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影响肠内多种重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症,受到重视~([1])。本症传统上多采用抽吸小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来确诊,但需插管,不为病员所欢迎;而且一些拟杆菌属或其它厌氧杆菌的培养均较困难,化费昂贵,培养结果往往也不一定能反映肠菌生长的真实情况~(2,3)。因此,近年较多研究均旨在寻找有效的非侵入性间接方法来明确肠菌生长情况,其中尤以呼吸试验得到较大发展~(3),兹简介如下: 一、CO_2呼吸试验:正常人小肠上部相对无菌(空肠中部69%无菌),由胆道进入肠内的胆汁(结合胆盐)大部分在末端回肠被重吸收进行肠肝循环,仅有少量在结肠内被细菌水解成游离牛磺酸或甘氨酸及其游离胆酸(脱结合胆盐),井可进一步被代谢成CO_2经肠粘膜吸收入血而由肺呼出。因此,当口服一定量结合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并与同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0例(17.86%)。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盐保护梗阻性黄疸小肠粘膜及防治内毒素血症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将40例梗阻性黄疸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口服胆盐,对照组不服.一周后手术治疗,术中取末端回肠粘膜作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对照组小肠粘膜光镜下充血水肿,实验组上述损害明显减轻.实验组治愈19例,死亡1例,出现脏器功能障碍1例;对照组治愈17例,死亡3例,出现脏器功能障碍4例.结论 口服胆盐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肠粘膜,有利于改善其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规回肠末端检查的重要性,提高末端回肠病变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方法:用变焦放大电子结肠镜联合喷洒靛胭脂染色对282例回肠末端行常规形态观察及组织学研究。结果:经放大结肠镜局部喷洒靛胭脂检出67例末端回肠病变。结论:用放大电子结肠镜联合靛胭脂染色常规检查回肠末端黏膜,可提高末端回肠病变的检出率,减少漏出率,特别对微小病变的检出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胆汁中胆酸盐的测定已有多种方法,但多手续繁杂,且需贵重的仪器设备。我们试用胰酶裂解胆汁中的结合胆盐并用血球溶解反应测定了几种动物胆汁中的游离胆盐、结合胆盐和总胆盐的含量,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探讨末端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高危吻合口瘘病例,对行低位直肠癌保肛加末端回肠外置术的观察组与同期行普通保肛手术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末端回肠外置术在高危吻合口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可以立即在体外切开外置末端回肠,使肠内容物改道,促进瘘口愈合,避免二次手术打击,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2例胆囊胆汁的成分及成核特性。其中胆固醇混合性结石组9例,色素性结石组5例,对照组8例。结果显示:胆固醇混合性结石组胆囊胆汁中总胆盐减少,总胆盐中胆固醇溶解能力较强的胆盐的比例下降,胆汁脂类干重下降.卵磷脂相对升高,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缩短;色素性结石组胆囊胆汁的总胆盐及脂质干重下降;各组胆囊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2例胆囊胆汁的成分及成核特性。其中胆固醇混合性结石组9例,色素性结石组5例,对照组8例。结果显示:胆固醇混合性结石组囊胆汁中总胆盐减少,总胆盐中胆固醇溶解能力较强的胆盐的比例下降,胆汁脂类干重下降,卵磷脂相对升高,胆固醇单水结晶形成时间综合蛞;系性结石组胆囊胆汁的胆盐及脂质干重下降;各组胆囊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差异无显性。  相似文献   

9.
胃回肠吻合是在胃切除中错误地将回肠末端误为上段空肠而将残胃与回肠末端吻合,其发生率约0.6‰。以往由于片面强调及早手术,忽视了术前的营养支持,再手术的死亡率极高。为了加强对该症的认识,现将最近我院收治的一例报道并讨论如下。患者男,27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干1986年1月22日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出院后常感头晕、心悸、乏力,并出现全身浮肿,体重由原64kg 降至4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遇伤寒合并肠道大出血三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强迫性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例一、穆××,男,48岁。持续性发热二十余天、便血两天入院。肥达氏反应“H”1∶320,“0”1∶40,大便培养为副伤寒甲沙门氏菌。入院后便血日重,最后从肛门外流。血压下降至70/30毫米汞柱,血色素2.5克%,行紧急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与结肠内积血,扪及末端回肠肠壁有多个浅表溃疡,行末端回肠切除。病理报告“回肠”肠伤寒溃疡期。例二、刘××,女、15岁。不规则发热伴腹痛14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回肠末端病变诊断回肠末端炎29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4例,克罗恩病6例,肠结核5例,白塞氏病及淋巴瘤各3例,感染性肠炎、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并出血、缺血性回肠炎各1例。结论结肠镜应作为回肠末端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的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分别研究不同药物浓度、不同吸收部位、不同灌流速度以及胆管结扎与否对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和胆管结扎与否对雷帕霉素微乳的吸收百分率(P%)、吸收速率常数(Ka)以及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影响(P>0.05);灌流速度和大鼠肠段不同吸收部位对P%、Ka以及Papp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回肠的P%、Ka和Papp值显著大于其余各肠段(P<0.05),结肠段吸收参数值显著低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P<0.05);同等药物质量浓度下,自微乳化制剂的肠吸收参数值显著高于市售口服液制剂。结论:雷帕霉素自微乳化制剂吸收速率常数不受药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而与灌流速度和大鼠肠段不同吸收部位有关(P<0.05)。胆汁排泄和胆汁分泌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影响药物肠道吸收。药物在大鼠小肠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方式吸收,RAPA微乳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其中回肠吸收最好,且全肠吸收效果优于市售雷帕霉素口服液。  相似文献   

