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探讨该试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22例单支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负荷试验前后室壁运动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轻症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9.1%,特异性94.6%,准确性75.0%,加用阿托品后其敏感性提高至77.3%,特异性94.6%,准确性85.0%。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临床,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23例,可疑冠心病22例的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ET)检查结果,其中21在还做了亚极量踏车试验作对比,结果表明45例中DET阳性18例,同时做两项检查的21例中两项均阳性者2例,19例踏车试验阴性的查DET6例阳性,21例两项检查结果比较经t法百分比的显著性试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4.
张源明  何秉贤 《新疆医学》1997,27(4):206-208
本文对经临床碗诊的17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有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其中1例为三支病变,另1例为双支病变)及1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有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狭窄<50%或腔径正常),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试验、心电图试验(DBA-ECG)及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试验对象在左侧卧位下,试验前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改良的Mazeika氏16段法目测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将多巴酚丁胺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由5μg·kg~(-1)/min开始静脉滴注,每3分钟递增5μg·kg~(-1)/min,直至出现阳性结果或达最大剂量30μg·kg~(-1)/min后停止试验。本试验结果表明: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54.6%,准确性为66.7%;而DBA-ECG及DSE的相应值分别为23.5%和92.3%、53.3%和88.2%、84.6%和86.7%。DSE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TET相应值(P均<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结果表明:DSE是一种安全,准确性好的无创性冠心病诊断试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DBA)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37例,DBA每隔3min以剂量递增的方式持续静注(5、10、20、30、40μg/kg·min),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室壁运动的变化,采用16节段左室分析方法对室壁各节段半定量计分,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结果:用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均增高,冠心病组WMSI明显增加(P<0.01)。DS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89.1%、准确性为78.12%。不良反应有心慌、恶心以及室早,无需特殊处理。结论:DSE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过去,只有运动实验为唯一的冠心病非介入试验,这使许多关节炎、瘫痪、跛行或其他原因不能运动的患者,只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近年来药物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发展迅速,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如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应用已得到认可,但和腺苷的比较,国内外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探讨该试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22例单支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负荷试验前后室壁运动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轻症冠心病的感性为59.1%,特异性94.6%,准确性75.0%,加用阿托品后其敏感性提高至77.3%,特异性94.6%,准确性85.0%。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加用阿托品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能力。方法31例儿童患者,用低剂量〔5~20μg/(kg·min)〕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17例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每搏量、心输出量均下降,即用负荷试验诊断病毒性心肌炎17例,排除心肌炎13例,β受体功能亢进1例。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心肌收缩功能减低,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冬眠心肌是一种慢性持续性的心肌缺血 ,导致心肌功能抑制 ,一但缺血解除 ,缺血心肌的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 ,它是一种心肌的自身保护措施 ,有着重要意义。近年国内外研究较多 ,本文就我院近 3年的 5例病人简述如下。1 资料和方法资料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且准备介入治疗的患者共 18例 ,男 16例 ,女 2例 ;年龄 4 8~ 5 8岁 ,平均5 2岁。方法 :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 (ACE)推荐的现今最常使用的左室壁 16节段划分法 ,采用目测半定量分析室壁运动记分法 ,用东芝 35 0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观察常规心动图后做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1.
郝骥  祁春梅  武维恒  蔡文标  冯建启  刁军  吴浩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73-1373,140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延迟显像(DE-MRI)所显示的高信号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经彩超检查存在左室壁节段运动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DE-MRI、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所有狭窄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参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心肌延迟增强,并对其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判定。术后1,3,6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根据诊断试验四格表得出DE-MRI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结果 24例冠心病患者共获得符合条件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170个,根据金标准判断其中115个为存活心肌,55个为非存活心肌,DE-MRI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73.3%、92.4%、86.7%。结论 DE-MRI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医学综述》2013,19(4):712-716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经历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几个过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由于其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高,成为金标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图像质量已达到诊断水平,但由于其辐射等不良反应,逐渐向低辐射剂量方向发展;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临床应用还不成熟,其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3.0 T磁共振的应用,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研究也更加深入。现从CT及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技术特点及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在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6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患者的术前MRI所见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直肠间质瘤患者MRI表现能基本反映病灶的大小、形态、范围、内部结构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MRI能多方位显示直肠间质瘤的本身特点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对直肠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导航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MR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MRCA,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CA与冠脉造影结果无差异(P>0.05)。与冠脉造影相比,MRCA对于左前降支(LAD)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5%,敏感度为90.8%,特异度为100.0%;对于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2.2%,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86.2%;对于回旋支(LUX)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2.8%,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76.0%。结论三维导航MR-CA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前列腺癌96例,占25.9%;良性前列腺增生225例,占60.6%;前列腺炎20例,占5.4%;前列腺脓肿30例,病变占8.1%(30/371);误诊率为8.6%(32/371)。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MR动态增强等手段,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探索一种准确、敏感及非侵入性的胰腺癌诊断方法,其中以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为代表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它们在胰腺癌的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及其他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正显示出重要价值。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在分子扩散、生化代谢、组织灌注等方面存在差异,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能反映这些差异而用于鉴别诊断。磁共振功能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朱明  王松 《医学综述》2007,13(24):2006-2008
功能磁共振成像已比较广泛地用于颅脑检查,尤以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和灌注加权像(PWI)应用较多。DWI对早期缺血改变非常敏感,DWI较常规T2加权图像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PWI能在超急性阶段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在超早期脑缺血性卒中灌注图像改变要先于DWI图像改变。结合DWI和PWI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脑血流动力学与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之间的潜在规律,证实缺血半暗带、可逆与不可逆的组织,为溶栓治疗提供早期有效直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晓芬 《医学综述》2011,17(10):1543-1547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 I)技术发展较快,各种成像方法及硬件设备不断更新改进,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随着多通道线圈以及显微线圈在眼部的应用,已明显提高了正常眼部解剖结构的显示及眼部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水平。现依据眼部不同解剖位置介绍各部位常见疾病的MR I特点以及该领域的部分科研情况。在总结眼部MR I的临床应用与科研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祥雏 《医学综述》2014,20(19):3583-358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人脑正常老化以及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过渡阶段。MCI患者主要具有情景记忆损害,主要表现为颅脑海马区域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因此如何通过先进的检查方法对此区域进行检查,是实现MCI早期诊断的关键。近年来磁共振设备在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功能磁共振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文就以上新技术在MCI诊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高永伟 《医学综述》2012,18(8):1238-1239,1242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纤维性食物的摄入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直肠癌分期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各异,患者生存率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肿瘤并行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