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艳芝  刘文娟 《智慧健康》2022,(15):127-129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防治康复的有效性,望能进一步普及。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管辖社区人口32000人,进行了重性精神病筛查然后对社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防治性康复有效的管理。结果 对重度人类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显著提高了效率,相对稳定率及其功能恢复率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和事故率。结论 严重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在社区得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专业服务。他们的典型精神症状之一已得到显著和迅速改善,这种改善有助于减轻整个社会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及重性精神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213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药物干预及应急处置等措施,并进行危险性风险评估,对社区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肇事肇祸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0,P〈0.05)。结论社区干预措施有利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实现心理和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3.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是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一支广泛深入社区和工作细致的服务团队,以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管理目标,有计划地对其家庭生活、卫生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合理用药和遵医行为等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及时发现复发征兆,控制病情,降低住院频率,改善预后,帮助管理对象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不再依靠住院治疗,把对社会的安全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为患者回归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旨在通过分析目前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工作现状及其必然性与紧迫性,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和标准化途径,提高患者社区管理质量,为促进我国社区精神卫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精神卫生工作越来越受国家重视,重性精神病管理被列入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工作之一,我市于2009年启动"686"项目,由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作为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示范区,在市内实行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现将影响我中心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因素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笔者所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居家康复期能够维持合理治疗和康复,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方法 对187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就医指导、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并对指导前后服药依从性、患病复发率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指导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自觉按时服药的比例由42.2%上升为55.6%;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患者由68.5%上升为81.3%;患者劳动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参加社会工作和家庭工作的比例由52.4%上升为62.6%.结论 加强精神病患者居家康复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玉环县精神防治康复工作起步于2008年,通过"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联手,优势互补",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建立以社区管理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康复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方法对深圳市社区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并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前后的肇事肇祸等级进行评估,从而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医院社区一体化式管理。结果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由管理前的65.4%上升到75.0%。重性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率由管理前17.92%下降到5.83%。结论重性精神疾病康复管理模式是可行和可持续的,能有效控制精神疾病病情,降低肇事肇祸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定量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以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社区(severe mental disease,severe psychosis,schizophrenia,community,China)为检索关键词,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收集2004年以来发表的社区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复发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同期试验(NRCCT)研究,以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干预组人数854例,对照组人数8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取社区综合干预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0.322倍(OR=0.322,95% CI=0.241~0.430);漏斗图未观察到显著的不对称性,以0.1为检验水准进行Begger检验和Egger检验,P=0.283和0.151,均>0.1,未观察到本次meta分析受发表偏倚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重性精神病的复发,是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减轻重性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是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一种慢性病,精神病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十分明显。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卫生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其意义已超越疾病防治本身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绍兴县近10年的农村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践经验,分析探讨了农村社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管理模式,对辖区无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其它地区开展该项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问题与矛盾的显现,影响农民精神健康的因素日趋复杂,农村社区各类精神健康问题也更加突出[1]。