13.
徐勤  ;刘布鸣  ;邓立东 《中国药房》2009,(21):1613-1615
目的:研究芒果苷大鼠在体肠道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模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循环液中芒果苷的浓度,研究不同芒果苷浓度、胆汁及吸收部位对芒果苷吸收参数的影响。结果:芒果苷在5.0~25.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a)无影响;在12.5μg.mL-1浓度下对结扎胆管大鼠的小肠Ka有影响;各肠段的Ka回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分别为0.164、0.132、0.125、0.107h-1。结论:芒果苷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芒果苷在各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胆汁使芒果苷在小肠的透过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4.
大鼠在体吸收连翘苷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连翘苷在大鼠消化道内的吸收机理。方法采用HPLC测定大鼠在体实验中连翘苷的含量,分别进行大鼠原位胃吸收、结肠、小肠全肠段、分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合用吸收促进剂(SDS、牛胆盐、冰片、卡波姆)的连翘苷吸收机理研究。结果连翘苷各时间点含量几乎不变。结论口服连翘苷在大鼠消化道内并无吸收。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促胃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我院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蒋嘉萍  谷兴琳 《江苏医药》1989,15(3):204-205
本文介绍24例小儿胆总管扩张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对梭型胆管扩张共同通道正常者,行间置空肠袢胆汁旁路分流术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膜解剖引导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回肠末端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左下腹部膜解剖引导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取右下腹部做切口行回肠末端造瘘术,研究组取左下腹部切口行回肠末端造瘘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且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膜解剖引导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回肠末端造瘘术方案临床疗效好,左下腹部回肠末端预造瘘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临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道相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移植早期胆汁成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胆道相对热缺血0 min组(B组)和60 min组(C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外引流模型,检测各组术后第0、1、3、5、7天胆汁中总胆汁酸(TBA)浓度、磷脂(PL)浓度、TBA/PL值,及各亲水性、疏水性胆盐的摩尔分数.结果 在术后早期同一时点,A、B两组的TBA浓度、PL浓度、TBA/PL值、各亲水性及疏水性胆盐的摩尔分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组相比,C组术后早期胆汁中TBA浓度及PL浓度下降(P<0.05),TBA/PL值升高(P<0.05),但均在7 d内恢复正常;C组术后早期疏水性胆盐TC、TDC、TCDC的摩尔浓度升高(P<0.05),亲水性胆盐T-β-MC的摩尔分数下降(P<0.05),均在3 d内恢复正常.结论 胆道相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使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汁中胆盐比例增高,特别是疏水性胆盐比例增高,胆汁毒性增强;术后第7天时胆汁成分即可恢复正常,胆汁毒性消失.  相似文献   

19.
观察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大鼠小肠纵行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西咪替丁 4mmol· L-1降低回肠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雷尼替丁 2 mmol· L-1增大回肠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 2西咪替丁 1 - 4mmol· L-1,雷尼替丁 5mmol·L-1对十二指肠 ,头端空肠 ,末端空肠肌条的收缩活动呈抑制作用 ,雷尼替丁 2 mmol· L-1呈兴奋作用 .结果提示 :1西咪替丁抑制大鼠回肠肌条 ,而雷尼替丁兴奋大鼠回肠肌条 . 2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 ,头端空肠及末端空肠肌条的抑制作用并非经由 H2 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0.
胆道手术术后腹部切口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大彬  刘荣 《安徽医药》2008,12(2):152-152
切口感染为外科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行胆道手术患者,多因胆汁、胆盐及结石的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就笔者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行胆道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对其术后切口处理及预防感染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