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采用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权荣  温秋映 《吉林医学》2006,27(5):465-466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28例,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局部封闭疗法加喜疗妥治疗瘢痕疙瘩;对照组24例,单纯用得宝松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5%,对照组45%。结论:得宝松局部封闭加喜疗妥外用治疗瘢痕疙瘩可起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强华 《当代医学》2011,17(9):145-146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局部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在治疗一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3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平阳霉素及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30例,治疗组局部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平阳霉素及氟尿嘧啶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平阳霉素及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康瑞保乳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门诊58例瘢痕疙瘩患者分成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A组)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康瑞保乳膏组(B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2、3个月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逐渐下降;在治疗1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3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优于A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外用康瑞保乳膏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与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对瘢痕疙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58例,分为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组(联合治疗组)28例和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组(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局部注射得宝松,每4 周1次,连续3 次,每日外用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组患者在第1次得宝松注射后皮损周边注射1次A型肉毒素。收集入组病例每次治疗前后参数数据、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和每次治疗前后临床照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次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皮损外观改善更好。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痛痒感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降,但在2和3个月时又逐渐上升;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VAS 值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在2和3个月时VA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联合治疗组患者皮损厚度逐渐下降,而对照组降低幅度不明显;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痛痒症状及皮损厚度在每次注射2周后出现反跳,而联合治疗组无反跳。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7%,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2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治疗瘢痕疙瘩与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相比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寿倍明 《铁道医学》2014,(5):517-519
目的:评价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无针注射器注射对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使用无针注射器对23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瘢痕疙瘩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3周1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愈12例(占52.2%),有效9例(39.1%),无效2例(8.7%),复发3例(13%)。结论:无针注射器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得宝松混合液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莲 《海南医学》2006,17(12):56-56,47
目的 观察得宝松混合液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207例瘢痕疙瘩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得宝松联用5-氟尿嘧啶及利多卡因配成混合液,局部注射于瘢痕组织内,对照组给予得宝松瘢痕内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77%,对照组有效率64.07%,两组疗效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得宝松混合液比单剂应用得宝松效果明显,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凡  陈开翠  黄义明  张君 《四川医学》2005,26(11):1284-1285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规律性停药对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符合瘢痕疙瘩诊断的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试验组共81例,B组为对照组共75例。A组在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采取逐渐减少浓度的方法规律停药;B组采用常规疗程停药方法。观察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颈部硬膜外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行颈硬膜外阻滞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A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B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罗哌卡因,C组: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维生素B.记录治疗第5天的VAS、症状体征评分及副作用;用Macnab标准评估治疗后1、6和12个月的疗效.结果 注药第5天3组VAS、症状体征等评分分别为:A组显著优于B组,B组显著优于C组(均P<0.05);3组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6和12个月3组的Macnab有效率分别为A组显著优于B组,B组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 硬膜外穿刺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比局麻药加激素更能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陈兴海  刘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42-44,67
目的评价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SNRB)与椎旁神经阻滞(PV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组(A组)和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比较两组得宝松用量、局麻药混合液用量、加用镇痛药物15服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d疼痛VAS评分、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得宝松、局麻药混合液用量较B组少,加用镇痛药物比率A组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A组VAS评分优于B组,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相比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疼痛反复发作改手术治疗。结论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目标性强、准确性高、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而腰椎旁神经阻滞因盲目注药存在药物注入血管和神经根袖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CP-1和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9例耳部瘢痕疙瘩组织、21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和2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耳部瘢痕疙瘩组MCP-1阳性率为82.76%,明显高于非病理瘢痕组(28.57%)和对照组(9.09%),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33、24.350,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BMP-7阳性率为17.24%,明显低于非病理瘢痕组(57.14%)和对照组(81.8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2、18.432,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与BMP-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38,P〈0.05)。结论MCP-1和BMP-7共同参与调节耳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BMP一7可以作为防治耳部瘢痕疙瘩一个理想的基因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14.
张郑  张汝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1,(6):37-38,41
目的评价手术、放疗结合弹力加压的"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行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即可6MeV高能电子束(β射线)放射治疗,分割剂量300~400cCy/次,每天一次连续照射4~6次,照射总剂量15~20Gy。B组行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手术切除瘢痕,术中切口皮缘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术后每两周1次,连续2~4月。C组:瘢痕内直接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每两周1次,连续3~6月。结果 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87.50%和57.69%。A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组分别与C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B组两种综合治疗方法均较C组单一治疗疗效更为满意。手术、放疗结合弹力加压的"三联疗法"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异搏定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增生性瘢痕和60例瘢痕疙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异搏定和激素局部注射,比较总有效率和副作用总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比较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副作用总发生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异搏定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一种疗效较好且安全性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针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质存量的改善情况。 方法 56例(64侧)患者行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缝合后即向创面内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20~40 mg,随后每2周注射1次,共5次,拆线后局部用磁铁片加压治疗,每天8 h并保持6个月,随访12~36个月,随访结束后进行生存质量调查。 结果 4例失访,随访52例(59侧)中有5例(6侧)复发,复发率为10.2%,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9±9)个月。治疗后瘙痒、疼痛显著减轻,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和瘙痒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GBI总分为29.98±16.97,复发组GBI总分为18.13±11.13,未复发组GBI总分32.14±17.04,较复发组显著提高(P<0.05);复发组瘢痕疙瘩体积为(5.53±4.88)cm3,未复发组为(5.32±3.87) cm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家族史组复发率为15.0%,无家族史组为1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意率为90.4%,满意度评分为(3.54±0.73)分,未复发组满意度评分(3.66±0.57)较复发组(2.88±1.13)高(P<0.05);磁片佩戴的舒适性评分为3.62±0.53,未复发组评分(3.70±0.46)较复发组(3.13±0.83)高(P<0.05)。 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安全有效,可以显著减少耳垂瘢痕疙瘩复发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n=40):药物组(A组)、脉冲射频加药物组(B组)。根据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确定神经痛受累节段,A组在CT三维重建引导下行背根神经节注射复方倍他米松,B组脉冲射频复合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TO)、术后1d、7d、1个月、3个月(T1~4)进行VAS评分、睡眠干扰评分(SIS)和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T1~2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B组术后T1~4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1~4时VAS、SIS和SF-MPQ均降低(P〈O.05)。结论CT三维重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孔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优于单纯复方倍他米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关节镜清理术结合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52例.三组均给予关节镜清理术,A组术毕给予生理盐水10 ml注射对照,B组术毕给予玻璃酸钠药物注射,C组在B组基础上再增用复方倍他米松,以及罗哌卡因注射.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HSS评分,以及不同时期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变化.结果 B组和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8.85%和94.23%,均明显高于A组的59.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B、C两组治疗后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C组治疗后的HSS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IL-1β、CRP及RF水平较治疗前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IL-1β、CRP及RF水平较A组和B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结合多类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其可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