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癫痫性发作(NE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的诊断价值。方法:NES患者33例,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16个月至73岁。对患者发作期的临床表现结合EEG和焦虑、抑郁评分以及MRI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v-EEG均监测到临床发作,发作期EEG均无痫样放电,证实为NES,并且超过半数(56%)的患者伴有焦虑和(或)抑郁情绪。结论:NES的发作形式多种多样,易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疾病。心理因素在NES发作中可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V—EEG监测对NES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癫痫性发作(NES)与癫痫性发作(ES)都是临床阵发性发作,可能是或不是癫痫发作。虽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的发作,但不伴同步的异常脑电活动,即称为NES。现将我院78例NE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方法:经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142例儿童癫痫发作期的临床表现与V-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142例患儿中94例(66.2%)患儿的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此94例患儿的154次发作中,思睡期36次(23.4%),睡眠I-Ⅱ期64次(41.6%),睡眠Ⅲ-Ⅳ期10次(6.5%),REM期1次(0.6%),觉醒后43次(27.9%);发作类型中,部分性发作或伴泛化全面性发作81次(52.6%),痉挛发作27次(17.5%),肌阵挛25次(16.2%),强直发作11次(7.1%),失神发作7次(4.6%),强直阵挛发作3次(2.0%)。结论: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了解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既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癫痫患儿,又有助于合理安排EEG检查的方式和时机,提高检查阳性率,确定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EEG)变化特点与发作症状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其发作间期、发作期EEG特点及临床发作表现作致痫灶定位。结果:80例癫痫患者中,发作间期38例和发作期60例EEG及59例临床发作症状可提供明确的致痫灶定位信息。结论:在致痫灶定位中,发作期与发作间期EEG相比,可提供较高比例的定位信息;综合分析发作问期、发作期EEG和临床发作症状,可以获得大部分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信息,为放置颅内电极作准确致痫灶定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录像脑电图(视频脑电图,VEEG)和临床治疗的结果。方法:对139例BECT患儿的脑电图(EEG)表现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2~12岁134例,占总数的96%,13~14岁5例,占总数的4%。只在睡眠中发作122例,清醒和睡眠均发作者15例,仅在白天觉醒时发作者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CPS)3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SPS)34例,继发全身性发作(SGS)42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1例,或兼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发作类型合计22例,无法分类6例。剥夺睡眠后V-EEG描记发现:发作间期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颞区棘(尖)波。经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2~5年后有69例临床完全不发作。结论:BECT临床发作和睡眠密切相关。发作间期EEG均有一侧或双侧中央和中颞区棘(尖)波。睡眠期EEG阳性率显著高于清醒期EEG。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结构性病变与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的关系。方法:对73例影像学检查确认为脑结构性病变患儿进行V—EEG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皮层损害患儿组EEG异常率高于颅内囊肿及血管畸形组,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有抽搐病史的结构性脑损伤患儿EEG异常率高于无抽搐病史的患儿,其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大脑皮层的结构性损害及有抽搐病史患儿的EEG异常率及痫波检出率均高。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右利手,反复性发作性失音1年余.2010年10月20日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失音,表现为发音困难,说话时音调很低,呈耳语,为反复性、无规律性发作.每日发作数次,有时数日、甚至数十日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最短持续数分钟,最长达10 h.发作期间无意识障碍,短暂发作后即恢复正常说话,有时伴头晕、头昏等症状.每次发作前无先兆症状及诱因,当地以急性喉炎给抗生素治疗无效.2011年2月12日在我院五官科经查直接、间接喉镜和听力均无异常,诊断为癔病性失音,予口服多虑平、暗示疗法结合针灸等治疗仍无效果.3月21日又邀请神经内科会诊,查体:内科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既往体健,无阳性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非癫癎性发作(NES)与癫癎性发作(ES)都是临床阵发性发作,可能是或不是癫癎发作。虽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的发作,但不伴同步的异常脑电活动,即称为NES。现将我院78例NE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门诊及住院有发作性症状并经长程同步录像脑电图  相似文献   

9.
癫癎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临床上可能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相混淆。录像脑电图(V-EEG)可通过录像直接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同步EEG监测来分析临床与EEG的关系,从而成为癫癎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可靠的监测方法。非癫癎性发作(NE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临床发作,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在国外癫癎中心的所谓癫癎患者中10%~20%被证实为NES。现将我院神经科经V-EEG监测到发作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有发作性头痛患儿的脑电图。方法:分析639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脑电图记录。结果:正常375例(58.68%),异常263例(41.15%)其中非特异性异常244例(38.18%)出现典型痫样放电19例(2.97%)。结论:头痛型癫痫为数甚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夜间发作的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拟诊为癫痫及可疑癫痫患者的AEEG资料与常规脑电图(R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AEEG检出样放电64例(65%),显著高于REEG放电检出率(10%)(P〈0.005),AEEG组98例患者中有临床发作者63例(64%),其中有57例伴有同步的样放电,诊断为癫痫,癫痫检出率为58%.结论:AEEG监测对夜间发作的癫痫的诊断及与非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和CT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长程EEG监测,包括动态脑电图(AEEG)、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和CT对320例癫痫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长程EEG正常123例(38.4%),异常197例(61.6%),并监测到临床发作48例(15%),占异常EEG的24.4%。异常EEG中见痢样波114例(占异常者的57.9%),非特异性异常83例(42.1%)。AEEG和VEEG的异常率及观察到的临床发作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X^2=1.32,P〉0.05及X^2=0.93,P〉0.05)。CT正常229例(71.6%),异常91例(28.4%)。CT与长程EEG两种方法的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10.88,P〈0.001)。结论:长程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EEG的阳性率。特别是对不典型临床发作表现和无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痫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尤为有用。CT的广泛应用使引起癫痫原因的脑部疾病的检出率大为提高,已成为癫痫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CT与长程EEG监测二者结合在癫痫病因的诊断及定位诊断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指导癫痫的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3.
