在食管癌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P值均〉0.05。结论survivin在肿瘤分化组中出现差异性表达;P53与Ki-67在食管下段癌出现高表达;Ki-67和PCNA在肿瘤分化程度、食管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存在差异性;survivin、P53、Ki-67和PCNA的表达不能单独作为食管癌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urvivin、P53、Ki-67和PCNA可以作为食管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Omi/HtrA2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nsion system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及13例食管良性病变黏膜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结果 Omi/HtrA2的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为70.00%,癌旁组织Omi/HtrA2为27.50%,食管良性病组织为23.08% (P <0.05);在中高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为83.33%,低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50.00% (P <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8.23%,有淋巴结转移组为56.52% (P<0.05) Omi/HtrA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7.8%,阴性表达组为15.0%(P<0.05). 结论 Omi/HtrA2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鳞状细胞癌及22例增生性病变(单纯性增生8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6例、4例、4例)和6例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的食管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单纯性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中,未发现p53蛋白的表达;在75%(3/4)重度不典型增生、56%(24/43)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p53蛋白表达在I~II期为18%(2/11),III~IV期为77%(10/13)。p53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肿物大小无关。结论 p53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作为食管癌可疑病例定期随访的指标之一,以便发现早期食管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4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食管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其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 40例食管癌患者中27例VEGF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7.5%,微血管密度在食管癌VEGF表达阴性、弱阳性和强阳性者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P<0.01)。结论 食管癌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血管新生强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B)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59例ESCC、2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ESCC组织中TrkB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和64.4%,显著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8.1%和33.3%)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率均为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DNF蛋白和mRNA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69.5%,也显著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5.6%和40.7%)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阳性率均为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B和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与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rk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与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TrkB和BDNF蛋白及mRNA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和唾液酸化Lewis-X(sialy lLewis-X,SLeX)抗原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催化信号放大法检测120例乳腺癌、71例转移淋巴结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MP-26和SLe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MP-26和SLeX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5/30)和20.0%(6/30),而在乳腺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76/120)和86.7%(10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SLeX表达阳性率〔100%(71/7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7.3%(33/49)〕,P〈0.05,而MMP-26表达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MMP-26和SLe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9%(17/71)和88.7%(63/71),后者与原发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较高一致性(r=0.874,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26和SLeX蛋白均呈高水平表达,并且后者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作为预测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肿瘤相关抗原,联合检测MMP-26和SLeX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中细胞凋亡和增殖与 bcl- 2和 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45例结直肠腺瘤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增殖指数检测其增殖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bcl- 2和 P53蛋白表达。另选结直肠高分化腺癌和正常黏膜各 10例作为对照检测。结果 45例结直肠腺瘤细胞的凋亡指数( AI)为( 90. 85± 0. 24)%,结直肠腺癌细胞的 AI为( 1. 86± 0. 15)%,两者 AI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 P<0.01),而腺瘤与腺癌AI值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率与细胞AI呈显著负相关(r_s=-0.65和r_s=-0.60),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r_s=0.86),而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无相关性。结论 bcl-2和P53蛋白过度表达与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失控关系密切,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进展中起一定作用。上述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早期判断结直肠腺瘤癌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胰头癌恶性病变及快速增长的分子生物学标志进行研究,以判断胰头癌的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3例不同分化程度胰头癌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S-100^ DC)浸润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P53蛋白、PCNA表达的阳性检出率及S-100^ DC浸润率在高分化(Ⅰ级)病变分别为45.5%(10/22),86.4%(19/22),81.8%(18/22);而在中、低分化(Ⅰ-Ⅱ级)癌组织内则为74.2%(23/31)、87.1%(27/31),38.7%(12/3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密度和S-100^ DC浸润率及细胞密度在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之间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PCNA的表达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P53基因突变发生于癌变早期(尚未转移),且存在于癌组织由低度向高度恶性病损发展的所有病变中。