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胰腺癌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其中手术后病理证实32例,另外18例仅为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癌变发生于胰头部37例(男21例,女16例),胰体尾部13例(男8例,女5例).分别测量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增强影像(PEI)、到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TT,MTT=BV/BF)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头部癌37例和胰尾部癌中的8例男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T与TTP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尾部癌中的5例女性患者中,病变区的BF、PEI、BV低于胰体部正常组织,MTY高于胰体部正常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胰腺正常者30例和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行Siemens 64层螺旋CT胰腺灌注检查,采用Siemens Body Perfusion软件测量所有病例的胰头部、胰体尾部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流容积(blood volume,BV)、灌注起始时间(time to start,TTS)、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渗透性(permeability,P)、patlak血流容积(patlak blood volume,pBV)的平均值,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emens灌注软件计算所得时间-密度曲线(density-time curve,TDC)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组胰头部和体尾部的BF、BV、 pBV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而其渗透性高于正常胰腺组, 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胰头部及胰体尾部各自的TTS和TT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正常胰腺组各自的胰头部与胰体尾部之间各灌注参数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急性胰腺炎的血流灌注改变,对其临床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56层螺旋CT结直肠癌灌注扫描时间变化对灌注参数的影响,以获取基于首过效应阶段灌注扫描序列的最佳灌注扫描时间.方法 搜集术前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由术后病理证实结直肠腺癌病例29例,进行256层螺旋CT全肿瘤灌注检查.每位患者总灌注扫描时间为60.8s,通过后处理软件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60.8 s、57 s、53.2 s、49.4 s、45.6 s、41.8 s、38 s测量肿瘤最大层面灌注参数(BF,BV,TTP,PEI)值,观察其变化.将扫描时间60.8s所测灌注参数分别与扫描时间(57 s、53.2 s、49.4 s、45.6 s、41.8 s、38 s)灌注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医师两次分析结果运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灌注参数(BF,BV,TTP,PEI)值受到总扫描时间影响.扫描时间为60.8s时,灌注参数BF、BV、TTP、PEI值分别为(34.12±17.83)ml·min-1·100g-1、(14.76±4.99) ml/100g、(18.92±10.22)s、(36.35±14.64)HU.总扫描时间减至41.8s,其BF值为(40.35±28.52)ml·min-1· 100g-1,与60.8s所测BF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总扫描时间减至45.6 s,其TTP值、PEI值分别为(15.23±7.79)s、(33.68±13.72) HU,与60.8s所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P=0.022).随着扫描时间缩短,BV值逐渐减小,与60.8s所测BV值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首过效应法256层螺旋CT结直肠癌灌注成像总扫描时间对灌注参数(BF,BV,TTP,PEI)值有明显影响.总扫描时间46 s左右能够保证BF、TTP及PEI测定的准确性,而BV值的准确测定可能需延长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低剂量胰腺灌注成像的参数特点及可靠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4例正常胰腺受检者,行上腹部增强CT及CT胰腺灌注检查,按不同低剂量扫描方案,将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管电压70kV,管电流100mA,进行27次连续动态数据采集;B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80mA,进行29次连续动态数据采集),每组12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胰腺头部、体部、尾部的血流量(BF) 、血容量(BV) 、平均通过时间(MTT) 、达峰时间(TTP) 和表面通透性(PS) ,记录、计算辐射剂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各部位所有灌注参数的一致性良好( ICC均>0.75);A组各参数值的ICC分别为:BF(0.949~0.968)、BV(0.941~0.977)、MTT(0.843~0.873)、PS(0.857~0,944)、TTP(0.859~0.897);B组各参数值的ICC分别为:BF(0.908~0.984)、BV(0.858~0.974)、MTT(0.837~0.955)、PS(0.909~0.964)、TTP(0.783~0.944)。