癫痫非惊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及动态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非惊厥性发作 (nonconvulsiveseizures,NCS)因其常缺乏惊厥发作 ,而临床表现又多样化 ,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 ,延误治疗。为引起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兹将我院 1998年8月至 2 0 0 2年 8月用动态脑电图 (AEEG)监测的 30例无明显临床惊厥发作的资料进行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本文 30例均为癫非惊厥性发作者 ,男 18例 ,女 12例。年龄 1 6~ 13岁 ,平均 8 8岁。临床诊断典型失神 14例 ,不典型失神 9例 ,失张力性发作 2例 ,复杂性部分发作 2例 ,头痛性癫发作 2例 ,晕厥性癫发作 1例。2 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叶癫癎发作的临床特征、脑电图(EEG)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发作起源于额叶的药物难治性额叶癫癎患者87次临床发作症状、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头皮EEG特点.结果:额叶癫癎发作形式复杂多样,常见的发作形式有姿势性强直发作、过度运动性自动症、扭转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发声、失神等,有时出现发作性情绪改变或自主神经症状等少见症状.额叶癫癎常见以下发作特点:发作频繁,常成簇出现,发作起止突然,持续时间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快,以睡眠中发作为主.额叶癫癎发作间期EEG阳性率较低,额区棘波、尖波出现率相对较低,且波形不典型,发作期额叶限局性或弥漫性的改变与背景活动的差别不明显.结论:额叶癫癎临床和EEG不典型是导致额叶癫癎发作临床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认识额叶癫癎发作的临床特点,延长EEG记录时间,认真分析发作症候学、发作期同步EEG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非癫癎性发作事件的动态脑电图监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观察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24h动态脑电图(AEEG)的特点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对AEEG监测到的121例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临床发作期EEG进行分析,并以常规脑电图(REEG)进行对照。结果:REEG非特异性异常13例10.7%),AEEG非特异性异常30例,(24.8%),痫样放电3例(2.5%),总异常率27.2%。非特异性异常检出率以偏头痛最高(34.8%),其次为晕厥(23.5%)及睡眠障碍(22.2%)。结论: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AEEG多为正常或非特异性异常,这有助于儿童非癫痫性发作事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儿童不典型失神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EEG)特征。方法:以“不典型失神发作(AAS)”和“慢棘慢复合波”为关键词,在我科录像脑电图(V-EEG)数据库中搜索,找到符合AAS患儿19例,回放这19例患儿的V—EEG资料,对临床表现与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在19例中,14例(74%)监测到2~5次AAS,表现为发作性意识减低,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另5例(26%)为持续状态;发作期EEG10例(53%)为广泛性高波幅1.5~2.5Hz棘慢复合波发放,7例(37%)为广泛性高波幅不规则棘慢复合波发放、2例(10%)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发放。19例(100%)均合并有其他形式的癫痫发作,其中合并肌阵挛发作8例,失张力发作4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4例,强直发作5例,部分性发作3例。诊断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5例,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癫痫2例,癫痫伴肌阵挛一站立不能发作1例,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1例,Angelmen综合征5例。结论:儿童AAS以发作性意识减低和广泛性慢棘慢波为主要特征,合并多种癫痫发作形式,V—EEG是诊断AA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AEEG)与同步录像结合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1126例患者在配备有SONY-485P型可调式数字摄像镜头监测病房内进行24h便携式脑电图监测。在EEG数据回放分析时,结合同步图像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周围环境,有效地识别各种干扰伪差及其来源,观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结果:1126例患者中EEG正常270例(23.98%),EEG异常856例,异常检出率为76.02%。其中确诊为癫痫者268例(78.13%),疑似癫痫者588例(75.09%),确诊癫痫组EEG异常率虽高于疑似癫痫组患者,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EEG有痢样放电者618例,占总异常的72.20%。确诊癫痫组有痫样放电者230例,占异常者的85.82%;疑似癫痫组有388例,占异常者的65.99%,确诊癫痫组痫样放电阳性率明显高于疑似癫痫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1126例在行EEG监测的同时进行同步视频连续录像,拍摄到98例患者有临床发作,其中69例发作期EEG可见痫样放电;29例癫痫患者临床发作时、发作间期均未见痫样放电。结论:AEEG结合视频录像,在尽可能不限制患者活动状态的前提下,通过视频录像记录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同步EEG对照分析,有效地提高了EEG痫样放电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小血管炎。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痛、便血、血尿及蛋白尿。已知HSP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前者可表现为头痛、轻瘫、失语、视觉缺失、共济失调、惊厥、意识改变甚至昏迷。脑电图(EEG)检查对脑功能可即时作出评价,且对预后也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7例BE—CO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组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组,对比研究两组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5.2±2.8)岁,以自主神经症状发作为主,发作频率低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10.3±3.2)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儿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显示枕区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SO组易于泛化。发作期显示枕区或额区为主或全脑节律性棘慢波活动。EBOS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单药治疗23例(92%)可完全控制发作;LOS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稍差,14例(63.6%)可控制发作,5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可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头痛患儿与头痛性癫痫的关系。方法:对82例以发作性头痛患儿全部进行脑电图检查,常规进行睁闭眼反应及过程换气(HV)试验,72例做了头颅CT,15例做了头颅MRI检查,其结果与临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儿常规脑电图检查,1例出现典型痫样放电,睡眠诱发试验14例,3例入睡后出现痫样放电,24h描记6例,1例有典型痫样放电。结论:发作性头痛为癫痫的唯一症状,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