2.S-100^ DC浸润率及细胞密度随着P53蛋白阳性率及细胞密度的升高而降低,这可能反映了在癌基因改变的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也受损而降低,从而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因而低分化癌症病人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MBT1基因转录表达异常在人上消化道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38例食管癌、2 1例贲门癌、2 5例胃癌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mRNA的表达缺失情况。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组织中DMBT1mRNA阳性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63 .2 % (2 4 / 38)、52 .4 % (1 1 / 2 1 )及 72 .0 % (1 8/ 2 5)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DMBT1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淋巴结无转移的癌组织 (P <0 .0 2 5) ;肿瘤外侵越严重 ,DMBT1mRNA表达缺失率越高 (P <0 .0 2 5)。结论 DMBT1基因表达缺失与上消化道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提示该基因在上消化道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食管癌、贲门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29例食管癌、贲门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DR1和MRP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癌组织中MDR1阳性率为65.5%,高于癌旁组织中MDR1的阳性率,为37.9%(P<0.05),癌组织MDR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癌组织的MRP阳性率为48.3%,高于癌旁组织(27.6%),但无差异(P>0.05),而癌组织MRPm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则有差异(P<0.05);中、低分化肿瘤的MDR1和MRP表达阳性率增高,两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 结论食管、贲门癌具有内源性多药耐药性;MDR1和MRP表达与食管、贲门癌的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无关,但可反映其肿瘤组织分化不良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Ki-67抗原和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Ki-67抗原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2例胃癌组织中Ki-67抗原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Ki-67抗原和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Ki-67抗原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浸润深度、远处转移、pTNM分期无关.Ki-67抗原、p53蛋白表达阳性其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P=0.006,0.007),且Ki-67-/p53- 组的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组(Ki-67-/p53+,Ki-67+/p53-,Ki-67+/p53+)(P=0.011,0.017,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蛋白水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2). 结论 Ki-67抗原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53蛋白水平是独立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参数;联合检测Ki-67抗原和p53蛋白时,只要任1项阳性即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p16和p53基因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16和p53基因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旁乳腺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率为90.0%(27/30),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率为6.67%(2/30);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表达率为38.3%(23/60),p53基因蛋白表达率为48.3%(29/60)。癌旁乳腺组织的p16 mRNA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P=0.023),而在乳腺癌组织的p53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1)。乳腺癌细胞分化程度越高p16蛋白表达率越高,而p53表达蛋白正相反;有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者p16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者,而p53蛋白的表达率则相反。p16mRNA在组织学Ⅰ级的水平显著高于Ⅱ,Ⅲ级,而Ⅱ,Ⅲ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53mRNA在组织学Ⅰ级的水平显著低于Ⅲ级。有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的p16mRNA和p53mRNA表达明显低于和高于无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者。结论:p16和p53基因的改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用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EGFR基因蛋白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GFR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8例食管癌标本中和 12 2例食管上皮其他各组病变中EGFR的表达水平及EGFR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正常组 ( 0 2 0 ,0 % )、轻度不典型增生 ( 6 32 ,18.8% )及中度不典型增生组 ( 11 19,57.9% )相邻组间EGFR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Ⅰ级鳞癌 ( 14 2 2 ,6 3.6 % )与中 ( 11 19,57.9% )、重度不典型增生 ( 9 15,6 0 .0 % )、Barrett’s食管( 5 8,6 2 .5% )组间EGFR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高、中分化组 ( 16 39,4 1.0 % )与低分化组( 11 19,57.9% )间EGF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10 86 ) ;有淋巴结转移者 ( 2 3 39,59.0 % )与无淋巴结转移者 ( 4 19,2 1.1% )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6 )。结论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 ,EGFR基因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EGFR可作为监测肿瘤早期发生 ,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并以此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组织中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5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食管癌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探讨65例食管癌组织中CD15和Cath-D的表达阳性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食管癌CD15和Cath-D阳性率分别为58.5%(38/65)和64.6%(42/65)。CD15和Cath-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呈显著有关(P均<0.05)。CD15表达与Cath-D表达相关联。结论:食管癌CD15和Cath-D表达对判断其恶性程度、预测其侵袭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