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经》根据当时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规律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象学说。《内经》中对五脏的论述较多,尤其对五脏功能作用、脉象及五脏与形体方面的联系、五脏与疾病的关系等论述较详细,为脏象学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仅以肾为例,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试析《内经》脑髓学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内经》脑髓学说的特点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俊山(350001)早在(内经)成书之前,就已经展开了对脑髓的讨论,(内经)中明确指出脑为髓之海,属奇恒之腑,初步奠定了脑髓学说的理论基础,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既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大脑理论,亦... 相似文献
5.
6.
7.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蕴藏着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对于人的正常情志活动的生理和精神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防治都有较详细的阐述,许多观点都被后世的医家奉为要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志因素在病因学中的地位益发重要,回顾和深入研讨《内经》对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代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在脏象研究方面提出的新观点以及在临床中的运用,阐述他从古代哲学及气化的观点论述五脏,提出天癸、命门、肝阳、肺阳、脾阴之说,这些理论确有其先进性,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整理,补充完善中医基础理论,揭示其对中医临床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内经》体质学说探源周素娥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530022南宁市七星路89号彭俊峰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体质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证论治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掌握各种体质特征,对深刻认识辨证论治的原理和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生化学说之由来《素问·天元纪大论》里关于“形气相感”,“万物化生”学说,笔者认为确有科学价值,值得探索。《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等,阐述生命发生、发展的道理,《六微旨大论》进一步说 相似文献
13.
14.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内经》论述经络的篇章很多,以《灵枢》的《经脉》、《营气》、《九针论》、《背(?)》、《逆顺肥瘦》、《脉度》、《寒热病》和《素问》的《骨空论》等篇为主。其内容主要论述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及十五络脉的循行部位、主病、诊断和治疗,经络的生理功用和临床应用的价值等。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学说的内容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是和人体脏腑有联系的又一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罗的含义,是经的分支,如网罗维络,无处不 相似文献
15.
气质,即人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情绪等的总合。气质学说,就是讨论个人心理特征方面的学说,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关于气质学说,国内外学者历来普遍认 相似文献
16.
诊法,是收集临床资料的手段,也就是诊断疾病的方法。《内经》的诊法学说,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以及“知常达变”、“从外知内”等理论为基础,对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表现及其与自然界周围事物的联系进行推理反证,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诊断方法。主要内容是望、闻、问、切四诊,并强 相似文献
17.
18.
《内经》的病证学说,主要指疾病、症状和以某一症状为主症的一类疾病。这些病证,根据其病因病机之所属,进行了内伤外感、五脏六腑、经脉等辨证分类,大约有一百八十余种。对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分型、治则治法、预防预后等均作了扼要的介绍,成为后世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理论基础。现将《内经》论述的主要病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五千余言 ,相传为春秋末年老聃所作。现在学者认为《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非一人一时之作 ,但基本上反映了老聃的思想 [1]。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被誉为“百家的元祖” (郭沫若语 )。故《老子》一书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 1 9世纪俄国著名汉学家 C·海奥基也夫斯基所云 :“古代哲学老子的学说是中国一切哲学发展的出发点 ,所有其他中国哲学家的体系 ,都是在《道德经》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 ]《老子》具有独特的本体论、宇宙论、辩证论、人生论和政治论 ,内容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