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大黄混合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酒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治愈率100%,切口愈合时间(3.5±0.8)d。对照组显效16例,占53.3%;有效13例,占43.3%;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切口愈合时间(7.2±1.3)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混合芒硝外敷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散外敷对促进肥胖产妇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的疗效。方法 :154例剖宫产肥胖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大黄芒硝散治疗74例为观察组,80例常规处理为对照组,7 d后观察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3.24%,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7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为7.49,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4~9 d,平均(5.77±1.17)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6 d~12 d,平均(8.21±1.27)d,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12.41,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剖宫产腹部切口,能促进切口愈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在防治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腹壁切口有红肿、硬结、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预防使用抗生素24~48 h。观察组以大黄芒硝按1∶3比例配伍,术后48 h予外敷,隔日换药1次,对照组为术后48 h红外线照灯,隔日换药1次,观察切口红肿、硬结及伤口渗液消退情况。结果: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剖宫产切口红肿、硬结、脂肪液化等不良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红外线照射治疗(P<0.05),两组不良情况消退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外敷可防治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黄与芒硝外敷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常规予75%的酒精对切口进行消毒换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黄和芒硝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切口愈合时间为(6.2±3.3)d,较对照组的(13.3±7.4)d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用大黄及芒硝进行外敷治疗,可提高切口愈合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黄加芒硝治疗妇产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将4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在严格消毒下每天在已出现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边缘用手挤出黄色液体,挤压后用大黄加芒硝外敷;对照组20例在严格消毒下将液化的腹壁充分扩开,定时换药。结果:40例患者切口全部治愈,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天~3天,平均2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天~14天,平均10.5天。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有效的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行妇产科手术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治疗,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大黄与芒硝治疗,治疗方式为外敷,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酒精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3.4±0.6)天;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治疗显效率为53.3%,有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43.3%,无效1例,治疗无效率为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7.3±1.1)天;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产科手术出现腹部脂肪液化的患者可给予大黄与芒硝的混合物进行外敷,此种方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赢得女性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大黄芒硝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降低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方法:对80例剖宫产的患者术后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中药粉合剂外敷;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术后换药护理。结果:观察组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出现脂肪液化5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中药早期外敷对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后神阙穴位外敷大黄、芒硝对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予其他干预;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神阙穴位外敷糖大黄、芒硝治疗和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腹部切口疼痛、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腹部切口疼痛程度(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切口感染、开裂、脂肪液化等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大黄、芒硝神阙穴位外敷可显著缩短产妇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促进腹部切口愈合、减轻疼痛,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疗效.方法 100例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分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组和常规局部清创换药对照组,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的疗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5%,7天内愈合者占78%,对照组有效率76%,7天内愈合者占31.5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效果优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黄、芒硝粉在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后出现术口脂肪液化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大黄芒硝粉剂外敷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术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粉治疗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疗效肯定,可促进术口的愈合,缩短术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术后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50例)脂肪液化之切口,用大黄、芒硝混匀后外敷,并给予红外线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n=51例)应用普通换药及挤压方法,每日换药1次。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换敷料及应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切口次数、二次清创缝合术的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红外线治疗能促进脂肪液化伤口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治疗组用大黄、芒硝酒调外敷切口+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而对照组为54%,治疗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酒调外敷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消毒、挤液、换药等常规治疗措施,为实验组患者应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期愈合率为96.0%,住院时间为(5.23±2.03)d,治疗满意度为96.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80.0%、(12.23±3.01)d、76.0%,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中药外敷治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味芒硝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切口愈合不良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防治基础上加入芒硝外敷,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及脂肪液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采用芒硝外敷,能有效降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疗效。方法100例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分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组和常规局部清创换药对照组,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的疗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7天内愈合者占78%,对照组有效率76%,7天内愈合者占31.5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效果优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韦海珠 《吉林医学》2014,(15):55-3252
目的:对云南白药配合大黄芒硝预防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全部患者采取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预防措施,对对照组产妇应用大黄芒硝,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云南白药联合大黄芒硝,对两组产妇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产妇脂肪液化,5例产妇皮下硬结,4例产妇切口表面红肿,观察组1例产妇皮下硬结,1例产妇切口表面红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应用云南白药配合大黄芒硝能够取得理想的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预防效果,可加快产妇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大黄芒硝在产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大黄芒硝对切口愈合和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术后48小时开始腹部切口外敷大黄芒硝,对照组腹部切口常规换药.[结果]两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外敷大黄芒硝有利于切口愈合,对乳汁分泌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张咏梅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956-956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143例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分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组和常规局部清创换药对照组,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的疗效、时间及可接受性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7天内愈合占74.36%。对照组总有效率76.93%,7天内愈合者占46.1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大黄芒硝相互配伍外敷治疗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效果优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治疗组用大黄、芒硝酒调外敷切口+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而对照组为54%,治疗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酒调外敷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联合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妇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接受妇科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进行局部封闭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和或加微波治疗,对照组仅选择大黄、芒硝外敷和或微波治疗,比较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46例,有效7例,甲级愈合共计53例(96.36%),无效2例(3.60%),切口裂开行Ⅱ期缝合;对照组:治愈35例,有效9例,甲级愈合共计44例(80.00%),无效11例(20.00%),切口裂开行Ⅱ期缝合。结论:局部封闭联合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妇科术后脂肪液化疗效显著,可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