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的不同参数之间及A、B两组的胰腺组织血流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BF:139.36~155.43mL/(100mL·min),F=0.417,P=0.835;BV:16.86~18.90mL/100mL,F=0.308,P=0.906;MTT:7.27~8.41s,F=1.819,P=0.121;PS:66.76~77.32mL/(100mL·min),F=0.430,P=0.826;TTP:7.41~8.51s,F=2.293,P=0.055。两个年龄组(<60岁组、≥60岁组)的胰腺组织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个年龄组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BF:(138.39±41.43)vs(143.30±43.69)mL/(100mL·min),P=0.106;BV:(17.52±5.08) vs (18.44±4.59)mL/100mL,P=0.647;MTT:(7.92±0.99)vs(7.76±1.71)s,P=0.784;PS:(67.70±23.16)vs (72.61±17.46)mL/(100mL·min),P=0.569;TTP:(8.08±0.77)vs (7.97±1.42)s,P=0.819。不同性别间胰腺组织灌注参数除MTT[女性为(7.33±1.20)s,男性为(8.69±1.17)s,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灌注参数的测量值及统计学分析结果:BF:(133.01±29.53)vs (145.23±39.32)mL/(100mL·min),P=0.341;BV:(19.01±4.76)vs(17.31±4.83)mL/100mL,P=0.411;PS:(71.40±27.70)vs(69.08±15.72)mL/(100mL·min),P=0.795;TTP:(8.58±1.08)vs(7.70±0.99)s,P=0.053。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A组DLP为616.7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9.25mSv;B组DLP为871.7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13.07mSv。结论:第3代双源CT可实现胰腺低剂量灌注扫描,并能获得稳定、重复性好的灌注参数值。  相似文献   

5.
正常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两种序列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序列选择;探讨正常胰腺血流灌注的情况。健康志愿者28例,每例间隔24h分别采用FLASH2D与VIBE序列进行全胰腺灌注成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图像的信噪比(SNR);在胰腺头、颈、体、尾部各划定一个感兴趣区(ROI),通过各RO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计算各ROI的峰值时间(TTP)、最大斜率(SS)等,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得胰腺灌注值的差别;分别比较两种方法中胰腺各部位的灌注值差别。①采用FLASH2D序列:获得胰头11例、胰颈12例、胰体及胰尾各17例。采用VIBE序列,获得胰头、胰颈、胰体及胰尾各28例,全部胰腺包括在扫描范围内。两种序列所得图像的SNR分别为55.71±11.44、111.52±29.3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正常胰腺头、颈、体、尾各部位TTP值分别为24.33±3.74s、23.82±2.14s、23.75±3.94s、23.47±2.40s,SS值分别为30.23±4.66、29.69±3.39、31.02±2.54、30.83±2.60,各部位之间TTP值、S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①行全胰腺灌注成像,VIBE序列成像速度快,范围大,图像信噪比高,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全面性。②正常胰腺各部位灌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慢性胰腺炎CT灌注表现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的CT灌注特点.资料与方法 使用16层螺旋CT对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组)和71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CT灌注扫描(后处理由Philips公司提供),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各组的组织血流量(BF)、组织血容量(BV)及半均通过时间(MTT)值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各组间灌注数据的差异.结果 (1)慢性胰腺炎组胰腺头部、体部及尾部的BF值分别为(27·6±14.0)ml·100g-1·min-1、(33.1±19.8)ml.100g-1·min-1、(47.1±13.0)ml·100g-1·min-1;BV值分别为(23.8±0.9)ml/100 g、(26.1±7.6)ml/100 g、(24.3±6.7)ml/100 g.而对照组的BF分别为(63.7±22.1)ml·100g-1·min-1、(72.6±23.3)ml·100g-1·min-1、(72.0±20.1)ml·100g-1·min-1;BV值分别为(35.8±11.8)ml/100g、(35.6±15.2)ml/100 g、(35.2±11.9)ml/100 g.统计学分析显示胰腺各部的灌注参数(BF、BV)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隆低(P值均<0.01);MT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双肾、脾脏的BV值、BF值和肝脏的门静脉灌注(PV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定量分析胰腺及其周围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特点.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血流灌注显著降低,而相邻的双.