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腾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45-246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理学改变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多处白质的炎症、髓鞘脱失和胶质瘢痕(硬化)为特征.其病因尚不清楚,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由可能的环境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机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姜腾波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245-246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理学改变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多处白质的炎症、髓鞘脱失和胶质瘢痕(硬化)为特征。其病因尚不清楚,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由可能的环境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机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MS临床疾病过程变化不定,病变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多发的。近年来随着各项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MS的检出率亦趋增加,就我院1994--2006年收治的16例MS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方法:分析多发性硬化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累及大脑白质、脊髓、脑干、小脑、视神经,结合辅助检查可确诊。结论:多发性硬化在空间时间上多发,激素冲击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0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S多见于青年女性,病程多出现缓解与复发,磁共振成像(MRI)、脑脊液常规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结合MRI、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免疫学能明显提高M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伴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753-754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限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产生多发的髓鞘脱失及胶质增生,形成硬化斑,近年来,有关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对我院2000-2005年确诊为多发性硬化并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MRI)、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脊液(CSF)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作者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36例MS患者,从流行病学、首发的症状、起病的形式、病程、累及的部位、各项辅助检查情况等方面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确诊20例,实验室支持确诊7例,临床可能9例;(2)男、女比为1:1.4;(3)平均首发年龄:男(29.5±14.8)岁,女(32.6±11.7)岁;(4)起病形式:急性38.9%,亚急性41.6%,慢性19.4%;(5)病程:复发一缓解型占69.4% ;(6)首发症状:肢体无力19例,肢体麻木9例,视力障碍5例;(7)累及部位:视神经24例(66.7%),脊髓20例(55.6%),脑干17例(47.2%);大脑16例(44.4%),小脑6例;(8)MRI:行MRI检查24例,阳性18例,其中累及脊髓8例,脑室旁10例(占MR/检查阳性者的66.7%);(9)V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42.1%;(10)BA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81.8%;(11)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占80.0%,寡克隆区带阳性占23.5%。结论:MS多无明显诱因,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居多,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以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多见,脊髓、视神经易受累,MRI阳性者中半数左右大脑白质有异常信号,VEP、BAEP检查可发现许多视神经及脑干亚临床病灶,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者较多,说明病变的炎性本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73例MS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诱因、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变部位)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起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起病方式以急性或亚急性为主,病变多累及脊髓、视神经,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最常见,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视神经受累、认知功能障碍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脑脊液、MRI、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可显著提高MS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多发性硬化多以肢体无力、麻木为首发症状,其次为视力下降,双眼视觉诱发电位和脑MRI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多发性硬化(MS)起病年龄较低,以女性多发,最常见的有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病变最常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结论:MS表现多样,需提高对其的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滋补肝肾、开窍明目、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的方法治愈多发性硬化1例,并从中医学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11例,女性ZI例;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0岁以下3例,20岁~40岁28例(占875%),40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32.5岁;病程最短4周,最长12年。32例均经脑脊液、诱发电位及CT检查,11例经MRI检查确诊。回.2诊断标准按《神经病学*’I的标准确诊。①从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所收集的资料足以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同时存在两处以上的病灶;②有缓解与复发加剧交替发生的病史,两次发作间隔至少1个月,每次持续24h以上,或呈缓慢进展方式,病程在6个月以上;③发病年龄在10岁~50岁之间;④可排除… 相似文献
13.
14.
5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学功能差异。方法 对59例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40例)及阴阳两虚型(19例),并比较两证型患者之间发病年龄、复发次数、病程长短、核磁共振、诱发电位以及免疫学差异。结果 阴阳两虚型患者发病年龄显著晚于肝肾阴虚型(P〈0.01);阴阳两虚型患者(12例)脑脊液白蛋白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型患者(26例,P〈0.05);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发病次数和阴阳两虚型的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血脑屏障指数有升高趋势(P值分别为0、056,0.074,0.093)。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肝肾阴虚型与阴阳两虚型两型之间可能存在免疫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正>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干、大脑、小脑)和视神经。该病的病因尚不清,目前无特效疗法。我们在1987年10月至1990年12月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The multiple sclerosis (MS) is an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inflammatory reaction,demylinization and glial scar in substantia alba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The substantia alba around cerebral ventricle,optic nerve,spine,brain stem and cerebellum are often involved.People from 15 to 40 years old are often under the attack of this nervous system disease,leading to paralysis.The authors have treated two cases of MS with Academician SHI Xue-min.The report is as follows.Case 1Patient,female,67 years old,German.Date of first visit:October 23,2011.Main complaints:paralysis in lower limbs and weakness in right-side upper limb for 44 years,which was progressively exacerbated for 1 year.Medical history:the patient suddenly had numbness in right hand without obvious reason in 1966.So she came to a local hospital and was diagnosed as multiple sclerosis.The condition was slightly relieved with steroid hormone treatment.The patient had equilibrium disorder and limping in October 1974 and the symptoms were gradually aggravated.In 1990 the patient had weakness in lower limbs and couldn't walk without the help of walking aid.In recent one year the patient had more obvious weakness in lower limbs with involuntary twitch,numbness and weakness in right-side upper limb were gradually aggravated into slow movement.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改良平复汤辅治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改良平复汤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比值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CD8^+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平复汤辅治多发性硬化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硬化(MS)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静脉周围炎症、白质脱髓鞘为特征的疾病。本院1例此病患者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5岁。于4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不能行走,约4个月后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右眼重。症状进行性加重,右眼曾一度失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