而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均衡,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精神卫生保健需求较高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充分的资源,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目前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已列入国家要求重点管理的三大慢性病之一,基层卫生院在精神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基层卫生院在重性精神病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就在基层卫生院如何加强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的管理,从存在困难、应对措施、取得成效及工作体会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社区康复治疗综合管理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率的干预效果, 为重性精神病干预管理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web of knowledge、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全面收集中国应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肇事肇祸率干预效果的研究, 严格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 以干预前后或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肇事肇祸率的危险比RR值为效应指标, 综合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干预效果。结果 最终纳入17篇中文文献, 累计干预人数10 807例, 对照人数10 9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管理模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是未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管理模式时(者)的0.233倍(RR=0.233, 95%CI=0.183~0.298);Begg漏斗图检验法和减补法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较为可靠。结论 社区康复治疗综合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 减轻重性精神病患者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及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越秀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调查干预前后患者的暴力行为等级和暴力量的变化,评估分析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2010-2012年,按经济发展程度,随机选择辖区东、南、西、北、中方位5条行政街所有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约400例,将其中暴力行为分级评定为l~5级且有肇事肇祸危险倾向的139例患者列为干预对象,对所有干预对象采取了随访干预、药物干预、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在干预前、接受干预2年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及肇事肇祸危险度评估表。问卷包括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及疾病状况;评估表包括患者半年内暴力行为分级评估及暴力行为次数评估、处理方案、工作情况、住院情况等。结果139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男性占53.24%(74/139),平均年龄为(48.3±10.5)岁,平均精神病史为(21.8±11.7)年,未婚占56.12%(78/139),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9.93%(125/139);无业人员占73.38%(102/139);84.89%(118/139)家庭年收入在5万以下。干预前患者的暴力行为分级为0~5级,分别为0、87、34、11、5、2例,干预后则分别为105、20、11、3、0、0例;干预前以1级和2级的为主,分别占62.59%和24.46%,干预后以0级的为主,占75.54%,干预后患者暴力行为等级明显低于干预前,其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对减轻患者暴力行为,降低肇事肇祸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影响因素。方法:对纳入社区管理的435名重性精神病人,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估康复水平,调查病人的社区治疗康复时间、病程、复发次数、婚姻状况、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情况、家人态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庭经济情况、家人态度依次为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康复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管治工作中,要加强患者社会参与情况、治疗依从性、家人态度等因素的干预,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治疗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桐乡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良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5):52-52,54
因社会、心理、不良行为等因素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1],因此,精神疾病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及时总结防治工作的经验,已显得十分重要。1999年,桐乡市被列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试点县(市),本课题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和评估汕头市精神病社区"精神病防治日"康复模式15年的康复效果,为精神病社区康复指导和精神卫生立法积累资料。方法以1996年6月至2010年5月在社区接受"精神病防治日"康复服务的精神病患者4 181例为对象,调查康复资料,评估康复效果。结果 15年间累计登记的病例数、接受免费诊治的例数都呈逐年增加,免费维持治疗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66.5%增加到2010年的86.9%;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的例数也逐年增加,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逐年下降,有职业的比例从1996年的38.9%显著提高到2010年的47.9%;康复效果也逐年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接受社区"精神病防治日"服务时间越长,信任度越高(P<0.01),总信任率达92.7%。结论汕头市精神病社区"精神病防治日"康复模式实施15年效果显著,有精神病防治工作条件的社区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代光智  杨德华  毛文君  秦小荣  梁娴  曾伟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6):324-325,323,354,358,363,378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及重性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式,选取6个区县共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圈层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管理患者肇事肇祸率及管理患者体检率等指标有较大差异。结论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理的规范性方面普遍好于乡镇卫生院,但乡镇卫生院在工作总量和工作的扎实程度上好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一、三圈层工作开展情况好于二圈层。  相似文献   

18.
谢焱  杨丽  刘敏东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53-1454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直接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着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加强其治疗和康复管理是控制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的关键〔1〕。谢焱、杨丽等〔2-3〕调查发现,婚姻状况对精神病患者的预后与转归有较明显影响;同时亦发现社区精神病患者缺乏社区干预和康复措施,精神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发生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治安和正常秩序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绍兴县近10年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绍兴县内3个镇街,对纳入社区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开展康复前后相关指标调查评估。结果:社区治疗康复前后,重性精神病人症状控制率、社会参与率、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年平均复发次数、年平均肇事肇祸次数、家庭为疾病的年支出显著降低;监护人就业率变化无显著性。结论:采用由疾控中心牵头、以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精防工作网,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切实可行;绍兴县近10年的社区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工作成效显著;现实情况期待精神病人康复机构的设立,以解放监护人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目前尚缺少成熟模式。我们遵循以社区为单元,针对社区各类精神病人进行较为系统的医护技能实践,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以达到提高社区居民精神、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