肾脏、肝脏及脾脏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CT灌注成像(CTP)探讨急性胰腺炎(AP)状态下血清胰酶(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与胰腺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163例AP患者,按照血清胰酶的高低值分为三组:血清胰酶正常组47例(A组),血清胰酶至少一个升高但未升高达正常值三倍组50例(B组),血清胰酶至少一个升高达正常值三倍及以上组66例(C组)。所有病例均行胰腺CTP,将获得的灌注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用灌注软件包处理灌注数据,记录胰腺组织各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流量提取参数(F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胰酶与胰腺灌注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灌注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灌注参数BF、BV与血清胰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247、0.189。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三组间的灌注参数BF、BV、MT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组间FE无统计学差异(P>0.05);SNK-q检验示A组与C组间的灌注参数BF、BV、MTT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VX2肿瘤生长过程中微血管生成情况,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与MSCT灌注值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8只荷瘤大白兔分别于肿瘤生长第7、14、21、28天行MSCT灌注扫描,分别测量肿瘤血流量(BF)、最大强化指数(PEI)、峰值到达时间(TTP)及血容量(BV)作为灌注指标。于第7、14、21、28天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CD34染色,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不同时间段灌注值比较行方差分析SNK均数比较,各项MSCT各灌注指标与MVD计数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肿瘤生长大小分别为(14.1±2.9)mm、(27.7±4.5)mm、(39.5±8.3)mm和(52.5±7.8)mm,第7天MSCT灌注值BF为(135.10±13.08)ml/100g/min,其余灌注参数分别为PEI(73.11±5.25)HU,TTP 18.57±1.38,BV(45.0±2.53)ml/100g,至第28天,相应灌注值为BF(46.05±7.55)ml/100g/min、PEI(70.25±6.25)HU、TTP(35.90±1.90)s、BV(51.63±4.77)ml/100g,第7、14天的CT灌注值与第21、28天灌注值中的BF和TTP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4次灌注中的BV和PE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T灌注值中的BV与MVD存在相关性,PEI与MVD存在弱相关,BF、TTP与MVD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兔VX2肿瘤灌注值BF在生长早期较高,随肿瘤生长灌注值BF下降。肿瘤BV值和PEI值与VX2肿瘤血管生成存在相关关系,MS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VX2肿瘤微血管生成特征以及肿瘤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微血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灌注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将22例分为乳腺癌组和乳腺炎症组行CT灌注检查,采用GE AW4.1工作站perfusion 3体部肿瘤灌注软件行图像后处理,得出各组灌注参数值并与正常乳腺组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乳腺癌组、乳腺炎症组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值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炎症组PS、BV平均值高于乳腺癌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瘢痕区PS、BV、BF平均值低于正常乳腺组织. 结论 CT灌注检查可以反映乳腺病变的血流灌注及功能学改变,是诊断乳腺病变可行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头、体和尾部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 选择临床行中上腹增强CT检查并符合正常胰腺纳入标准的患者35例,采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先行平扫,在胰腺头、体和尾部显示完整的中心层面进行胰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将扫描后所得影像数据传输到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采用Toshiba体部灌注软件对正常胰腺各部位灌注参数做三点测量,其每部三点测量的平均值视为各部灌注参数最后值,并对各部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的测量值分别为:头部(128.34±29.23) mL·100 g-1·min-1,(43.19±13.77) mL/100 g,(218.39±99.21) mL·100 g-1·min-1,(299.26±81.99)0.1 s;体部 (136.20±23.00) mL·100 g-1·min-1,(44.63±13.74) mL/100 g,(223.20±73.82) mL·100 g-1·min-1,(310.99±59.00) 0.1 s;尾部(128.04±27.67) mL·100 g-1·min-1,(46.04±20.14) mL/100 g,(232.24±76.65) mL·100 g-1·min-1,(299.96±71.45) 0.1 s.3组参数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供血动脉有所差异,但各部组织血流灌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